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低渗透油藏单井CO_2吞吐参数优选研究

战菲  宋考平  尚文涛  杨二龙  刘丽  
【摘要】:通过选井选层研究结果,建立低渗透油藏目的区块精细地质模型。运用ECLIPSE中PVTi和E300模块相结合的方法,建立三维三相组分数值模拟模型,模拟水驱后CO2吞吐过程,以增油量和换油率为依据评价吞吐效果。研究表明:CO2注入量、注入速度以及闷井时间均为影响单井CO2吞吐效果的重要因素。通过模拟计算确定CO2注入量、注入速度以及闷井时间的最优值。该研究工作可为同类低渗透油藏实施CO2吞吐工艺提供有益的借鉴。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任海宁;;浅析滨南油区低渗透油藏改造技术[J];内江科技;2011年07期
2 魏爱霞;张烈辉;赵玉龙;;基于Origin软件的低渗透油藏单相渗流曲线拟合[J];内江科技;2011年08期
3 庞启强;刘培培;黄冬雪;王举;;低渗透油藏注水井解堵增注技术研究进展[J];石油石化节能;2011年04期
4 姜瑞忠;杨仁锋;马勇新;庄煜;李林凯;;低渗透油藏非线性渗流理论及数值模拟方法[J];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A辑;2011年04期
5 郭艳艳;李洪建;张炜;高雨;郭利;;启动压力影响低渗透油田产量递减规律机理研究[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4期
6 胡华君;马铭勖;李光明;;低渗透毛管束单相渗流模型的建立[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3期
7 汪双喜;孙英娜;付晶;;低渗透油藏注水井小型酸化解堵的一个成功实例[J];清洗世界;2011年07期
8 施豫琴;郑西芳;;Js油田低渗储层地质因素对酸化的影响研究[J];内江科技;2011年06期
9 徐洁;罗钰琳;张金芝;范虎;;低渗透油藏渗流规律及其开发对策研究现状[J];石油化工应用;2011年07期
10 张晓亮;李娣;孙君书;于荣泽;宫汝祥;梁涛;;低渗透油藏压裂井产能分析[J];科技导报;2011年19期
11 吕媛媛;;低渗透油藏Q1块同步注水开发设计与实践[J];石油地质与工程;2011年04期
12 边凤晓;张蕾;李宁;朱东华;;低渗透油藏基于不稳定试井极限注采井距研究[J];辽宁化工;2011年06期
13 高庆华;;低渗透油藏有杆泵采油系统优化设计及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1年20期
14 高伟;;大芦湖油田樊18-3块低渗透油藏数值模拟研究[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1年08期
15 苑慧莹;李川;王百战;唐凡;张岩;周扬帆;;φ28mm整筒抽油泵的研制与应用[J];石油矿场机械;2011年08期
16 李小凡;李忠杰;付大其;;小10-16区块整体压裂参数优化[J];内蒙古石油化工;2011年11期
17 薛永超;程林松;;不同级别渗透率岩心应力敏感实验对比研究[J];石油钻采工艺;2011年03期
18 刘顺;何衡;张华光;;基于动态渗透率效应的低渗透油藏产能新观点[J];断块油气田;2011年04期
19 杨建华;魏芳;刘坤;张相顺;杜云;;低渗油藏解堵增注技术简介[J];清洗世界;2011年07期
20 刘卫东;刘吉;孙灵辉;李洋;兰喜艳;;流体边界层对低渗透油藏渗流特征的影响[J];科技导报;2011年2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忠兴;余光明;高春宁;何永宏;刘萍;;低渗透油藏改变渗流场与提高采收率技术研究[A];渗流力学与工程的创新与实践——第十一届全国渗流力学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1年
2 黄海;刘易非;蒲春生;;利用气体性质提高低渗透油田的原油采收率[A];第九届全国渗流力学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二)[C];2007年
3 宋付权;刘慈群;李同桂;;变形介质中三参数非线性渗流[A];第十六届全国水动力学研讨会文集[C];2002年
4 何光明;张炜;贺春;;江汉油区低渗透油藏采油工艺现状及对策[A];江汉油田难采储量开发技术研讨会论文集(一)[C];2007年
5 宋付权;刘慈群;张慧生;;变形多孔介质油藏三种渗流模型分析[A];第五届全国水动力学学术会议暨第十五届全国水动力学研讨会文集[C];2001年
6 宋付权;;低渗油藏中幂律流体的垂直裂缝井不定常渗流[A];中国化学会、中国力学学会第九届全国流变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8年
7 陶良军;杨玲;任晓娟;;宝浪油田三工河组储层相对渗透率曲线异常原因分析[A];第九届全国渗流力学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二)[C];2007年
