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我国省际高质量发展水平测度

李瑶  李磊  刘俊霞  
【摘要】:文章基于新发展理念,构建中国省际高质量发展指标评价体系,运用面板熵值法测度2000—2017年我国30个省份的高质量发展水平,借助核密度估计与基尼系数方法分析我国省际高质量发展的区域差距及其动态演进。研究发现:全国以及东、中、西部地区的高质量发展水平不断提升,其中东部地区显著高于中部和西部地区;我国省际高质量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呈“倒U”型关系,表明我国“数量型”增长与“质量型”发展之间存在明显脱节;2008年以后,我国省际高质量发展的总体差异逐渐缩小,东部地区内部差异最大,中部地区内部差异表现为先降后升,西部地区内部差异则相对稳定。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7条
1 陈浩;刘培;刘定平;;基于经济高质量发展理念的产业与就业协同发展水平测度[J];统计与决策;2021年08期
2 李杨;张颖莉;;广州绿色化发展水平测度及问题研究[J];探求;2022年04期
3 崔俊富;陈金伟;;中国省域协调发展水平测度研究[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年05期
4 杨富强;;“一带一路”沿线省份对外开放水平测度[J];区域治理;2019年37期
5 陈长江;;江苏高质量发展水平测度与提升策略[J];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年03期
6 袁东文;李翠林;马红涛;;乌鲁木齐城市休闲化水平测度及影响因素分析[J];新疆职业大学学报;2021年04期
7 祝尔娟;何皛彦;;京津冀协同创新水平测度与提升路径研究[J];河北学刊;2020年02期
8 高雯;;云南省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测度[J];中国集体经济;2022年21期
9 化祥雨;;浙江县域高质量发展水平测度及对策研究[J];浙江经济;2021年02期
10 曾浩;饶如梦;张丽;;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水平测度及提升路径研究[J];科技创新与生产力;2020年06期
11 原欣欣;;信息化水平测度对河南省经济发展的影响[J];现代营销(学苑版);2011年03期
12 李宝新;郝梓壮;;我国省际高质量发展水平测度研究[J];统计理论与实践;2022年05期
13 杨柳;;云南省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测度与评价[J];西部金融;2021年11期
14 刘玉婉;伍旭中;;2015—2020年合肥都市圈生态效率水平测度与提升研究[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年03期
15 王姗姗;王莹;魏遥;;农产品物流与经济耦合协调发展水平测度研究[J];物流工程与管理;2021年07期
16 宋娜;;中国共同富裕发展水平测度及创新发展研究[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22年08期
17 叶懿安;陈婷;张磊;蒋晓威;于露;;环境公共服务水平测度与差异化分析——以泰州市为例[J];环境保护科学;2019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余茂辉;王哲;李国成;;安徽省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水平测度与评价[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三卷)[C];2010年
2 梅林;李鹃;;东北地区城乡统筹发展水平测度及空间格局分析[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3 宋茉莉;;关于打破西部地区贫困状况的思考[A];“社会学与贵州‘十一五’社会发展”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第四届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5年
4 盛毅;;强化主导和参与:西部地区政府提升科技创新能力的途径[A];中国经济规律研究会第23届年会暨第2届全国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13年
5 郑建;;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从人口、资源、环境分析中国东、西部地区的可持续发展[A];现代地理科学与贵州社会经济[C];2009年
6 龚春芳;;从“和平崛起”引发对西部地区崛起的思考[A];西部发展的理论与实践[C];2004年
7 杨娜;;加快西部地区经济增长的金融对策研究[A];金融在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的作用——陕西省金融学会第十九届金融征文获奖论文集[C];2011年
8 郭俊芳;吕之望;武拉平;;西部地区兔产业发展SWOT分析[A];第三届(2013)中国兔业发展大会会刊[C];2013年
9 钱维宏;;西部地区开发过程中的水资源、环境和灾害问题[A];西部大开发 科教先行与可持续发展——中国科协2000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0年
10 李平安;;西部地区要加快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A];陕西省经济学学会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80周年暨第21次年会论文集[C];2001年
11 雷晓凌;刘柱;陈琳;;西部地区十二省市的主要产品的比较优势分析[A];西部开发与系统工程——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第12届年会论文集[C];2002年
12 高孝堂;;对改善西部地区投资环境的理性思考[A];讨论“三个代表”哲学思考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13 朱希刚;李澜;;西部地区统筹城乡发展的思考[A];论城乡统筹发展与政策调整——城乡统筹发展与政策调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14 侯军岐;卢东宁;费振国;李平;;论西部地区城乡统筹协调发展[A];论城乡统筹发展与政策调整——城乡统筹发展与政策调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15 叶文辉;姚永秀;;论国家对西部地区的援助与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A];2004中国区域经济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16 张智;廖足良;;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与水资源保护及利用[A];中国城市建设与环境保护实践——城市建设与环境保护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7年
17 胡鞍钢;温军;吴群刚;常志霄;;西部开发的新模式与新原则[A];国情报告(第三卷 2000年(下))[C];2012年
18 李丽;张容刚;;建立西部地区后天禀赋的紧迫性及其途径[A];陕西省经济学学会第20次年会暨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19 吴群刚;;从比较优势到竞争优势:构建西部地区可持续的产业发展能力[A];国情报告(第四卷 2001年(下))[C];2012年
20 吴群刚;;制肘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十大结构问题[A];国情报告(第四卷 2001年(上))[C];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沙利杰;信息化水平测度及其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2 许慧玲;信息化水平测度及对区域经济增长影响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8年
