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风海面风场动力诊断模式的建立与模拟计算
【摘要】:本文总结和归纳了已有的台风海面风场模式,按照风场模式物理背景的不同进行了分类.在此基础上,本文选择并建立了一种新的台风海面风场动力诊断模式.首先,利用台风影响范围内某条具有代表性的闭合等压线的拟合方程表示出台风海面气压场,并利用改进的气压场模式和修正的梯度风方程求得台风系统风场,同时还利用宫崎正卫的热带气旋合成风假设建立移行台风风场.然后将两者作权重订正后进行迭加,即得到台风模型风场.该模式考虑了包括台风气压场的非对称性、边界层摩擦效用、气压梯度的切向变化及台风中心移动的影响等多种因素.经过对0519号"龙王"台风的模拟,结果表明本文所建立的台风风场模式可以比较准确的模拟出非圆对称的台风海面气压场和海面风场,较为真实地反映实际台风风场的特征.
|
|
|
|
1 |
林秀斌,柯小青,蒋玉云;0418号台风“艾利”登陆地点的分析与探讨[J];台湾海峡;2005年02期 |
2 |
王景毅,陶礼文,解思梅;利用经验正交函数分析东南亚夏季季风期气压场云场中期变化特征[J];海洋学报(中文版);1986年02期 |
3 |
杨茜;吴涧;王卫国;李轲;;全球对流层顶气压场的季节变化特征分析[J];气象科学;2008年03期 |
4 |
周家斌,武佩珍,王康玲;动力初值预报试验[J];大气科学;1981年02期 |
5 |
唐奇开;用网格气压场特征作低温阴雨天气过程的中、短期预报的尝试[J];广西气象;1984年01期 |
6 |
伍荣生,王辉;地转动量假定下风场近似与扰动的稳定性[J];气象学报;1988年02期 |
7 |
黄耀荣,许淙,尹涛,张海影;南极长城站气压场和风场分析[J];极地研究;2000年02期 |
8 |
彭公炳,陆巍;气压场和大气活动中心对地极移动的若干响应[J];地理学报;1981年01期 |
9 |
李月洪;北太平洋冬季海平面气压场的主要特征及与季节性南方涛动的相互联系[J];海洋预报;1990年01期 |
10 |
薛纪善,王康玲;热带风场与气压场的客观分析[J];大气科学;1992年02期 |
11 |
孟齐辉,吕斌,刁平;乌鲁木齐地区东南大风与气压场演变的关系[J];新疆气象;1996年01期 |
12 |
黄华;朱建荣;吴辉;;长江口与杭州湾风暴潮三维数值模拟[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4期 |
13 |
;海洋气象学专业科研的基本情况[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4年01期 |
14 |
朱首贤,沙文钰,丁平兴,陈希;近岸非对称型台风风场模型[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3期 |
15 |
左中道;海洋气象学的进展[J];山东气象;1991年01期 |
16 |
;世界海洋与海洋气象学混合技术委员会将成立[J];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1999年05期 |
17 |
杨支中,沙文钰,朱首贤,李岩;一种新型的非对称台风海面气压场和风场模型[J];海洋通报;2005年01期 |
18 |
隋世峰;南海台风浪推算中风场的计算问题[J];热带海洋学报;1985年03期 |
19 |
左中道;海洋气象学进展[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9年02期 |
20 |
李小莉,潘增弟,佘军;一种调整台风参数的方法[J];黄渤海海洋;1995年02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