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两种硝化抑制剂在不同土壤中的效果比较

杨剑波  李学超  徐晶晶  陈欢  刘满强  胡锋  李忠佩  李辉信  
【摘要】:采用室内培养试验,比较了两种硝化抑制剂3,4-二甲基吡唑磷酸盐(DMPP)和双氰胺(DCD)在4种典型农田土壤(水稻土、潮土、黑土、红壤)中的抑制效果。结果表明,在培养期内土壤pH和NH4+-N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NO3--N和表观硝化率呈逐渐上升的趋势。与单施尿素处理(U)相比,添加硝化抑制剂显著增加了土壤NH4+-N含量,降低了NO3--N含量,表观硝化率表现为UU+DMPPU+DCD。在水稻土和潮土中,单施尿素处理的硝化过程到第14天时基本完成,添加硝化抑制剂使硝化过程延长了至少28天。在黑土和红壤中,尤其是在红壤中,硝化过程相对缓慢,施用抑制剂虽然降低了土壤的表观硝化率,但降低的程度低于水稻土和潮土。总之,在推荐用量下10%DCD的硝化抑制效果优于1%DMPP,且这两种抑制剂在不同土壤中的抑制效果不同。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傅丽;石元亮;苏壮;王玲莉;;不同硝化抑制剂的复配施用对尿素转化及土壤中氮的影响[J];土壤通报;2011年04期
2 孙志梅;武志杰;陈利军;贾立斌;;土壤硝化作用的抑制剂调控及其机理[J];应用生态学报;2008年06期
3 臧双,周秀如,潘映华,李良谟;硝化抑制剂西吡对水稻的增产效果[J];土壤;1980年04期
4 赵劲松;3(5)-甲基吡唑──氮肥硝化抑制剂[J];化工进展;1998年03期
5 ;水稻土氮素硝化抑制剂[J];广东农业科学;1973年02期
6 李永梅,杜彩琼,林春苗,王小红;铵态氮肥施入土壤中的转化[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2003年01期
7 赵言文,刘常珍,胡正义,高义民,王彩绒,毕冬梅;元素硫和双氰胺对蔬菜地土壤硝态氮淋失的影响[J];应用生态学报;2005年03期
8 那万江;;硝化抑制剂缓释尿素田间肥效试验[J];现代农业科技;2009年16期
9 郑福丽;石元亮;;抑制剂对尿素转化及土壤中氮的影响研究[J];土壤通报;2007年02期
10 孙志梅;武志杰;陈利军;马星竹;;硝化抑制剂的施用效果、影响因素及其评价[J];应用生态学报;2008年07期
11 俞巧钢;符建荣;;含DMPP抑制剂尿素的氨挥发特性及阻控对策研究[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09年04期
12 魏占波;石元亮;于阁杰;古慧娟;;硝化抑制剂CMP对于施肥土壤中硝态氮积累的影响[J];土壤通报;2010年03期
13 傅丽;苏壮;石元亮;王玲莉;李梦娟;赛丹;;脲酶抑制剂(NBPT)与不同硝化抑制剂组合对土壤尿素氮转化的影响[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2010年03期
14 丁和平;王帅;王楠;任志成;陈广瑞;;氮肥增效技术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J];现代农业科学;2009年02期
15 皮荷杰;曾清如;蒋朝晖;奉小忧;孙毓临;;两种硝化抑制剂对不同土壤中氮素转化的影响[J];水土保持学报;2009年01期
16 李兆君;宋阿琳;范分良;梁永超;;新型硝化抑制剂对外源铵态氮在土壤中迁移转化及淋溶损失的影响[J];西南农业学报;2011年03期
17 隽英华;陈利军;武志杰;史云峰;;脲酶/硝化抑制剂在土壤N转化过程中的作用[J];土壤通报;2007年04期
18 李冬梅;王绍新;刘芳;柳维刚;初艳萍;;硝化抑制剂缓释尿素试验效果初探[J];北方水稻;2008年03期
19 余光辉;张杨珠;万大娟;;几种硝化抑制剂对土壤和小白菜硝酸盐含量及产量的影响[J];应用生态学报;2006年02期
20 田秀英;张艳梅;王正银;;植物性氮肥增效剂作用条件的研究[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石元亮;孙爱文;孙桂芳;李晓云;;氮肥增效剂在农业中的应用[A];中国土壤学会第十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五届海峡两岸土壤肥料学术交流研讨会论文集(面向农业与环境的土壤科学综述篇)[C];2004年