8 徐绍良;岳湘安;侯吉瑞;王宝祥;;边界层流体对低渗透油藏渗流特性的影响[A];第九届全国渗流力学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一)[C];2007年
9 宋付权;;幂律流体在低渗透分形介质中不定常椭圆渗流[A];第十七届全国水动力学研讨会暨第六届全国水动力学学术会议文集[C];2003年
10 周正梅;贾宗玉;;江汉油区低渗透油藏提高开发效果配套技术[A];湖北省石油学会第十一次优秀学术论文评选会论文集[C];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熊伟;低渗透油藏有效开发基础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渗流流体力学研究所);2011年
2 刘华林;低渗透油藏渗流规律及有效驱动压力系统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渗流流体力学研究所);2011年
3 韦珩;低渗透油藏双子表面活性剂分形研究与分子模拟[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渗流流体力学研究所);2011年
4 沈瑞;低渗透油藏水平井渗流规律与油藏工程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渗流流体力学研究所);2011年
5 赵玉武;低渗透油藏纳微米聚合物驱油实验和渗流机理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渗流流体力学研究所);2010年
6 何英;低渗透油藏井网部署的油藏工程方法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渗流流体力学研究所);2009年
7 罗万静;混合井网渗流理论及优化布井[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9年
8 冯金德;裂缝性低渗透油藏渗流理论及油藏工程应用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北京);2007年
9 时宇;海拉尔—塔木察格盆地不同类型油藏储层特征及渗流规律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渗流流体力学研究所);2008年
10 蒋金宝;爆炸激波对水泥试样损伤规律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肖建华;低渗透油藏采收率预测方法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11年
2 张祥吉;超低渗透油藏井网部署及注采参数优化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11年
3 韩春春;延9低渗透油藏微生物提高原油采收率研究[D];长江大学;2012年
4 王万彬;低渗透油藏表面活性剂驱数值模拟研究[D];西南石油大学;2010年
5 王冕冕;低渗透油藏井网井距及有效动用方式研究[D];西南石油大学;2011年
6 张波;低渗透油藏数值模拟方法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11年
7 周鹏;低渗透油藏水力压裂井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与应用[D];西南石油大学;2012年
8 唐永亮;低渗透油藏水平井开发技术政策界限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10年
9 刘卫华;低渗透油藏压裂注采井组渗流规律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10年
10 袁泽波;低渗透油藏水平井压后产能评价方法研究[D];西南石油大学;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孙洪滨;2015年产量要上450万吨[N];东营日报;2010年
2 记者 宋鹏 通讯员 刘宝珍 聂振荣;新疆油田低渗透油藏提高采收率技术研究获新进展[N];中国石油报;2009年
3 张海波 倪潇风;撬开低渗透油藏高效开发的大门[N];中国石化报;2009年
4 记者 袁朝旭 张新民 通讯员 钟世才;特色技术提高超低渗透油藏单井产量[N];中国石油报;2009年
5 本报记者 张新民 通讯员 刘占平;“鸡肋”如何变“牛排”[N];中国石油报;2011年
6 王玲 郑水平;低渗透油藏开采研究获突破[N];中国化工报;2009年
7 高杰 黄宝平;低渗透油藏也能实现高产[N];中国石化报;2009年
8 记者 岳双才 特约记者 李长开;华北油田综合治理低渗透油藏[N];中国石油报;2009年
9 通讯员 郑水平;辽河复杂断块低渗透油藏有效开发研究获进展[N];中国石油报;2009年
10 本报记者 赵士振 通讯员 苏惠峰;开发难点变成增油亮点[N];中国石化报;2009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