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四川盆地川中地区长兴组地震相特征研究

屠志慧  孔令霞  张奇  潘磊  韩嵩  
【摘要】:随着四川盆地中北部地区长兴组、飞仙关组礁滩气藏的重大发现,川中地区已经成为四川盆地寻找大型岩性圈闭及岩性构造复合圈闭的主要区域。通过对新老地震资料的解释,结合地质、测井、钻井资料,研究了长兴组地震相,确定了川中地区长兴期地貌的变化情况,编制了川中上二叠统长兴组地震相展布图,确定了台内的蓬溪—武胜台凹,提出台凹两翼地貌高带是形成礁滩储层的有利区带。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刘占国;斯春松;寿建峰;倪超;潘立银;刘群;;四川盆地川中地区中下侏罗统砂岩储层异常致密成因机理[J];沉积学报;2011年04期
2 彭才;刘克难;张延充;朱鹏宇;;川中地区长兴组生物礁地震沉积学研究[J];天然气地球科学;2011年03期
3 赵文智;卞从胜;徐春春;王红军;王铜山;施振生;;四川盆地须家河组须一、三和五段天然气源内成藏潜力与有利区评价[J];石油勘探与开发;2011年04期
4 黄文明;刘树根;马文辛;王国芝;张长俊;曾祥亮;;四川盆地奥陶系油气勘探前景[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11年03期
5 卢育霞;刘琨;姚凯;石玉成;李倩;;甘肃文县上城台地的地震记录分析[J];西北地震学报;2011年S1期
6 顾新鲁;颜辉;江善斌;齐万秋;曾永刚;;罗布泊干盐湖富水(矿)性分区特征与控制因素分析[J];盐湖研究;2011年02期
7 张旭东;薛承瑾;张烨;;塔河油田托甫台地区岩石力学参数和地应力试验研究及其应用[J];石油天然气学报;2011年06期
8 吴小奇;黄士鹏;廖凤蓉;李振生;;四川盆地须家河组及侏罗系煤成气碳同位素组成[J];石油勘探与开发;2011年04期
9 张国洪;衡晓云;;王山滑坡后期变形特征分析及对工程的影响评价[J];四川水利;2011年04期
10 徐伟;刘旭东;张世民;;口泉断裂中段晚第四纪以来断错地貌及滑动速率确定[J];地震地质;2011年02期
11 罗启后;;安县运动对四川盆地中西部上三叠统地层划分对比与油气勘探的意义[J];天然气工业;2011年06期
12 董朔朋;祝彦贺;;澳大利亚波拿巴盆地北部中新统硅质碎屑与碳酸盐混合沉积特征及控制因素[J];海洋地质前沿;2011年08期
13 何深平;;新疆伊梨尼勒克胡吉尔台煤层气含量测试应用[J];科技信息;2011年16期
14 魏国孝;朱锡芬;马金珠;许翔;徐涛;;贺兰山至吉兰泰盐湖的水化学特征及演化规律[J];中国沙漠;2011年05期
15 ;[J];;年期
16 ;[J];;年期
17 ;[J];;年期
18 ;[J];;年期
19 ;[J];;年期
20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宝民;陶士振;吴光宏;杨晓萍;刘桂侠;;四川盆地川中地区中侏罗统超低孔—超低渗储层与油气成藏浅析[A];2002低渗透油气储层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2年
2 卢军;钱复业;赵玉林;薛顺章;张保全;;成都地电台地震监测中的似非而是电阻率变化[A];中国地震学会第八次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0年
3 杨晓萍;邹才能;李伟;;四川盆地中部晚三叠统香溪群裂缝发育特征及其形成时期[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22届年会论文集[C];2006年
4 何江林;王剑;;碳酸盐岩地震成像中一种假不整合的鉴定方法[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四届年会论文集[C];2008年
5 钟本善;刘天猛;;转换波的AVO特征分析[A];1990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六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0年
6 王治华;孔祥怡;;铜街子新华乡滑坡群研究[A];中国典型滑坡[C];1986年
7 姜月华;业治铮;岳文浙;;安徽中奥陶世台地边缘铁锰质结核特征和成因[A];第四届全国青年地质工作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9年
8 傅建利;王书兵;蒋复初;李有利;;晋豫间新构造运动与黄河贯通(摘要)[A];青藏高原地质过程与环境灾害效应文集[C];2005年
9 赵光赞;张水哲;;新疆式可布台地区的细碧岩、角斑岩及石英角斑岩[A];中国地质科学院矿床地质研究所文集(4)[C];1982年
10 马保起;李克;吴卫民;聂宗笙;杨发;郭文生;何福利;;大青山山前断裂带构造地貌学研究[A];中国地震学会第七次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199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金惠;川中地区上三叠统须家河组层序地层与有利储集砂体分布预测[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0年
2 刘桂侠;川中地区侏罗系下沙溪庙组砂岩油藏成藏分析及勘探开发建议[D];西南石油学院;2003年
3 库丽曼·木沙太;川中地区上三叠统须家河组四段气藏成藏机理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7年
4 傅建利;黄河三门峡段地貌发育与环境演变[D];中国地质科学院;2009年
5 庞艳春;川西昌台地区晚三叠世生物群落特征及环境分析[D];成都理工大学;2006年
6 袁海锋;四川盆地震旦系—下古生界油气成藏机理[D];成都理工大学;2008年
7 崔凯;多元层状陡立土质边坡差异性风蚀效应研究[D];兰州大学;2009年
8 陈更生;大巴山前缘地区下三叠统飞仙关组储层及控制因素研究[D];西南石油学院;2005年
9 许海龙;乐山—龙女寺古隆起构造演化及其对震旦系成藏的控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婷;川西与川中地区T_3-K天然气地球化学特征及对比[D];成都理工大学;2012年
2 胡诚;四川盆地川中地区须家河组物源区分析及岩相古地理特征[D];成都理工大学;2011年
3 何逢阳;川中地区须家河组与珍珠冲段地层沉积特征与划分对比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0年
4 罗睿;川西与川中地区T_3-K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对比[D];成都理工大学;2012年
5 胡丽;四川盆地大川中地区上三叠统须家河组地震沉积学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1年
6 徐燕丽;川中地区震旦系—寒武系油气成藏条件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9年
7 姜均伟;川中上三叠统香溪群岩性气藏形成条件与聚集规律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6年
8 王威;川中地区上三叠统香溪群香四段气水分布特征及其成因机理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6年
9 孙红杰;川中地区上三叠统须家河组二、四段储层特征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7年
10 刘莉萍;川中公山庙构造沙一段储层裂缝预测及裂缝孔隙度数值评价[D];西南石油学院;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龚畅;“寿星”磨盘山产气新贡献[N];中国石油报;2003年
2 王敏 屈永志 范明祥;探秘公山庙[N];中国石油报;2003年
3 记者 刘如春 通讯员 杨焕星;雷州龙门瀑布期待保护开发[N];地质勘查导报;2008年
4 记者 卢海龙 见习记者 靳正勇;宁夏境内鄂尔多斯台地首次发现优质淡水[N];华兴时报;2010年
5 史晓杰 许月霞;宁夏鄂尔多斯台地发现优质淡水[N];中国矿业报;2010年
6 记者 宗时风 实习生 王群;宁夏境内鄂尔多斯台地发现优质淡水[N];宁夏日报;2010年
7 许月霞 史晓杰;鄂尔多斯台地发现优质淡水[N];地质勘查导报;2010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