3 王晨佳;西部地区产品内分工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4 刘传岩;西部地区开放型经济发展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3年
5 马丽;环境规制对西部地区资源型产业竞争力影响研究[D];兰州大学;2015年
6 韩雪梅;西部地区3E系统协调发展研究[D];兰州大学;2015年
7 贾冀南;中国西部地区经济增长的人力资本集聚机制[D];河北大学;2009年
8 张雪梅;中国西部地区产业生态化的发展路径研究[D];兰州大学;2009年
9 逯进;西部地区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D];兰州大学;2006年
10 曹邦英;产业集群成长与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研究[D];四川大学;2006年
11 陈飞;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影响因素及效应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13年
12 李志翠;我国西部地区承接区际产业转移的效应研究[D];中央财经大学;2015年
13 刘刚;“一带一路”战略下中国西部对外开放路径选择[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16年
14 马长有;中国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金融支持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15 张强;产业集聚、空间溢出与西部地区经济效率[D];重庆大学;2015年
16 冯振环;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脆弱性与优化调控研究[D];天津大学;2003年
17 金玮;西部制度变迁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研究[D];西北大学;2008年
18 王小宁;环境规制对西部地区经济增长与公众健康影响的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9年
19 李进明;台商投资大陆西部地区意愿与影响因素分析[D];西南财经大学;2008年
20 洪音;中国西部地区国家级开发区产业定位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万帆帆;甘肃省绿色经济发展水平测度及时空差异研究[D];兰州财经大学;2019年
2 郑莉文;陆岛共享发展水平测度与提升策略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9年
3 刘聪;山东半岛四化协调发展研究及对策[D];华中师范大学;2018年
4 魏艳艳;中国省级高质量发展水平测度研究[D];河南大学;2020年
5 杜欣;中国“四化”协同发展水平测度与区域差异研究[D];兰州大学;2015年
6 王红丽;辽宁沿海经济带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测度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3年
7 杨洋;中原经济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测度及时空格局研究[D];河南大学;2017年
8 苗思佳;西部地区绿色发展水平测度及时空差异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21年
9 汤宇威;海南经济特区市场化水平测度和评价[D];海南大学;2016年
10 盖克鹏;西部地区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2009年
11 陈敏敏;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测度及空间非均衡研究[D];山东财经大学;2020年
12 束笛;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经济周期差异性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2年
13 农艳春;论生产力移植与西部地区跨越式发展[D];广西师范大学;2006年
14 郭婧;西部地区人力资本结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D];云南大学;2015年
15 郑小庆;西部地区产业内生发展研究[D];西北大学;2013年
16 刘伯凯;西部地区特色产业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2011年
17 郝丽娟;西部地区高等职业教育与经济产业的适应性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5年
18 王勋;科学发展观视域下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问题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2014年
19 朱莉;西部地区城乡一体化模式选择及其实现途径[D];西北大学;2008年
20 高晓秋;论西部地区民营经济的发展与对策[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冯涛马晓芳;500强地域分布趋于均衡[N];宁夏日报;2008年
2 本报记者 侯露露 钱伟 刘先云;怎么看中西部地区的“快”[N];人民日报;2009年
3 记者 赵承 孙玉波;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1%[N];新华每日电讯;2001年
4 记者 张守营;西部地区内生发展能力依然不足[N];中国经济导报;2013年
5 本报记者 靖雯;西部地区引资缘何快速增长[N];国际商报;2021年
6 记者 常理;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步入快车道[N];经济日报;2012年
7 南方日报记者 牛思远;鼓励西部地区特色优势产业发展[N];南方日报;2014年
8 本报记者 张凡;西部地区对外开放当用好大平台[N];中国贸易报;2019年
9 国务院西部开发办经济社会组;西部地区应积极发展特色优势产业[N];国际商报;2006年
10 记者 陈新年;支持西部地区加快建设[N];珠海特区报;2021年
11 西北大学中国西部经济发展研究院院长 任保平 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 李梦欣;西部地区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模式选择[N];社会科学报;2021年
12 拓兆兵;西部地区科技创新要鼓足信心[N];经济日报;2021年
13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史晓露 张明海;“我们十分看好和中国西部地区的合作”[N];四川日报;2021年
14 本报记者 陈慧;面对产业转移,西部地区准备好了吗?[N];中国应急管理报;2022年
15 本报记者 马梅若;筹谋“双碳” 西部地区如何寻找新优势[N];金融时报;2022年
16 西北大学中国西部经济发展研究院院长 任保平;西部地区基本实现现代化的路径[N];中国社会科学报;2022年
17 记者 荆文娜;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 促进西部地区调结构优布局强特色[N];中国经济导报;2021年
18 记者 罗静雯;全面融入共建“一带一路” 努力在西部地区带头开放带动开放[N];重庆日报;2021年
19 MEB记者 夏小禾;新版西部地区鼓励类产业目录出台 进一步支撑科技自立自强[N];机电商报;2021年
20 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石鑫;新疆新增56条西部地区鼓励类产业条目[N];新疆日报(汉);2021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