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肾上腺素能受体学说中几个问题的看法
【摘要】:关于肾上腺素能受体学说的文章,国内外近来发表很多,许多方面已经基本定型,所以有一些图表多是由原始资料辗转引用,本文所述Thal.A.P“休克”一书关于β受体作用的表系转引Goodman,L.S的“临床治疗药理学基础”一书,但转引有误,此后有一些作者又自“休克”转引,以致以讹传讹,最近出版的该书中译本23对原文错误亦未加注纠正,而且还添加了新的错误(如冠状动脉受体类型栏内只有α型,而无β型),这也说明不加批判的引用洋人的东西,有时是会上当的。
|
|
|
|
1 |
蒋镜铭;;受体学说的理论基础及其在临床的应用[J];天津医药;1974年05期 |
2 |
谢惠民;;受体、受体学说和肾上腺素能受体[J];中国医刊;1984年10期 |
3 |
李华泰;;心血管α和β受体兴奋剂的临床应用[J];现代诊断与治疗;1990年02期 |
4 |
张季平;;肾上腺素能受体的三种类型[J];国外医学.内科学分册;1977年08期 |
5 |
;槲皮素的排痰作用及其与β-肾上腺素能受体效应的关系[J];中医杂志;1976年10期 |
6 |
姜东林;姜升阳;孙钧铭;许婷姝;;β3肾上腺素能受体的心血管调节与信号转导[J];中国微循环;2008年01期 |
7 |
金恩波;;受体学说的理论基础及其在临床的应用[J];青海医学院学报;1978年01期 |
8 |
徐清美;;α-和β-肾上腺素能受体兴奋剂及环磷酸腺甙对表皮代谢的作用[J];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1983年01期 |
9 |
尚钫;心脏的β—肾上腺素能受体[J];山东医药;1986年03期 |
10 |
赵晓燕;李妮娜;;多巴胺和去甲肾上腺素治疗休克的最新比较研究[J];心血管病学进展;2010年05期 |
11 |
肖光华;吴敏;;抽动障碍中医证型与血清单胺类物质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中医急症;2009年05期 |
12 |
韩京;冉新泽;艾国平;粟永萍;;去甲肾上腺素促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的研究[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9年23期 |
13 |
谢文杰,肖文星,宾建平,谢晋国,查道刚,刘伊丽;对比超声定量评价肾髓质血流灌注[J];第一军医大学学报;2005年07期 |
14 |
高景利;李晓岚;王爱田;;多巴胺和去甲肾上腺素对感染性休克患者肾灌注的影响[J];河北医药;2008年08期 |
15 |
冯敏;孙荣青;;肾上腺素多巴酚丁胺对脓毒性休克肾功的影响[J];医药论坛杂志;2009年12期 |
16 |
阮金秀;董立春;;高压液相色谱电化学检测鼠脑儿茶酚胺浓度[J];军事医学科学院院刊;1988年01期 |
17 |
苏树伊;郭淑琪;卢运洋;韩冠钰;;二羟基苯丝氨酸对大鼠电针镇痛的影响及肾上腺素能受体作用分析[J];针刺研究;1989年Z1期 |
18 |
汪亚玲,王胤佳,邢豫宾,李超;去甲肾上腺素对脓毒性休克患者胃肠功能的影响[J];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2003年01期 |
19 |
李炳源,黄慧伟,黄彦,李新玲,邱一华;高效液相色谱电化学检测生物样品中儿茶酚胺的研究[J];南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05年03期 |
20 |
常爱武;吴予明;吴拥军;冯建飞;张洪权;;24小时尿儿茶酚胺在儿童神经母细胞瘤早期诊断中的价值[J];临床荟萃;2005年23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