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T-IR差谱法测定改性聚苯乙烯组成
【摘要】:本实验利用NICOLET 7199 FT-IR仪器,采用二次扣减法完成了低含量聚丁二烯改性的聚苯乙烯样品组成的定量分析。当苯乙烯含量在90~95%范围以内,标准误差小于±0.3%时,苯乙烯含量相对误差小于1%,丁二烯含量相对误差小于10%。
|
|
|
|
1 |
陈德铨;钟地;杨广;马彬;;苯乙烯和丁二烯中微量杂质对SBS热塑弹性体物性的影响[J];合成树脂及塑料;1987年01期 |
2 |
王兴亚;刘兆威;;丁苯热塑性弹性体的工业开发研究——Ⅰ.线型三嵌段共聚物的合成[J];石化技术与应用;1983年04期 |
3 |
;ABS塑料的老化效应[J];合成材料老化与应用;1972年02期 |
4 |
王文福;;高强度橡胶配方[J];橡胶参考资料;1985年07期 |
5 |
申长江,金关泰;醋酸乙烯与活性聚丁二烯基锂反应机理的探讨[J];应用化学;1986年03期 |
6 |
金海珠,刘振海,徐纪平;不同1、2-含量聚丁二烯及其硅氢加成产物的制备与透气性能的研究[J];膜科学与技术;1992年04期 |
7 |
周长忍,林尚安;聚丁二烯/液晶复合膜的富氧性能研究[J];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1997年S1期 |
8 |
王维,安宁;液体聚丁二烯的环氧化[J];弹性体;1997年02期 |
9 |
;Preparation and properties of neodymium based polybutadiene with narrow relative molecular mass distribution[J];合成橡胶工业;2005年05期 |
10 |
毕磊;高榕;姚薇;黄宝琛;李国栋;冷林松;;改性负载钛催化剂合成丁二烯的聚合动力学[J];青岛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6期 |
11 |
王立颖;廖明义;金美花;耿平;;烯丙基异丁基聚多面体低聚倍半硅氧烷/聚丁二烯纳米杂化材料的合成及表征(英文)[J];合成橡胶工业;2008年05期 |
12 |
高雅;廖明义;金美花;;烯丙基异丁基多面体低聚倍半硅氧烷/聚丁二烯遥爪型纳米杂化材料的制备及表征(英文)[J];合成橡胶工业;2011年04期 |
13 |
黄志光;;用过氧化物硫化的橡胶制品(耐肼的乙丙橡胶活门座)[J];橡胶参考资料;1977年02期 |
14 |
;共轭二烯烃的聚合反应[J];齐鲁石油化工;1978年01期 |
15 |
施美英,张炳玉,赵玉庭,陶婉蓉,沃丁柱,孙安宁;聚丁二烯玻璃纤维增强塑料的耐腐蚀性[J];工程塑料应用;1981年04期 |
16 |
区永和;;改善低压聚乙烯的机械特性[J];广州化工;1983年01期 |
17 |
李虹;金桂萍;许雪梅;周恩乐;;Ni顺—1,4—聚丁二烯结晶的形态结构[J];电子显微学报;1984年04期 |
18 |
陈忠汉,王锦儒,阎春珍;聚丁二烯的链节结构与其氧化性能的关系[J];应用化学;1985年02期 |
19 |
黄宝琛;王树奎;唐学明;;催化剂陈化方式和条件对合成钛系1,2—聚丁二烯的影响[J];青岛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7年03期 |
20 |
Казарян.С.А;沈天培;;加入少量聚丁二烯对氯丁橡胶热稳定性的影响[J];世界橡胶工业;1989年03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