1 |
彭慧;;英汉人名社会功能分析[J];群文天地;2011年12期 |
2 |
邢燕萍;毕劲松;;汉字文化考察视野下远古时代女性的地位与特质[J];语文学刊;2011年10期 |
3 |
梁源;吴育珊;;从语言格局看深圳新粤语音系[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
4 |
林秀霞;;练就出色口才,为职业发展助力[J];海峡科学;2011年07期 |
5 |
王丽;;英汉委婉语社会功能对比分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年26期 |
6 |
杨雪;;“翘辫子”的来历[J];寻根;2011年04期 |
7 |
陈千百;;汉语教学要点[J];泸州教育学院学报;1999年02期 |
8 |
李婧;;印象管理视角下汉语中的谦虚[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8期 |
9 |
周桦森;;大学生恭维语的语用性别差异[J];新余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
10 |
刘杨;;从隐喻的社会修辞功能看网络流行语的基本语义功能[J];铜仁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
11 |
张梅;;全球化时代多民族地区的语言竞争与语言和谐[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
12 |
晓义;李华;;汉语委婉语研究的新成果——李军华教授《汉语委婉语研究》读后[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
13 |
吴剑峰;;从言语行为到文体类型——汉语言说动词转指现象的认知分析[J];外语学刊;2011年04期 |
14 |
张莹;;浅析商业广告语中焦点标记手段的功能[J];青年作家(中外文艺版);2011年06期 |
15 |
张小翠;张小柳;;基于对外汉语教学的动词拷贝句式探究[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
16 |
韦晓娜;;言语失误的论析[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1年12期 |
17 |
张俊萍;;应用文与文学的区别[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6期 |
18 |
陈晶辉;;浅析翻译生态的失衡与可持续发展[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6期 |
19 |
储一鸣;;吉祥语之修辞造词类型与理据[J];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
20 |
刘映珊;;从系统语法看《天演论》的翻译[J];新西部(下旬.理论版);2011年06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