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基于流线的示踪剂技术研究薄层底水油藏开发规律

翟亮  
【摘要】:滩海老168块油藏具有河道窄、层薄、普遍存在底水的特点,油井投产即高含水的问题,严重制约了该类油藏的有效开发。在建立老168块地质模型基础上,利用基于流线的示踪剂技术优化生产井网。研究认为:注水井位于河道边部,生产井位于河道中部的"之"字形井网为最佳井网;水平井在该类油藏同样有较好的适用性,开发效果最好的是水平井与河道成45°夹角呈放射状分布的井网;油层射开时不用考虑避射底水,加大油层射开程度,可提高采油速度,缩短开采周期。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翟亮;;胜利油田滩海区窄河道薄层底水油藏注采井网优化[J];新疆石油地质;2011年05期
2 王景书,余秀芬,蔡匀,郭青云,马桂兰,刘圣年,高应为,李淑梅;SF_6-1211大气扩散双元示踪剂研究[J];环境科学;1982年05期
3 荆国林,李宜强,杨晶;分光光度法测定示踪剂硫氰酸铵的浓度[J];油田化学;2000年02期
4 乔保林,周旭煌,李中原,唐锡元,杨朝光,王志鹏,乔宏宾,熊玉宾;高矿化度条件下示踪剂NH_4NO_3浓度的测定[J];油田化学;2001年01期
5 曾雁;翟亚梅;金彦博;罗阳俊;;毛细管电泳法用于油田注水示踪剂的检测[J];吐哈油气;2004年02期
6 丁厚灿;黄时达;;长江三峡库区横向扩散系数研究初探[J];四川环境;1991年04期
7 刘玉,邹信方;在模拟油藏条件下对气体示踪剂的滞流进行测定[J];国外油田工程;1999年10期
8 郝春联;稳定性同位素井间监测在静北古潜山油藏的应用[J];特种油气藏;2002年S1期
9 李淑霞,陈月明;示踪剂产出曲线的形态特征[J];油气地质与采收率;2002年02期
10 杨维凡,徐岩冰,袁双贵,肖永厚,牟万统,熊兵,方克明;用1-苯基-3-甲基-4-苯甲酰基-5-吡唑啉酮从硝酸中萃取痕量钍[J];科学技术与工程;2003年02期
11 虞修竟,程温莹,罗丽,李海华;地层污染控制模拟装置的研制及应用[J];地球科学进展;2004年S1期
12 方赟;UNICAM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在油田监测中的应用[J];特种油气藏;2004年03期
13 董兰屏;庞巨丰;韩焘;王迎辉;范斐;徐佳;;井间示踪测试中筛选示踪剂的方法[J];电子测试;2010年01期
14 问清华;香烟和烟草中~(239)Pu、~(240)Pu 和~(210)Po 的含量[J];国际放射医学核医学杂志;1986年04期
15 邵辉;论示踪技术在矿井通风安全中的应用[J];中国矿业;1996年06期
16 ;科技简讯[J];国外塑料;1998年03期
17 陈铁龙,陈汶滨,刘公民,程林;E_1~3油藏井间示踪剂测试及解释[J];油气采收率技术;1998年03期
18 赵国瑜;井间示踪剂技术在油田生产中的应用[J];石油勘探与开发;1999年04期
19 仲艳华;;硼示踪剂评价试验研究[J];国外测井技术;2000年05期
20 李淑霞,陈月明,冯其红,张庆珍;利用井间示踪剂确定剩余油饱和度的方法[J];石油勘探与开发;2001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锦富;王刚;张培信;;K_3[~(58)Co(CN)_6]示踪剂的合成工艺研究及其在油田井间示踪测试中分析方法的建立[A];2007年核技术工业应用分会学术年会暨理事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2 刘春国;;两种水动力弥散实验对比及其在地震预报中的意义[A];2007年地震流体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3 羊衍秋;何静波;叶仕有;;全氟二甲基环丁烷示踪剂的吸附采样[A];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科技年报(2003)[C];2003年
4 王成俊;蒲春生;张荣军;陈军斌;;利用井间示踪剂流动状况确定油层非均质性[A];第九届全国渗流力学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二)[C];2007年
5 刘燕;张廷安;朱盼盼;豆志河;蒋孝丽;赫冀成;;KR法搅拌模式对固液分散性影响的研究[A];第十三届(2009年)冶金反应工程学会议论文集[C];2009年
6 夏顾耀;;用镧作细胞外间隙示踪剂的方法探讨[A];第四次全国电子显微学会议论文摘要集[C];1986年
