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李晓储,黄利斌,孙罗春,范科双,杜晓祥,金一平,吕剑南,华自忠,卢洪霖,孙成志,谢国恩;杉木短轮伐建筑材优良种源选择研究[J];江苏林业科技;1993年03期 |
2 |
陈鉴朝;湿地松建筑材的材性与利用[J];广东林业科技;1995年04期 |
3 |
吴际友;湿地松纸浆材与建筑材优良家系选择与应用技术研究[J];湖南林业;1998年05期 |
4 |
龙应忠,吴际友,童方平,余格非,艾文胜;火炬松纸浆材和建筑材密度管理技术与生长效应的研究[J];林业科技通讯;2000年02期 |
5 |
;苏联沙漠造林的新树种—“和平”树[J];林业实用技术;1959年29期 |
6 |
赵科研;张庆发;陶桂荣;李建明;;红松不同种源材质性状试验初报[J];林业勘查设计;2009年02期 |
7 |
盛国星;杉木地理种源材性评估[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1996年02期 |
8 |
乔玉玲,王桂岩,秦光华,马丙尧;美洲黑杨PE-19-66、S.307-26材性测试报告[J];山东林业科技;2004年05期 |
9 |
丁贵杰,周政贤;马尾松不同造林密度和不同利用方式经济效果分析[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1996年02期 |
10 |
童方平,龙应忠,吴际友,余格非,茹正忠,魏柏松,许业洲;我国主要立地火炬松纸浆材、建筑材林合理轮伐期的研究[J];林业科技通讯;1997年11期 |
11 |
李梦,郎广林,王培华,张少莉,吴俊民;长白落叶松人工林建筑材林分经营模型微机系统[J];林业勘查设计;1997年04期 |
12 |
高金辉,张厚良;红松建筑材种源选择试验[J];林业科技开发;2004年02期 |
13 |
柯曙华,王传贵,刘秀梅,訾兴中;梓树材性及用途[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1994年03期 |
14 |
宋云民,黄铨,黄永利;湿地松家系生长和材性遗传变异分析[J];林业科学研究;1995年06期 |
15 |
刘盛全,鲍甫成;我国杨树人工林材性与加工利用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J];木材工业;1999年03期 |
16 |
江泽慧,刘君良,覃道春,杨霞;相思类树种木材的资源、材性与加工利用[J];木材工业;2002年06期 |
17 |
黄衍庆;;林分密度对木麻黄人工林木材性质的影响[J];亚热带农业研究;2006年04期 |
18 |
林金国;徐永吉;陆继圣;陈慈禄;陈金明;;伴生树种对人工林木荷材性的影响[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2期 |
19 |
林秀芳;林金国;王水英;陈慈禄;;纯林和混交林中拟赤杨材性的比较分析[J];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2008年01期 |
20 |
魏新莉;刘君;;热处理对杨木铅笔板材性的影响[J];林业机械与木工设备;2010年07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