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气体水合物生成条件的理论计算

刘文倩  张启  吕灿仁  郑宗和  王怀信  
【摘要】:以统计热力学为基础,建立了气体水合物生成条件——分解压力和分解温度的理论计算方法,并对7种以CFC替代工质为蓄冷媒的气体水合物的生成条件进行计算.计算结果与文献报道的实验数据比较吻合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雷怀彦,王先彬,郑艳红,张中宁,周晓峰;天然气水合物地质前景[J];沉积学报;1999年S1期
2 谢应明 ,梁德青 ,郭开华 ,樊栓狮 ,顾建明 ,陈晶贵;气体水合物蓄冷技术研究现状与展望[J];暖通空调;2004年09期
3 吕树申,王世平,邓颂九;气体水合物蓄冷技术[J];节能技术;1995年04期
4 蔡毅,王世平;R141b 气体水合物蓄冷过程现象与机理分析[J];暖通空调;1998年01期
5 吕树申,王世平,邓颂九;R134a 气体水合物蓄冷实验研究[J];制冷学报;1998年02期
6 苏光陆;;看不见的危险——气体水合物[J];海洋世界;2007年05期
7 吕树申,王艺平,张正国;气体水合物蓄冷技术的应用前景[J];水利电力施工机械;2000年02期
8 张远平,吕树申,高学农,王世平;气体水合物蓄冷技术的实验研究[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年02期
9 谢应明,郭开华,梁德青,樊栓狮,顾建明,陈晶贵;气体水合物垂直换热管外融冰快速成核与静态渗透生长[J];中国科学B辑;2004年05期
10 吕树申,李芳明,王世平;气体水合物蓄冷技术的应用前景[J];流体机械;1998年08期
11 孙萍;天然气水合物:21世纪的资源?[J];海洋地质动态;2000年07期
12 刘文倩,张启,吕灿仁;气体水合物蓄冷过程的特性研究[J];制冷学报;1998年01期
13 林怡辉,王世平;气体水合物蓄冷技术的研究动态及发展方向[J];江汉石油学院学报;2000年01期
14 谢应明,梁德青,郭开华,樊栓狮,顾建明,黄犊子,李明川;四氢呋喃水合物换热管外结晶分解动力学研究[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2005年03期
15 吕树申,王世平,林培森;气体水合物蓄冷技术研究报告之一——发展概况[J];制冷;1994年01期
16 马荣生,孙志高,樊栓狮,郭开华,王如竹;气体水合物生成条件研究[J];扬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2期
17 郭开华,舒碧芬,张奕,赵永利;HFC134a/HCFC141b混合气体水合物相平衡特性[J];工程热物理学报;1998年04期
18 曾丽,郭开华,赵永利,舒碧芬;二元致冷剂气体水合物相平衡计算[J];工程热物理学报;2000年03期
19 赵永利,郭开华,舒碧芬,葛新石;HFC-152a致冷剂气体水合物结晶过程的实验研究[J];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2002年01期
20 张奕,舒碧芬;R141b和R142b水合结晶动力学特性实验研究[J];甘肃工业大学学报;2003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光进;孙长宇;郭绪强;马庆兰;刘蓓;;气体水合物热/动力学及其应用[A];中国化学会第十五届全国化学热力学和热分析学术会议论文摘要[C];2010年
2 刘昌岭;业渝光;孟庆国;;显微激光拉曼光谱在气体水合物研究中的应用[A];第十六届全国光散射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3 毕月虹;郭廷玮;张亮;;制冷剂气体水合物结晶过程热力学优化[A];中国制冷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4 陈弘;;大洋钻探计划关于气体水合物研究的主要成就[A];海洋地质环境与资源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3年
5 谢应明;刘道平;刘妮;梁德青;郭开华;樊栓狮;;针翅换热管对气体水合物生长过程的强化[A];上海市制冷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6 章学来;李瑞阳;郁鸿凌;;蓄能用气体水合物介质的研究进展[A];大连海事大学校庆暨中国高等航海教育90周年论文集(机电分册)[C];1999年
7 舒碧芬;郭开华;赵佳威;蒙宗信;黄晓;;内置换热/外置促晶式气体水合物蓄冷装置[A];材料科学与工程技术——中国科协第三届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8年
8 张世喜;陈光进;郭天民;;水合物法分离氢气相关动力学研究[A];第三届全国传质与分离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9 谢应明;刘道平;刘妮;梁德青;郭开华;樊栓狮;;蓄冷用四氢呋喃水合物换热管外结晶分解动力学特性[A];中国制冷学会2005年制冷空调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10 林微;陈光进;吴志恺;;表面活性剂促进乙烯水合物的生成[A];第二届全国传递过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王玉新;毛竹活性炭的制备及其应用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2 郝文峰;天然气水合物生成过程及其反应器特性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3 张新军;天然气水合物藏降压开采实验与数值模拟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08年
4 李敏;甲烷、氮、氧及其水合物的高温高压物性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5 梁海峰;多孔介质中甲烷水合物降压分解实验与数值模拟[D];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
6 孙建业;海洋沉积物中天然气水合物开采实验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文洁;气液系统气体水合物生成驱动力初步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2010年
2 梁海雷;液—液系统气体水合物生成驱动力初步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2010年
3 龙飞;气体水合物添加剂性能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4 刘源;气体水合物分子间相互作用及其分解行为的理论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2年
5 韩雪松;直接接触式气体水合物蓄冷特性的理论及实验研究[D];上海海事大学;2004年
6 靳静;加速冰球内气体水合物生成的实验研究及理论分析[D];浙江大学;2006年
7 白小东;海洋深水钻井液水合物抑制剂研究[D];西南石油学院;2005年
8 邱钰文;气体水合物相平衡机理及分离技术[D];中国石油大学;2009年
9 余鹏;HCFC-141b/HFC-134a混合气体水合物蓄、放冷实验研究[D];广州大学;2007年
10 杨岳海;气体水合物的点阵动力学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苗昆;实力和信誉的宣言[N];中国环境报;2001年
2 人民银行山西省屯留县支行职工 周慧虹;你有权消费,但无权浪费[N];工人日报;2008年
3 刘洪来;充满活力的分子热力学[N];中国化工报;2005年
4 胡连荣;“纳米微泡”原理挑战交叉学科[N];大众科技报;2004年
5 本报记者 王小龙;谁能挽救墨西哥湾[N];科技日报;2010年
6 本报记者 董旭霞 通讯员 祝军 漫肃宁;半路冲出个“冠军队”[N];中国石油报;2011年
7 乔聚馥;学生该“-”教师要“+”[N];中国信息报;2000年
8 记者 金涛实习生 杨俊文;湖北三大老龄问题日显突出[N];长江日报;2007年
9 赵匡民 何秀山;“两个第一”是这样创造的[N];连云港日报;2006年
10 记者 许程丽实习生 崔嵬;迎合都市人心理 打造“玩心跳”项目[N];绍兴日报;2007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