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四川盆地上三叠统须家河组物源供给体系分析

谢继容  李国辉  唐大海  
【摘要】:上三叠统须家河组由于其独特的生储盖组合,是四川盆地最具勘探潜力的层系之一。在全盆地地层划分对比最新成果的基础上,利用岩性特征、矿物组合、沉积演化等方面资料并结合区域背景、构造事件的综合分析,对四川盆地上三叠统须家河组的物源及其对沉积的影响进行了研究。认为:四川盆地上三叠统须家河组主要受四大物源影响,西缘古龙门山、北缘古大巴山的发展及供源对盆地影响较大,东部及南部物源相对稳定并随前陆盆地的发展向东、向南退缩。盆地内须二、须四、须六段大范围稳定分布的砂岩与周缘山系发育、供源充足,导致河道频繁迁移有关。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蒙丽;程军;任世聪;李长林;陈威;袁为真;;重庆地区上三叠统须家河组煤质特征规律初探[J];中国煤炭地质;2011年08期
2 盘昌林;刘树根;马永生;胡东风;黄仁春;;川东北地区须家河组天然气成藏主控因素分析[J];断块油气田;2011年04期
3 何鲤;李梅;熊亮;冉飞;廖震;;再谈四川盆地上三叠统层序地层划分方案[J];天然气工业;2011年06期
4 孟万斌;吕正祥;刘家铎;曹烈;;川西中侏罗统致密砂岩次生孔隙成因分析[J];岩石学报;2011年08期
5 孙玮;吴熙纯;刘树根;杨荣军;;川西前陆盆地上三叠统马鞍塘组生物礁的研究和预测[J];桂林理工大学学报;2011年02期
6 刘雁婷;傅恒;陈骥;刘欣;达丽亚;;川东北Y地区雷口坡组古岩溶辨识标志[J];地质科技情报;2011年04期
7 王春梅;黄思静;孙治雷;胡作维;黄可可;佟宏鹏;;川西坳陷须家河组致密砂岩储层裂缝发育特征及其成因——以孝泉—新场—合兴场地区为例[J];天然气工业;2011年08期
8 罗启后;;安县运动对四川盆地中西部上三叠统地层划分对比与油气勘探的意义[J];天然气工业;2011年06期
9 张丽;王晓冬;王向荣;王磊;;测井多信息分析技术在广安气田的应用[J];中外能源;2011年08期
10 谭万仓;;鄂尔多斯盆地苏里格气田北部山1段物源分析[J];内蒙古石油化工;2011年13期
11 王永凤;王英民;李冬;徐强;;琼东南盆地中央峡谷早上新世沉积物稀土元素特征及物源分析[J];石油天然气学报;2011年06期
12 吴小奇;黄士鹏;廖凤蓉;李振生;;四川盆地须家河组及侏罗系煤成气碳同位素组成[J];石油勘探与开发;2011年04期
13 冀青;李壮福;付雷;王盼盼;丁卓;;徐州地区山西组砂岩岩石学特征及物源分析[J];中国煤炭地质;2011年06期
14 杨创;匡经水;魏云迅;;广西十万大山盆地上三叠统沉积相分析及沉积古环境再造[J];科技促进发展;2011年05期
15 李慧明;李梅;李成刚;;东濮凹陷南部沙三中亚段物源分析[J];内江科技;2011年06期
16 陈海峰;陈旭辉;卢双舫;徐鹏;肖佃师;;大庆长垣以东裕民地区扶余油层物源分析[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1年20期
17 庄一鹏;郭西峰;付斌;;鄂尔多斯盆地盐定地区长8时期物源分析[J];西北地质;2011年02期
18 王睿婧;刘树根;张贵生;孙玮;;川西坳陷孝泉—新场—合兴场地区须二段天然气气源判定及成藏分析[J];岩性油气藏;2011年04期
19 白雪静;春兰;杨兆中;李小刚;曾珠;;龙女寺构造须家河组低效气藏压裂改造技术[J];天然气与石油;2011年04期
20 林良彪;陈彦庆;淡永;钟怡江;徐胜林;;川东北须家河组中铝土矿的发育特征及其对构造活动的响应[J];岩石学报;2011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陆廷清;黄勇;;四川盆地中部上三叠统须家河组砂岩段沉积环境分析[A];中国古生物学会第26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黄世伟;张廷山;王顺玉;陈晓慧;姜照勇;董同武;;赤水地区上三叠统须家河组沉积特征及含气性初探[A];第三届全国沉积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4年
3 鞠魁祥;蓝善先;;南京吕家山中生代层地及Lobatannularia植物化石的发现[A];中国地质科学院南京地质矿产研究所文集(22)[C];1986年
4 赵荣理;;青海玉树地区上三叠统巴塘群的新认识[A];青藏高原地质文集(10)——“三江”地层·古生物[C];1982年
5 李尚林;王根厚;刘玉才;马伯永;赵军;杨补旺;;藏北比如县南牙乡玛双布发现上三叠统波里拉组震积事件沉积[A];“十五”重要地质科技成果暨重大找矿成果交流会材料四——“十五”地质行业重要地质科技成果资料汇编[C];2006年
6 ;四川盆地大川中合川—安岳地区须家河组天然气勘探成果[A];2009年度中国地质科技新进展和地质找矿新成果资料汇编[C];2009年
