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褪黑素对人淋巴细胞姐妹染色单体交换和增殖指数的影响

刘莉  王永明  
【摘要】:目的 :观察褪黑素对体外培养人外周血淋巴细胞的姐妹染色单体交换(SCE)和细胞增殖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以33.4μg/L的丝裂霉素(MMC)为阳性对照 ,0.5%乙醇为阴性对照 ,用0.01,0.10,1.00mmol/L褪黑素分别预处理细胞后37℃±1℃体外培养72h ,观察褪黑素处理组及丝裂霉素加褪黑素处理组细胞的SCE频率和淋巴细胞增殖指数。结果 :单独用0.01,0.10,1.00mmol/L褪黑素处理组的SCE频率与空白对照组比较 ,未见有统计学意义 ,而丝裂霉素加不同浓度褪黑素处理组的SCE频率与阳性对照丝裂霉素处理组比较差别有显著性 ,呈明显降低。淋巴细胞增殖指数只有1.00mmol/L褪黑素处理组较空白对照组明显降低。结论 :褪黑素无遗传毒性 ,而且在超生理浓度时具有抗诱变作用 ,并对细胞增殖动力学有一定影响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胡方靖;武军驻;;pIHsp65GM的构建及其对结核杆菌感染小鼠的保护[J];免疫学杂志;2011年08期
2 朱玲;吴德峰;王永庆;刘承宜;;低强度半导体激光照射调节成纤维细胞时钟基因表达[J];中国激光;2011年08期
3 ;[J];;年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11 ;[J];;年期
12 ;[J];;年期
13 ;[J];;年期
14 ;[J];;年期
15 ;[J];;年期
16 ;[J];;年期
17 ;[J];;年期
18 ;[J];;年期
19 ;[J];;年期
20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石琼;孙儒泳;张崇理;许荣昆;;人体中褪黑素的生理作用[A];中国动物科学研究——中国动物学会第十四届会员代表大会及中国动物学会65周年年会论文集[C];1999年
2 孙凤艳;凌祥;李学君;潘柏申;;褪黑素的神经元保护作用及其机制研究[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下册)[C];1999年
3 杨唐斌;熊江辉;聂捷琳;李莹辉;;氧化应激条件下褪黑素的细胞保护作用[A];第五届全国自由基生物学与自由基医学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0年
4 魏伟;沈玉先;徐叔云;;褪黑素对炎症免疫反应的影响及其机制[A];第七届中国抗炎免疫药理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0年
5 李经才;王芳;徐峰;;松果腺和褪黑素与机体老化的关系[A];全国时间生物医学学术座谈会论文汇编[C];2001年
6 徐峰;王芳;李经才;;褪黑素睡眠调节作用的神经机制[A];中国生理学会肥胖的临床与基础暨神经免疫内分泌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3年
7 张敏;杨雄里;;褪黑素对大鼠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甘氨酸电流的增强作用[A];中国神经科学学会第六届学术会议暨学会成立十周年庆祝大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8 吴铭权;余晓俊;陈良恩;韦京豫;;睡眠剥夺对大鼠松果体褪黑素含量的影响[A];中国生理学会第六届应用生理学委员会全国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3年
9 黄海;平勇;杨雄里;;褪黑素对鲫鱼视网膜ON型双极细胞的调制[A];中国神经科学学会第六届学术会议暨学会成立十周年庆祝大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10 凌瑞琴;;生物钟障碍关系睡眠与衰老的研究[A];2006年中国睡眠研究会第四届学术年会知识更新讲座[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侯尚伟;褪黑素对海马CA1神经元外向延迟整流钾电流的作用及其机制[D];复旦大学;2004年
2 王英娟;褪黑素合成酶基因对烟草和贯叶连翘的转化及转基因植株抗氧化能力的增强[D];西北大学;2008年
3 黄欣;神经粘附分子CHL1在神经干\前体细胞发育中的功能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08年
4 苑晓晨;褪黑素对IL-lβ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通透性的影响[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1年
5 吴旋;基因工程化胚胎干细胞用于AD治疗的基础实验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0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毅;褪黑素修饰超氧化物歧化酶及其性质的初步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2 徐军;褪黑素对大鼠生理昼夜节律的影响[D];苏州大学;2001年
3 王金志;褪黑素对大鼠下丘脑视交叉上核神经元自发放电的影响[D];苏州大学;2001年
4 杜玉珍;光照对SCN及淋巴细胞中钟相关基因昼夜表达节律的影响[D];苏州大学;2002年
5 秦旺华;血液流变学模式系统中的羰基应激和去羰基应激[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6 林丹;褪黑素对成年大鼠脑细胞的影响及其与学习记忆的关系[D];广西医科大学;2005年
7 李炜;巨噬细胞释放超氧阴离子和一氧化氮的调控机理[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8 王建和;褪黑素单克隆抗体的制备、鉴定及初步应用[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9 王国权;褪黑素受体在胎脑中的分布[D];第二军医大学;2000年
10 魏建恩;松果体及其褪黑素对大鼠下丘脑CRH神经元的影响[D];福建医科大学;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晓康;如果没有光 人体的昼夜节律是25小时[N];中国医药报;2000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