2 冯元琦;;长效尿素和长效尿基复混肥[A];第六届全国绿色环保肥料新技术、新产品交流会论文集[C];2006年
3 肖海涛;沈波;张银龙;;农业非点源污染的控制与生态调节技术[A];首届长三角科技论坛——水利生态修复理论与实践论文集[C];2004年
4 史云峰;赵牧秋;张丽莉;;双氰胺在砖红壤中硝化抑制效果的影响因素研究[A];十一五农业环境研究回顾与展望——第四届全国农业环境科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5 朱兆良;;我国土壤氮素研究中的某些进展[A];中国土壤学会第十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五届海峡两岸土壤肥料学术交流研讨会论文集(面向农业与环境的土壤科学综述篇)[C];2004年
6 冉伟;沈其荣;郑金伟;曹志洪;;土壤硝化作用过程中亚硝态氮的累积研究[A];氮素循环与农业和环境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崔敏;武汉城郊菜地生态系统硝酸盐淋失机制及其调控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2年
2 李迎春;中国农业氧化亚氮排放及减排潜力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9年
3 蒋朝晖;氮肥施用对大棚内土壤氮素转化及主要气态污染物释放的影响[D];湖南农业大学;2013年
4 杨剑波;硝化抑制剂DMPP对氮素转化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倩;硝化抑制剂对土壤的硝化抑制效应及其微生物作用机理[D];石河子大学;2011年
2 孙毓临;硝化抑制剂与作物秸秆混施对红壤中氮素矿化及金属活性的影响[D];湖南农业大学;2010年
3 何秋香;硝化抑制剂的农业效应研究[D];华南热带农业大学;2004年
4 倪秀菊;几种抑制剂对尿素水解和土壤硝化作用的影响[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0年
5 杜安刚;新型硝化抑制剂DMPP和BASF复合肥在不同作物上的应用效果[D];中国农业大学;2003年
6 王朝东;硝化抑制剂DCD与不同施氮量对粮田系统氮素分布及N_2O排放的影响[D];河北农业大学;2013年
7 刘常珍;元素硫、双氰胺及其组合对蔬菜地土壤NO_3~--N淋失的影响及机理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4年
8 栾书荣;新型硝化抑制剂 DMP-D 的研究[D];扬州大学;2004年
9 伍少福;硝化抑制剂DMPP对土壤硝酸盐淋失的影响及其蔬菜应用效果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10 刘小燕;环境激素皂甙元对土壤的生态效应及其在土壤中的降解行为[D];湖南农业大学;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中化化肥高级顾问 中国农业大学教授 曹一平;硝化抑制剂成就稳定性氮肥[N];农资导报;2010年
2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情报所 高林森;硝化抑制剂缓释肥优点[N];河北科技报;2006年
3 曹涤环;新型化肥简介[N];中国花卉报;2005年
4 赵昊;施可丰长效缓释肥推广成果大[N];江苏农业科技报;2009年
5 李东坡;新型缓/控释尿素技术研制成功[N];农资导报;2007年
6 笑语;国际上新开发的化肥[N];中华合作时报;2003年
7 河北省可持续发展研究会常务理事 陈春风;涂层缓释一次肥技术讲座[N];河北科技报;2006年
8 刘耀恒;巧用氮肥 提高利用率[N];中华合作时报;2003年
9 李胜利;农村用肥新三类:专用肥 有机肥 控释肥[N];山东科技报;2007年
10 ;金大地讲堂全面解析常用肥料知识[N];中国邮政报;2008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