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延长组低渗砂岩储层评价被载入国家科技成果公报

谢庆邦  
【摘要】: <正> 由长庆石油勘探局勘探开发研究院完成的《陕甘宁盆地南部上三叠统延长组低渗砂岩储层评价》研究成果,经部级专家评审,被载入国家科委1991年第5期成果公报。该项研究从沉积、成岩、储层孔隙结构、低渗砂岩储层改造的可行性、工业性油层及其敏感性参数评价预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姚家骅;优化储层评价程序REO通过局级鉴定[J];测井技术;1987年05期
2 吴因业;;全国首届油气储层研究会议在中原油田召开[J];石油勘探与开发;1988年04期
3 杨通佑;;复杂油气藏储层评价经验交流会在甘肃敦煌召开[J];石油勘探与开发;1988年06期
4 ;第三次全国油气储层评价研究工作会议“七五”国家项目碳酸盐岩攻关成果验收会议在我院举行[J];石油天然气学报;1990年02期
5 谢庆邦;;延长组低渗砂岩储层评价被载入国家科技成果公报[J];天然气工业;1991年06期
6 蔡忠;王伟锋;侯加根;;利用测井资料研究储层的孔隙结构[J];地质论评;1993年S1期
7 谢庆邦,贺静;陕甘宁盆地南部延长组低渗砂岩储层评价[J];天然气工业;1994年03期
8 宋子齐,谭成仟,程传之;测井多参数及其灰色理论处理方法在埕岛油田的应用[J];石油物探;1994年04期
9 李春华,张映红,陈怀莉;地震技术在低孔低渗砂岩油藏描述中的作用[J];特种油气藏;1996年03期
10 陈江峰,刘保民,别玉平;测井在煤层气储层评价中的应用[J];煤炭技术;1997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顺;王晓洁;;可动水法在塔北地区油气储层评价中的应用[A];1994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4年
2 宋子齐;谭成仟;;灰色系统理论油气储层评价及其应用[A];1996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二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6年
3 宋子齐;谭成仟;;利用多参数和地区经验评价油气储层[A];1996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二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6年
4 宋子齐;谭成仟;;利用灰色理论进行多井储层评价[A];1996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二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6年
5 汪宏年;杨善德;刘曼芬;冯庆国;;储层评价过程中的置信区域估计与最佳解释模型的选取[A];1996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二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6年
6 郭荣坤;高鹏翼;;人工神经网络(ANN)在测井储层评价中应用[A];1996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二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6年
7 张志兵;肖慈珣;;一种改进的遗传算法神经网络及其在储层评价中的应用[A];1996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二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6年
8 莫修文;李舟波;;模糊神经网络在测井储层评价中的应用[A];1996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二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6年
9 侯俊胜;尉中良;王颖;;煤层气储层评价的地球物理测井方法[A];1997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三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7年
10 信荃麟;刘泽容;蔡忠;;测井多井储层评价技术[A];计算机在地学中的应用国际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199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谭荣;陆相断陷湖盆层序地层特征与油气勘探[D];成都理工大学;2002年
2 张善文;济阳坳陷深层稠油成因机理、储层评价与成藏规律[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2002年
3 高喜龙;埕岛油田埕北30潜山储层评价与成藏模式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2003年
4 张洪;欧北—大湾地区沉积层序特征及储层评价[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3年
5 康志宏;碳酸盐岩油藏动态储层评价[D];成都理工大学;2003年
6 邱勇松;低渗透油藏渗流机理及开发技术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渗流流体力学研究所);2004年
7 毛超林;松辽盆地南部长岭凹陷高台子油层三角洲前缘砂体储层特征评价[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6年
8 王拥军;深层火山岩气藏储层表征技术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6年
9 李军;库车前陆盆地天然气勘探测井配套新技术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5年
10 庞彦明;酸性火山岩储层储集空间特征与评价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祝永军;辽河断陷东部凹陷中段火山岩储层评价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3年
2 李湘军;郑南—利津地区沙三下及沙四段储层评价[D];中国海洋大学;2003年
3 段新国;新都气田蓬莱镇组储层评价[D];成都理工大学;2004年
4 李斌;靖安油田长6油藏储层评价及扩边潜力的地质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3年
5 王磊;渤海湾盆地典型地区储层评价[D];大庆石油学院;2004年
6 吴青鹏;尕斯库勒油田砂西区块E_3~1油藏储层特征研究[D];西南石油学院;2004年
7 祁华忠;廊固凹陷曹家务地区下第三系沙三段储层评价[D];成都理工大学;2005年
8 胡罡;川东北部罗家寨构造带飞仙关组储层评价[D];成都理工大学;2004年
9 张银德;川西坳陷鸭子河须二段致密砂岩储层特征评价[D];成都理工大学;2005年
10 徐福华;塔巴庙地区下石盒子组砂体分布规律和含气性分析[D];成都理工大学;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许忠;超深稠油试油技术[N];中国石油报;2002年
2 吴淼 李向阳;肯基亚克盐下油藏开发实现历史性突破[N];中国石油报;2005年
3 记者 王巧然;测井综合应用平台LEAD2.0软件发布[N];中国石油报;2006年
4 胡庆明;中原油田敲定今年油气勘探目标[N];中国工业报;2007年
5 林毅 李伟忠;王庄水敏感性稠油油藏实现“脱敏”[N];中国石化报;2007年
6 郭丹君马献珍;华北测井形成系列测井新技术[N];中国石化报;2007年
7 陈君;创新研究:油气成藏分析测试技术[N];科技日报;2007年
8 孙景彦;发现油气层同比增加400层[N];中国石油报;2007年
9 胡彦峰牛忠学;中国石油集团测井有限公司通过集团公司资质认证[N];中国石油报;2007年
10 冷春放通讯员 裴敬秀;挥出“组合拳” 构筑“金三角”[N];中国石油报;2007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