7 高晓辉;陶士振;朱如凯;袁选俊;;四川盆地中部上三叠统须家河组连续型致密砂岩气地质特征[A];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3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8 刘永生;杨小平;周哲;李朝柱;;浑善达克沙地及其毗邻地区稀土元素与物源分析[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二○○三学术论文汇编·第三卷(地球环境·工程地质与灾害)[C];2003年
9 徐明华;刘定锦;朱敏;张华军;蒙杉;;三维纵波裂缝检测技术预测川西南部须家河组须二段储层[A];中国地球物理第二十一届年会论文集[C];2005年
10 公言杰;邹才能;陶士振;;四川盆地须家河组“连续型”大气区形成、分布与评价[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七届年会论文集[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峰;川东北地区上三叠统须家河组层序岩相古地理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1年
2 金惠;川中地区上三叠统须家河组层序地层与有利储集砂体分布预测[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0年
3 戴朝成;四川前陆盆地须家河组层序充填样式与储层分布规律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1年
4 库丽曼·木沙太;川中地区上三叠统须家河组四段气藏成藏机理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7年
5 李华启;四川盆地西部上三叠统须家河组层序地层学及沉积体系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2003年
6 曹红霞;鄂尔多斯盆地晚三叠世沉积中心迁移演化规律研究[D];西北大学;2008年
7 陈杨;川西晚三叠世前陆盆地的形成演化过程及油气勘探意义[D];成都理工大学;2011年
8 陈桂菊;川西地区上三叠统油气储层控制因素及评价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7年
9 王峰;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延长组沉积、层序演化及岩性油藏特征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7年
10 肖玲;川南须家河组低渗透储层特征及测井预测[D];成都理工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林良彪;川西前陆盆地上三叠统须家河组沉积相及岩相古地理演化[D];成都理工大学;2005年
2 程立雪;广元地区上三叠统须家河组沉积体系与层序地层学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1年
3 王大洋;川西前陆盆地上三叠统须家河组沉积体系及层序地层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0年
4 王文之;川南观音场~瓦市地区上三叠统须家河组储层特征及有利区带预测[D];成都理工大学;2010年
5 胡丽;四川盆地大川中地区上三叠统须家河组地震沉积学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1年
6 陈彦庆;川东北地区上三叠统须家河组储层特征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1年
7 李敏;孝泉—新场地区上三叠统须家河组四段储层特征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1年
8 金龙;川西坳陷中段上三叠统须家河组天然气成藏特征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0年
9 黄世伟;赤水及邻区上三叠统须家河组沉积及含气特征探讨[D];西南石油学院;2005年
10 余承玲;四川盆地中西部地区上三叠统须家河组碎屑岩储层特征及成岩作用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彤 李静;川西坳陷上三叠统气水分布课题完成[N];中国石化报;2006年
2 记者 周泽山特约记者 李宽宇;四川盆地须家河组开发见成效[N];中国石油报;2007年
3 王安雄 尹彤 罗啸泉;川西上三叠统大中型气田探明在望[N];中国石化报;2003年
4 张学斌 帅利成;川东北须家河组首获工业气流[N];中国石化报;2006年
5 黎家盆;须家河组研究取得丰富成果[N];中国石化报;2003年
6 罗文;可显著提高整体评价精度[N];中国石化报;2008年
7 记者 周泽山;四川油气田“聚焦”须家河组储层[N];中国石油报;2006年
8 记者 周泽山;四川油气田打响“须家河”攻坚战[N];中国石油报;2006年
9 周泽山 通讯员 李宽宇;广安气田须家河组气藏试采初判潜力较大[N];中国石油报;2007年
10 周泽山 记者 杨晓;新“气王”勘探快马加鞭[N];四川日报;2006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