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基于地理加权回归模型的新疆地区PM_(2.5)遥感估算

付宏臣  孙艳玲  景悦  
【摘要】:为了研究2016年新疆地区近地面PM_(2.5)浓度的时空分布,利用MODIS/Terra 10 km AOD数据和气象数据,结合卫星过境时地面监测的PM_(2.5)数据,采用地理加权回归的方法,构建了新疆地区PM_(2.5)遥感反演模型.结果表明:基于地理加权回归模型反演所得地面PM_(2.5)浓度相关系数R2为0.87,优于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0.78.在时间上,新疆地区PM_(2.5)浓度2016年1月份最高,为132.07μg/m3,3月份次之,达到113.22μg/m3,9月份最低,为28.55μg/m3;在空间上,总体来看2016年新疆喀什、和田以及库尔勒北部地区PM_(2.5)浓度较高,采暖季乌鲁木齐市附近PM_(2.5)浓度明显升高.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5条
1 付宏臣;孙艳玲;景悦;;基于地理加权回归模型的新疆地区PM_(2.5)遥感估算[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年01期
2 邵彦川;王江浩;葛咏;;基于地理加权回归克里金的中国PM_(2.5)浓度空间制图方法[J];遥感技术与应用;2018年06期
3 宋挺;黄君;严飞;吴蔚;;无锡市MODIS气溶胶光学厚度与PM_(2.5)质量浓度的相关性分析[J];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2015年01期
4 陈飞龙;王召海;王其新;;济南市MODIS气溶胶光学厚度和PM_(2.5)浓度的特征及相关性分析[J];鲁东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年01期
5 王泽斌;邹滨;邱永红;陈璟雯;;中国气溶胶光学厚度与PM_(2.5)时空关联的地理学特征[J];遥感信息;2016年06期
6 王家成;朱成杰;朱勇;陈曙光;;北京地区多气溶胶遥感参量与PM_(2.5)相关性研究[J];中国环境科学;2015年07期
7 何秀;邓兆泽;李成才;刘启汉;王美华;刘晓阳;毛节泰;;MODIS气溶胶光学厚度产品在地面PM_(10)监测方面的应用研究[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2期
8 夏志业;刘志红;王永前;陈洪滨;孙明江;焦露;;MODIS气溶胶光学厚度的PM_(2.5)质量浓度遥感反演研究[J];高原气象;2015年06期
9 袁兴程;杜娟;;徐州市大气颗粒物PM_(10)与PM_(2.5)污染水平分析[J];广东化工;2016年22期
10 葛琳琳;郑元铸;涂圣锋;朱京科;王俏丽;王向前;李素静;李伟;;温州市PM_(2.5)中水溶性离子污染特征及来源分析[J];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2017年01期
11 侯贻菊;刘延惠;闫国华;赵文君;;城市森林对PM_(2.5)的控制作用研究进展[J];贵州林业科技;2016年04期
12 张婷;曹军骥;刘随心;;宝鸡市PM_(2.5)中水溶性离子组分污染特征及来源分析[J];地球环境学报;2017年01期
13 贺晋瑜;燕丽;雷宇;王慧丽;汪旭颖;丁哲;;京津冀地区燃煤锅炉PM_(2.5)减排潜力分析[J];中国环境科学;2017年04期
14 关莹;何伟轩;孙昊;许昂;;室内外细颗粒物PM_(2.5)的实测与模拟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6年52期
15 吴雨华;王媛;朱娜;秦阳;;长春春季PM_(2.5)及其水溶性离子特征分析[J];环境污染与防治;2017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车慧正;杨志峰;张小曳;张晓春;周怀刚;魏垚;;北京及周边地区大气气溶胶光学厚度及其与PM_(10)浓度之间的关系[A];第十届全国气溶胶会议暨第六届海峡两岸气溶胶技术研讨会摘要集[C];2009年
2 段佳鹏;胡柯;李蒲;钟章雄;唐经礼;;武汉秋季典型堆积污染过程PM_(2.5)中水溶性离子特征分析[A];2016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三卷)[C];2016年
3 刘红霞;肖文胜;占长林;张家泉;姚瑞珍;曹军骥;郑敬茹;;黄石大气PM_(10)中水溶性离子分布特征与来源分析[A];第十二届全国气溶胶会议暨第十三届海峡两岸气溶胶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5年
4 钟章雄;陈怡;叶飞;唐经礼;田建军;;武汉市PM_(2.5)中有机碳元素碳含量变化特征分析[A];2015年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二卷)[C];2015年
5 苏慧;刘珊;任明忠;李杰;;室内空气中PM_(2.5)浓度与水溶性离子特征研究[A];2015年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二卷)[C];2015年
6 刘艳菊;张美根;张仁健;陈红岩;张婷婷;;2009年春季大气PM_(2.5)、黑碳和有机碳浓度变化特征[A];第十届全国气溶胶会议暨第六届海峡两岸气溶胶技术研讨会摘要集[C];2009年
