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100蛋白在体外循环术后认知功能障碍评价中的意义
【摘要】:目的探讨血浆S100蛋白水平在体外循环(cardiopulmonary bypass,CPB)术后认知功能障碍评价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拟行人工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64例,分别于CPB前5min(T1)、CPB后30min(T2)、CPB结束时(T3)、术后6h(T4)、24h(T5)和48h(T6)6个时点采血测定S100蛋白浓度。在术前1天和术后第9天对患者进行神经精神功能9项测验,使用Newman评定标准判断患者是否发生了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并将患者分为正常组(A组)和认知功能障碍组(B组)进行对照研究。结果62例患者完成了术后测验,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48.4%(30/62例)。CPB期间,两组S100蛋白浓度较CPB前明显升高(P0.01)。A组和B组比较,T1时点两组S100蛋白无统计学差异(P0.05),其它各时点两组S100蛋白均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血浆S100蛋白水平在CPB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评价中具有良好的监测意义。
|
|
|
|
1 |
苏应衡,杨爱民,周云芝,陈景寒,马家驹,徐教瑜;主动脉瓣置换术[J];山东医药;1980年01期 |
2 |
应诗达;心脏瓣膜置换术的麻醉[J];山东医药;1980年07期 |
3 |
赵希武;体外循环和纵劈胸骨下直视心脏手术后并发乳糜胸的病因、诊断与治疗[J];中国医科大学学报;1980年04期 |
4 |
宋惠民
,张振湘
,柴象俊
,李守先;心房间隔原发孔缺损(附3例报告)[J];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1980年02期 |
5 |
严鎏,陈泽云,何乃萍,丁玉珍,周久华;心内直视手术后循环功能恢复的监护及预防反应性高热初步小结(附50例总结)[J];安徽医科大学学报;1980年Z1期 |
6 |
陈为敏,黄芳凤;CJFD1980[J];广东医学;1980年02期 |
7 |
;血液稀释和自体输血在心、胸外科的应用[J];广东医学;1980年07期 |
8 |
胡寿鹏;马端正;李云良;张进;张荣良;李葭生;董蕴华;王鹏飞;陈新民;吴纪瑞;;法乐氏四联症心内修复术(附5例报告)[J];福建医药杂志;1980年02期 |
9 |
蓝鸿钧;叶世铎;杨辰垣;蔡俊坚;孙宗全;管汉屏;罗贵清;张兴礼;;心脏瓣膜置换手术的心肌保护[J];华中医学杂志;1980年02期 |
10 |
李植端;尚瑞瑜;;食管异物引起主动脉弓穿孔的临床X线分析(附4例报告)[J];华中医学杂志;1980年02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