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盆地中部地区侏罗系沙溪庙组沉积体系演化及砂体发育特征
【摘要】:四川盆地侏罗系沙溪庙组是致密气勘探的重点领域,但其沉积体系和砂体发育特征研究薄弱,制约了天然气的勘探开发。为进一步弄清沙溪庙组沉积体系演化和砂体发育特征,以四川盆地中部地区(以下简称川中地区)沙溪庙组为研究对象,综合利用岩心、薄片、测录井和地震资料,系统研究沙溪庙组沉积相微相和砂体成因类型。研究结果表明:(1)受东北部大巴山和米仓山逐渐隆升影响,四川盆地沙溪庙组沉积时期为北东—南西向的前陆盆地,盆地内地势宽缓,古水系主要呈北东—南西向,北部的大巴山和南部物源联合控制川中地区沙溪庙组沉积格局;(2)川中地区砂岩多见海绿石矿物,表明沙溪庙组沉积中心位于盆地中部,沙溪庙组气候干湿交替频繁,湖盆水体较浅且动荡,地形较为宽缓,具备形成浅水三角洲的沉积背景;(3)沙一段半干旱气候条件下发育的浅水三角洲多呈朵叶状,沉积相带展布宽广,平面表现为多个朵叶体叠合而成的复合体,砂体叠置连片发育,单期河道砂体宽度大,常见河口砂坝;(4)沙二段干旱气候条件下主要发育枝状分流河道型浅水三角洲,多呈鸟足状或树枝状,砂体顺河道呈条带状分布,河道较窄且相互切割,河口砂坝仅仅分布于河道的末端,单个规模较小。结论认为,系统分析了川中地区沙溪庙组沉积相的演化与分布规律,总结了沙溪庙组的沉积特征及砂体发育模式,对下步川中地区沙溪庙组致密气勘探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
|
|
|
1 |
干大勇;黄天俊;吕龑;杨广广;何昌龙;夏小勇;吴长江;郗诚;喻颐;;地震振幅能量表征河道砂体及其储层物性——以川中地区中侏罗统沙溪庙组为例[J];天然气工业;2020年10期 |
2 |
赵邦六;张宇生;曾忠;郗诚;章雄;张光荣;;川中地区侏罗系沙溪庙组致密气处理和解释关键技术与应用[J];石油地球物理勘探;2021年06期 |
3 |
李明;李飞;杨宗恒;王锦西;梁锋;李正勇;梁菁;唐青松;;基于地震沉积学原理的河道砂体精细刻画——以四川盆地龙岗地区沙溪庙组致密气藏为例[J];天然气勘探与开发;2019年02期 |
4 |
肖富森;马廷虎;;川东北五宝场构造沙溪庙组气藏勘探开发认识[J];天然气工业;2007年05期 |
5 |
毛嘉宾;严维理;费怀义;陈卫东;贾昭清;;川东北五宝场构造沙溪庙组储层特征[J];天然气工业;2007年05期 |
6 |
唐大海,陈洪斌,谢继容,罗远平,曹世昌;四川盆地西部侏罗系沙溪庙组气藏成藏条件[J];天然气勘探与开发;2005年03期 |
7 |
肖富森;黄东;张本健;唐大海;冉崎;唐青松;尹宏;;四川盆地侏罗系沙溪庙组天然气地球化学特征及地质意义[J];石油学报;2019年05期 |
8 |
张光荣,张闻林,徐云浩,卢晓敏,王欣;大兴西—名山地区沙溪庙组储层综合预测[J];天然气工业;2005年S1期 |
9 |
席彬;任达;王金刚;徐传平;贾鹏;;高密度三维地震勘探技术在川中地区的运用[J];天然气勘探与开发;2013年04期 |
10 |
赵正望;李楠;刘敏;王小娟;吴长江;李莉;;四川盆地须家河组致密气藏天然气富集高产成因[J];天然气勘探与开发;2019年02期 |
11 |
朱讯;肖富森;洪海涛;王小娟;关旭;邹娟;李明秋;杨广广;干大勇;;四川盆地中部地区致密河道砂岩气藏高产井地震模式及井轨迹设计[J];天然气勘探与开发;2020年03期 |
12 |
徐昉昊;袁海锋;黄素;唐大海;李国辉;段新国;;川中地区须家河组致密砂岩气成藏机理[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2期 |
13 |
孙豪飞;王锦西;李明;梁菁;罗皓;;四川盆地中部地区侏罗系沙溪庙组远源油气藏勘探开发前景[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9年13期 |
14 |
刘占国;陈娅娜;倪超;卢文忠;徐政语;;川中地区中—下侏罗统砂岩储层特征[J];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2期 |
15 |
秦启荣,苏培东,李乐,刘莉萍;川中低缓构造成因[J];新疆石油地质;2005年01期 |
16 |
范玲玲;宋荣彩;金文辉;王勇;王姝;;鄂尔多斯盆地苏西X井区盒8段砂体发育模式研究[J];岩性油气藏;2012年04期 |
17 |
杨晓萍,张宝民,陶士振;四川盆地侏罗系沙溪庙组浊沸石特征及油气勘探意义[J];石油勘探与开发;2005年03期 |
18 |
肖富森,李正文,徐明华,张玮璧,刘定锦;川西盐井沟构造沙溪庙组砂体分布特征浅析[J];天然气工业;2004年1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