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油气站场完整性管理与关键技术应用研究
【摘要】:输油气场站完整性管理目前仍然处于探索研究阶段,其目的是针对不断变化的场站设备设施及运营中面临的风险因素进行识别和技术评价,制订相应的风险控制对策,不断改善识别到的不利影响因素,从而将站场运营的风险水平控制在合理的、可接受的范围内。为此,提出了一套系统、综合的油气站场完整性管理技术方法,重点建立了站场完整性管理框架和流程,阐述了场站风险管理技术(RBI、RCM、SIL)的应用范围,引进并开发了多项场站完整性管理关键技术,包括场站数据库管理技术、后果评估技术、站场内外腐蚀控制技术、站场压缩机故障诊断评估技术、站场管线超声导波检测技术和储气库井的完整性评价方法等,完善了场站完整性管理技术支撑体系,开发了场站风险评估软件(功能分为4个部分:具体设备风险评估、场站数据评估、个体设备风险评估、基本数据分析),并已在陕京天然气管道所属站场全面推广应用。该技术的推广应用,对于站场完整性管理技术的发展,持续改进、减少和预防站场事故发生,经济合理地保证油气设施安全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
|
|
|
1 |
李世熙;于洪亮;;浅谈金坛地下储气库的数字化建设[J];油气田地面工程;2008年09期 |
2 |
梁光川,甘霞,郑云萍,陈泽;天然气地下储气库设计方案比较法[J];天然气工业;2004年09期 |
3 |
李志,张奎文,张力春,郭风林;提高喇嘛甸油田储气库调峰能力[J];油气田地面工程;2001年04期 |
4 |
先智伟,谢箴;地下储气库的地质条件要求和选型[J];天然气与石油;2004年02期 |
5 |
董绍华;王联伟;费凡;周永涛;谭春波;;油气管道完整性管理体系[J];油气储运;2010年09期 |
6 |
古小平;王效东;陆姚华;段青杰;唐奕;;储气库的安全管理概述[J];内蒙古石油化工;2007年08期 |
7 |
;中国石油将建全国最大储气库[J];天然气技术;2010年01期 |
8 |
高发连;舒霞;;储气库库容的估算方法[J];油气储运;2005年12期 |
9 |
王承权,赵克辉;外输气质量对储气库影响分析[J];油气田地面工程;2002年06期 |
10 |
班凡生;高树生;王皆明;;枯竭油藏改建储气库注采运行机理研究[J];天然气地球科学;2009年06期 |
11 |
尹栋梁;陈莉;;储气库安全管理问题研究[J];企业技术开发;2011年11期 |
12 |
赵颖,魏秋菊,张华,赵泳;论述储气库库址的选型方法[J];石油工程建设;2003年02期 |
13 |
王希勇,熊继有,袁宗明,韩波;国内外天然气地下储气库现状调研[J];天然气勘探与开发;2004年01期 |
14 |
方金益;徐孜俊;;金坛盐矿建地下盐穴储气库的务件[J];中国井矿盐;2007年01期 |
15 |
刘振兴,靳秀菊,朱述坤,翟凤云,王忠慧;中原地区地下储气库库址选择研究[J];天然气工业;2005年01期 |
16 |
杨永;贺小刚;;外腐蚀直接评价方法的相关探讨[J];管道技术与设备;2006年02期 |
17 |
张明;;城市天然气高压管道完整性管理[J];上海煤气;2006年05期 |
18 |
徐庆磊;周巍;尤海英;李先明;段永红;;油气管道完整性管理体系分析[J];焊管;2007年06期 |
19 |
安丰春;涂彬;;我国天然气基础设施建设战略[J];油气田地面工程;2007年11期 |
20 |
黄坤;王效东;张超逸;朱小华;杨勤;;浅议储气库的安全管理[J];石油规划设计;2008年04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