7 羊衍秋;杨通在;何玉晖;姜涛;王丽雄;叶仕有;;全氟环烷烃大气示踪技术及研究现状[A];第九届全国气溶胶会议暨第三届海峡两岸气溶胶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8 姜涛;杨通在;王丽雄;;~6Li_2CO_3稳定同位素示踪剂制备研究[A];大气气溶胶科学技术研究进展——第八届全国气溶胶会议暨第二届海峡两岸气溶胶科技研讨会文集[C];2005年
9 王德;朱玮;马力;黄万枢;郭洁;农耘之;;2010年上海世博会设计方案场内人流模拟及其分析[A];城市规划面对面——2005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下)[C];2005年
10 张益;张宁生;任晓娟;王亚平;刘树文;梁普厂;;长庆沿河湾区块特低渗透油藏注采开发井网确定及优化[A];第九届全国渗流力学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二)[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少华;岩石类材料压缩断裂的实验与理论研究[D];中南大学;2003年
2 赵春森;水平井与直井整体开发渗流理论研究[D];大庆石油学院;2001年
3 冯树义;榆树林低渗透油田非达西渗流井网优化研究[D];大庆石油学院;2010年
4 王东生;生物素葡聚糖胺观测周围神经局部轴突运输的实验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5 张涛;肺结节PET诊断的系统分析及~(11)C-鬼臼的实验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8年
6 张宇燕;房水流出阻力的动力学及相关形态学的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7 王波;~(11)C-甲异靛PET用于肺癌诊断和化疗疗效监测的实验[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9年
8 董元杰;基于磁测的坡面土壤侵蚀空间分异特征及其过程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6年
9 樊哲超;堤坝渗漏的综合示踪方法理论研究与工程应用[D];河海大学;2006年
10 李天然;不同生物学行为肝癌分子探针组合显像的基础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勇;基于流线模拟的井间示踪剂解释方法研究[D];西南石油学院;2003年
2 杨建敏;基于三维流线模拟的井间示踪剂解释方法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08年
3 张丽;均质油藏五点井网聚合物驱油流线模拟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2年
4 胡书勇;单井化学示踪剂法测残余油饱和度数值模拟研究[D];西南石油学院;2003年
5 刘振生;利用监测技术识别低效无效注采循环体技术研究[D];大庆石油学院;2009年
6 李媛媛;注入剖面示踪相关测井资料解释方法[D];大庆石油学院;2008年
7 刘岚;谷氨酸修饰的磁性三氧化二铁纳米颗粒的安全性和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D];东南大学;2004年
8 高峰;油田新型示踪剂的研究与应用[D];大庆石油学院;2007年
9 栾文林;近终形异型坯连铸H型钢夹杂物行为研究[D];河北理工大学;2008年
10 孙肖;鱼骨型水平分支井筛选优化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姜化明 高爱霞;胜利东辛井网优化成稳产法宝[N];中国石化报;2004年
2 文莱;西门子建生物示踪剂研究中心[N];中国医药报;2007年
3 程守勤;纳米碳示踪剂可识别肿瘤淋巴结转移[N];中国医药报;2007年
4 李贵平 黄凯;ECT与CT等其他影像有何区别[N];家庭医生报;2006年
5 特约记者 袁伟 记者 第广龙 通讯员 秦伯平;突破低渗透极限的井网之战[N];中国石油报;2006年
6 ;确诊肿瘤靠什么[N];大众卫生报;2003年
7 程守勤;胃肠肿瘤可看色做“清扫”[N];健康报;2007年
8 ;PET-CT:让你成为透明人[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4年
9 健康时报特约记者 程守勤;3分钟识别淋巴结转移[N];健康时报;2007年
10 郑岩德翠;示踪流量注聚剖面测井技术应用潜力大[N];中国石油报;2007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