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董福湘,刘立,唐黎明;十屋断陷盆地古构造坡折带特征及其对沉积体系的控制[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04年02期 |
2 |
邓宏文,王红亮,王敦则;古地貌对陆相裂谷盆地层序充填特征的控制——以渤中凹陷西斜坡区下第三系为例[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01年04期 |
3 |
王英民,刘豪,李立诚,齐雪峰,王媛;准噶尔大型坳陷湖盆坡折带的类型和分布特征[J];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2002年06期 |
4 |
胡宗全,李明娟;准噶尔盆地西北缘侏罗系层序模拟与沉积相演化特征[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03年04期 |
5 |
常涧峰,李竟好,柳文秀,曲全工,周结学;埕岛东斜坡地区浊积水下扇沉积模式及分布规律[J];油气地质与采收率;2003年06期 |
6 |
王永钢;张欣;江弘;;濮卫环洼滚动勘探开发实践[J];石油天然气学报;2008年05期 |
7 |
王永钢;江弘;;东濮凹陷滚动勘探开发实践——东濮环洼[J];内蒙古石油化工;2009年19期 |
8 |
倪金龙;夏斌;;济阳坳陷坡折带组合类型及石油地质意义[J];天然气地球科学;2006年01期 |
9 |
陈海清;杨波;王光华;何丽红;冯广占;;柴达木盆地七个泉地区Q32井水下扇分析[J];石油地球物理勘探;2007年04期 |
10 |
罗群;周海民;董月霞;曹中宏;;陆相断陷盆地隐蔽油气藏成因类型及控制因素——以南堡凹陷为例[J];中国石油勘探;2007年02期 |
11 |
吕大炜;李增学;孙静;吴立荣;郭建斌;刘海燕;;浅析陆相湖盆坡折带理论及其对沉积的控制[J];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2008年03期 |
12 |
王颖;王晓州;王英民;;陆坡研究成果对湖盆坡折带研究的启示[J];内蒙古石油化工;2008年07期 |
13 |
邓海;;断陷盆地坡折带识别与油气藏的关系—以海拉尔盆地乌南地区为例[J];内蒙古石油化工;2009年10期 |
14 |
黄胜兵;叶加仁;朱红涛;杨香华;魏刚;;渤中西环古沟谷与坡折带特征及其对储层的控制[J];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2011年01期 |
15 |
赵志魁;王英民;张大伟;刘春霞;;松辽盆地南部西部斜坡区坡折带作用分析[J];石油地球物理勘探;2006年05期 |
16 |
杜学斌;解习农;任建业;陆永潮;程涛;苏明;;松辽坳陷湖盆环状坡折带发育特征及对沉积过程控制[J];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2009年04期 |
17 |
田姗姗;苏明;何云龙;柳永军;;琼东南盆地新近系坡折带特征及其对沉积体系的控制[J];科技导报;2010年10期 |
18 |
迟博,刘站立,王春瑞;三肇凹陷石油富集规律[J];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2000年05期 |
19 |
王凤俊,丁长辉,刘兴晓,吕东,郑国利,杨宝俊;塔里木盆地车尔臣断裂带构造—岩相特征及形成机理探讨[J];世界地质;2005年01期 |
20 |
游李伟,彭军,陈果,汪彦;坡折带理论在油气勘探中的应用[J];新疆石油地质;2005年03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