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松多古特提斯洋研究进展与存在问题
【摘要】: 青藏高原古特提斯构造域的演化过程一直是国内外地学研究关注的前沿和热点,冈底斯中部松多地区因榴辉岩带的发现,使其成为近年来国内外研究者关注的焦点地区之一。为了更好认识青藏高原古特提斯洋的构造演化历史,本文在综述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系统地总结了近年来1∶5万区域地质调查中取得的最新研究进展,初步讨论了唐加-松多地区俯冲增生杂岩带的物质组成和时代。研究表明,西藏冈底斯中部唐加-松多地区保存了相对完整的与古特提斯洋演化以及洋陆转换密切相关的混杂岩,是恢复和反演古特提斯洋演化的理想靶区。松多古特提斯洋洋壳及其消亡的地质记录主要包括晚古生代唐加-松多蛇绿岩、中二叠世洋岛残片、高压变质带、晚三叠世—早侏罗世岩浆作用以及晚三叠世—早侏罗世磨拉石建造。在上述工作基础上,初步探讨了松多古特提斯洋的演化过程,这些地质记录对恢复和反演青藏高原古特提斯构造演化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1
;滇川地区发现古特提斯洋遗迹 [J];成都地质学院学报;1993年03期
2
朱经经;胡瑞忠;钟宏;毕献武;陈恒;胥磊落;刘月东;;滇西北羊拉铜矿区两套玄武岩的成因及其对古特提斯洋演化的约束 [J];矿物学报;2011年S1期
3
李政林;刘希军;肖文交;鲍厚银;时毓;刘磊;廖帅;覃显著;;桂西南凭祥火山岩年代学、地球化学及Hf同位素研究——对古特提斯洋最晚北向俯冲事件的启示 [J];地质力学学报;2019年05期
4
李朋武;高锐;管烨;李秋生;;古特提斯洋的闭合时代的古地磁分析:松潘复理石杂岩形成的构造背景 [J];地球学报;2009年01期
5
李文渊;;古亚洲洋与古特提斯洋关系初探 [J];岩石学报;2018年08期
6
赵旭;付乐兵;魏俊浩;赵玉京;唐洋;杨宝荣;管波;王晓云;;东昆仑按纳格角闪辉长岩体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对古特提斯洋演化的制约 [J];地球科学;2018年02期
7
丁林,钟大赉;滇西昌宁-孟连带古特提斯洋硅质岩稀土元素和铈异常特征 [J];中国科学(B辑 化学 生命科学 地学);1995年01期
8
杨江海;杜远生;于鑫;黄虎;柴嵘;;滇东南八布早二叠世含火山岩屑砂岩指示古特提斯洋俯冲 [J];地球科学;2017年01期
9
陈亮,孙勇,裴先治,冯涛,张国伟;古特提斯蛇绿岩的综合对比及其动力学意义——以德尔尼蛇绿岩为例 [J];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2003年12期
10
李瑞保;裴先治;李佐臣;裴磊;陈国超;陈有炘;刘成军;王生明;;东昆仑东段古特提斯洋俯冲作用——乌妥花岗岩体锆石U-Pb年代学和地球化学证据 [J];岩石学报;2018年11期
11
杨经绥;许志琴;李天福;李化启;李兆丽;任玉峰;徐向珍;陈松永;;青藏高原拉萨地块中的大洋俯冲型榴辉岩:古特提斯洋盆的残留? [J];地质通报;2007年10期
12
张旗,钱青,王焰,徐平,韩松,贾秀琴;扬子地块西南缘晚古生代基性岩浆岩的性质与古特提斯洋的演化 [J];岩石学报;1999年04期
13
李奋其;刘伟;王保弟;张士贞;;拉萨地块内部古特提斯洋早中三叠世仍在俯冲——来自火山岩和高压变质岩的证据 [J];岩石矿物学杂志;2012年02期
14
吴元保;;大陆造山过程的多期演化:以西大别为例 [J];科学通报;2009年13期
15
王泉;王根厚;方子璇;王后;陈贤;郑艺龙;范正哲;高曦;;西藏羌塘中部亚丹高压变质岩年代学、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构造意义 [J];岩石学报;2019年03期
16
郝杰;李曰俊;;论华夏大陆及有关问题 [J];中国区域地质;1993年03期
17
翟庆国;李才;黄小鹏;;西藏羌塘中部古特提斯洋残片?——来自果干加年山变质基性岩地球化学证据 [J];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2007年07期
18
张旗,周国庆,王焰;中国蛇绿岩的分布、时代及其形成环境 [J];岩石学报;2003年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