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钟建强,黄慈流,詹文欢;南海北部陆缘反“S”型构造带及其对地震活动的影响[J];华南地震;1993年03期 |
2 |
刘秦玉,孙即霖,贾旭晶;春季南海北部上混合层的数值模拟与数值实验[J];海洋与湖沼;2002年05期 |
3 |
汪蕴璞,林锦璇,王翠霞,王思源,汪珊;南海北部软泥水化学垂向剖面类型及其形成机制[J];水文地质工程地质;1993年05期 |
4 |
韦刚健,李献华,聂宝符,孙敏,刘海臣;南海北部滨珊瑚高分辨率Mg/Ca温度计[J];科学通报;1998年15期 |
5 |
施小斌,周蒂,张毅祥;南海北部陆缘岩石圈热-流变结构[J];科学通报;2000年15期 |
6 |
方文东,施平,毛庆文,甘子钧;南海北部上层海洋变化的定点观测分析[J];海洋学报(中文版);2000年05期 |
7 |
林长松;高金耀;虞夏军;叶芳;谭勇华;;南海北部新生代的构造运动特征[J];海洋学报(中文版);2006年04期 |
8 |
张伟;武强;黄敬利;;南海北部陆架盆地隐蔽油气藏勘探[J];海洋石油;2006年03期 |
9 |
郭朴;方文东;甘子钧;陈荣裕;龙小敏;;南海北部大陆坡区的内潮特征[J];科学通报;2006年S3期 |
10 |
杨金湘;林新油;万振文;;南海北部陆架碳循环模式的建立——水动力模式部分[J];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3期 |
11 |
杨庆轩;梁鑫峰;田纪伟;康建军;;南海北部海流观测结果及其谱分析[J];海洋与湖沼;2008年06期 |
12 |
王庆光;徐瑞松;王洁;;南海北部油气微生物勘查研究[J];地质科技情报;2010年05期 |
13 |
刘华雪;黄良民;谭烨辉;宋星宇;黄建荣;李涛;;夏季南海北部沙壳纤毛虫种类组成及空间分布(英文)[J];Marine Science Bulletin;2010年02期 |
14 |
叶冬;王瑞文;;基于集合同化方法的南海北部最优观测实验[J];海洋通报;2011年03期 |
15 |
黄润本;;侵袭广东的台风[J];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55年03期 |
16 |
冯文科,鲍才旺,陈俊仁,赵希涛;南海北部海底地貌初步研究[J];海洋学报(中文版);1982年04期 |
17 |
陈特固;黄耀香;;南海北部冬季海温与广东省前汛期降水的关系[J];海洋通报;1983年02期 |
18 |
刘以宣,卓家伦;从南海北部新构造运动特征试论该区地质环境稳定性[J];热带海洋学报;1984年03期 |
19 |
管秉贤;南海北部冬季逆风海流的一些时空分布特征[J];海洋与湖沼;1985年06期 |
20 |
陈俊仁,郑祥民;南海北部内陆架沉积物来源及控制因素的研究[J];海洋学报(中文版);1985年05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