7 孙志洪;;有机酸对土壤重金属活性以及对PM_(2.5)的制约[A];河北省环境科学学会六届三次常务理事会暨贯彻落实清洁生产促进法提升清洁生产审核能力和质量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8 魏秀丽;高闽光;刘建国;刘娜;徐亮;童晶晶;金岭;;气溶胶PM_(2.5)中硫酸根离子的FTIR定量分析[A];2013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四卷)[C];2013年
9 林国鑫;陈小利;郑岩峰;黄建华;;湿式电除尘器——应对PM_(2.5)超低排放新武器[A];第十五届中国电除尘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3年
10 郦祝海;刘含笑;郭峰;余顺利;;促进PM_(2.5)凝并技术及研究进展[A];第十五届中国电除尘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云峰;泉州市大气PM_(2.5)化学组成特征及铅锶同位素示踪研究[D];华侨大学;2017年
2 赵阳;南昌市大气PM_(2.5)污染特征与来源解析研究[D];华侨大学;2017年
3 古金霞;天津市区PM_(2.5)污染特征及灰霾等级评价方法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4 张建强;基于稳定碳同位素质量平衡模型的空气颗粒物(PM_(10))源解析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3年
5 孙丰宾;北京森林生态系统对PM_(2.5)等颗粒物的干湿沉降过程及其模型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6年
6 张帆;武汉大气PM_(2.5)的化学特性及其在典型灰霾过程中的污染特征[D];武汉大学;2014年
7 唐敏;驻极体过滤材料对PM_(2.5)过滤性能的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6年
8 杨凌霄;济南市大气PM_(2.5)污染特征、来源解析及其对能见度的影响[D];山东大学;2008年
9 雷晓宁;PM_(2.5)和黑碳的个体暴露水平及其健康损伤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8年
10 胡泓达;利用气溶胶光学厚度遥感数据估算PM_(2.5)浓度的时空回归克里金方法[D];武汉大学;201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加恒;济南市PM_(10)污染特征及气溶胶光学厚度反演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
2 武菁;河北平原区城市气溶胶光学厚度与基于PM_(10)的空气污染指数关系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3 肖璐;应用贝叶斯最大熵和地理加权回归方法研究我国沿海和内陆PM_(2.5)时空分布[D];浙江大学;2018年
4 刘慧灵;南京市PM_(2.5)化学特征及对A549细胞的毒性效应[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8年
5 王蛟男;PM_(2.5)暴露与老年人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的关联性研究[D];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8年
6 王祎鑫;京津冀地区PM_(2.5)浓度估算与区域传输分析及与土地覆盖的关系[D];南京大学;2016年
7 王健颖;长春市大气中PM_(2.5)污染来源区域的时空变化特征[D];吉林大学;2018年
8 杨乐;长春市PM_(2.5)中EC/OC的污染特征分析[D];吉林大学;2018年
9 贾丽娜;PM_(2.5)双通道粉尘检测仪的设计研究[D];沈阳工程学院;2018年
10 秦思达;基于Models-3/CMAQ模式的辽宁省大气污染特征及PM_(2.5)区域传输研究[D];辽宁大学;201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昊 黄慧诚;31微克! 广东PM_(2.5)年均浓度创新低[N];中国环境报;2019年
2 本报记者 张林霞;江西去年PM_(2.5)平均浓度38微克[N];中国环境报;2019年
3 本报记者 郭文生 见习记者 任效良;PM_(2.5)浓度同比上升47.3%[N];中国环境报;2017年
4 记者 张鸣岐;PM_(2.5)年均浓度60微克/立方米[N];天津日报;2017年
5 通讯员 沈吉 陈傲昂;2016年市区PM_(2.5)下降幅度全省第一[N];湖州日报;2017年
6 本报记者 黄晓娜 通讯员 惠环宣;专家:臭氧应与PM_(2.5)结合治理[N];惠州日报;2017年
7 本报记者 邹春蕾;2016年全国PM_(2.5)浓度降6%[N];中国电力报;2017年
8 记者 郑东岩 通讯员 赵晶;PM_(2.5)监测有了“显微镜”“追踪器”[N];德州日报;2017年
9 赵冬梅;下半年加强PM_(2.5)和臭氧治理[N];中国环境报;2017年
10 记者 申敏夏;研究揭示北京地区PM_(1.0)中含碳气溶胶来源[N];中国气象报;2017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