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基于GE交换的Gpbs无线传输平台ARQ算法的研究

刘川  陈翔  赵明  周世东  
【摘要】:基于千兆以太网(GE)交换的无线传输平台结构较之传统软件无线电平台具有强大的可编程能力和良好的可扩展性,配合多入多出-正交频分复用(MIMO-OFDM)技术,可实现达到1 Gb/s吞吐率(Gbps)的无线传输系统,针对Gbps高速无线传输的需求与平台特性,提出了一种自动重传请求(ARQ)机制,结合平台的结构特点,针对系统需求,在保证无线传输可靠性的前提下减小ARQ机制对传输吞吐率的开销,并可通过参数的优化适应于不同的应用场景。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李立忠,李乐民;截短RS/混合Ⅱ型ARQ在衰落信道上的性能分析[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1999年01期
2 胡飞,朱耀庭,朱光喜;Internet视频点播差错控制[J];计算机研究与发展;2002年01期
3 罗云峰,朱秋萍,朱霓;基于FEC/ARQ的流媒体可靠实时通信[J];武汉大学学报(理学版);2002年05期
4 蔡藏赋;刘聪;杨燕;石晶林;;一种基于IEEE 802.16的ARQ反馈类型选择算法[J];计算机应用;2008年12期
5 陈昌;;LTE随机接入流程研究[J];数字通信;2009年04期
6 吴军力,侯晓林,尹长川,乐光新;Nakagami衰落信道下AM-SR-ARQ系统的性能分析[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2004年03期
7 魏宁;张忠培;李少谦;;一种基于网络编码的两用户自适应AF协同ARQ方案[J];电子技术应用;2009年01期
8 陈发堂;谢璘珂;何坚龙;;LTE系统中随机接入过程研究[J];电视技术;2011年05期
9 王飞;朱光喜;;OFDM系统中基于自适应调制和ARQ的PHY-MAC跨层设计[J];电讯技术;2007年06期
10 林鹰;葛亮;窦润亮;;一种自适应差错校验方法[J];计算机应用;2009年01期
11 李香;李满天;孙立宁;赵蕴龙;;基于ARQ期望吞吐率最大化的蓝牙ACL数据分组选择算法[J];宇航学报;2009年02期
12 武岳;鲜永菊;;LTE系统中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技术研究[J];数字通信;2010年04期
13 刘少智;柯峰;黄生叶;;协作通信系统中基于频谱效率优化的跨层设计[J];信号处理;2011年03期
14 黎锁平;卢世军;;基于自适应帧长技术重传次数受限的SW-ARQ系统时延性能[J];兰州理工大学学报;2009年03期
15 高明生,陆佶人,姜卫东;一种水声通信中的自适应ARQ方案[J];数据采集与处理;2005年02期
16 胥凌燕;罗刚华;申敏;;TD—SCDMA中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技术的FPGA实现[J];广东通信技术;2007年06期
17 肖峻峰;邱晶;程时端;;相关衰落信道下的一种层间联合自适应SR-ARQ传输机制[J];通信学报;2006年04期
18 张玉生;时爱菊;;基于模糊逻辑的重传控制策略[J];微计算机信息;2007年27期
19 吴丹;田亚飞;杨晨阳;;喷泉码多路并行转发中继系统传输时间分析[J];通信学报;2010年08期
20 曾嵘;陈玉;;TD-SCDMA系统终端中HSDPA的实现[J];电信网技术;2006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李少斌;张建辉;;引入HSDPA对WCDMA无线网络性能的影响分析[A];2005'中国通信学会无线及移动通信委员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2 梁智怡;覃团发;;一种基于网络编码的无线Ad hoc网络重传机制[A];2009年中国高校通信类院系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3 周在齐;;TD-SCDMA直放站在HSDPA中的应用分析[A];中国通信学会第五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4 徐卫中;杨万麟;;一种HSDPA用户HARQ进程数的优化方法[A];2008通信理论与技术新发展——第十三届全国青年通信学术会议论文集(下)[C];2008年
5 赵琦;王海涛;邹光南;;基于LTE空中接口的卫星移动通信网络架构研究[A];第七届卫星通信新技术、新业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6 张宏滔;王忠康;;水下声通信网络的发展与应用综述[A];2011船舶电气及通讯导航技术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郭丽丽;基于MIMO无线通信系统的跨层设计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9年
2 张珍明;无线视频传输关键技术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3 徐文波;协作网络中高效传输技术的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0年
4 吕淑娟;无线通信系统中增强编码技术的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6年
5 朱雪梅;基于多天线技术的无线网络跨层自适应传输方案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6 王晓勇;LTE-A系统中功率分配与功率控制的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1年
7 陈广泉;认知异构无线网络若干关键技术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1年
8 廖昕;MIMO无线通信系统的跨层设计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广佳;OFDM系统中混合自动重传请求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1年
2 李盈;无线局域网中无线链路选择与自动重传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3 王江海;LTE-Advanced系统中HARQ技术及其性能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2年
4 赵隽;LTE-A下行链路中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的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5 严振亚;下一代移动通信系统中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技术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07年
6 蔡藏赋;IEEE802.16e中ARQ机制的研究与实现[D];西南交通大学;2009年
7 王丽;B3G无线通信系统中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ybrid-ARQ)[D];北京邮电大学;2007年
8 梁娟;基于IEEE802.16e的HARQ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9年
9 熊芳;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中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技术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08年
10 蒋志强;PHS系统数据业务及其应用的研究和实现[D];东南大学;2006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