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我国最长的单线越岭隧道——秦岭隧道

杨青  
【摘要】: <正> 在西安~安康铁路线上,我国目前最长的单线越岭隧道——秦岭隧道,已于1994年12月18日先行开工。 秦岭隧道位于陕西境内,西安~安康线青岔车站和营盘车站之间。隧道在此地穿过北秦岭。秦岭岭脊大致成东西分布,主峰海拔2802米,隧道进出口与主峰高差约2000~1800米。 秦岭隧道由两座单线越岭隧道组成,其中Ⅰ线隧道全长18.448公里,Ⅱ线隧道全长18.457公里,埋深达1190米,是我国目前最长的单线越岭隧道,据资料记载,截止到1989年,在世界同类隧道中居第7位,其埋深是全路隧道之冠。 两座隧道基本平行,间距约30米。洞内坡度也基本相同,进洞以11‰上坡,长约14.7公里,然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程思;我国最长的铁路双单线秦岭隧道科研项目合同全部落实[J];中国铁路;1995年10期
2 赵维刚,杨超,杜彦良,沙明元,杜立杰;秦岭隧道TBM机—石界面的界定分析[J];北方交通大学学报;1999年02期
3 路石;秦岭隧道采用隧道掘进机施工的设计考虑[J];铁道建筑;2001年06期
4 ;体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秦岭隧道[J];铁道建筑;2004年05期
5 郑天中;秦岭隧道科研项目论证暨隧道“九五”科研规划研讨会在京召开[J];铁道标准设计;1994年09期
6 李春杰,彭道富;秦岭隧道出口段突涌水特征及对TBM施工的影响[J];现代隧道技术;1998年04期
7 楼文虎;舒磊;;中国第一座特长越岭隧道——西康铁路秦岭隧道[J];铁道工程学报;2005年S1期
8 毕淑娟;刘春:冰心一片在玉壶[J];工程机械与维修;2004年05期
9 何其平;秦岭隧道TBM技术性能比较[J];隧道建设;1997年02期
10 伍振;;小工班长“铺”出大精彩[J];建筑;2008年01期
11 ;兰渝铁路西秦岭隧道在京招标[J];岩土工程界;2008年08期
12 刘旭全;秦岭隧道Ⅱ线进口平导硬岩钻爆技术[J];西部探矿工程;1998年01期
13 刘赪;秦岭隧道建造关键技术[J];中国铁道科学;2003年02期
14 魏南珍,沙明元;秦岭隧道全断面掘进机刀具磨损规律分析[J];石家庄铁道学院学报;1999年02期
15 李际中;秦岭隧道进口端TBM施工情况及对有关问题的认识[J];现代隧道技术;1999年06期
16 ;中天山隧道及其科研[J];铁道建筑技术;2009年11期
17 吴成三;学习海峡隧道的修建经验对秦岭隧道建设方案的看法[J];隧道建设;1994年01期
18 李典璜;西安—安康铁路的隧道建设和技术进步[J];中国铁路;1999年12期
19 苟彪;秦岭隧道Ⅱ线平导进口端有轨运输机械化配套[J];现代隧道技术;1998年04期
20 赖涤泉,朱京国,王在仁,陆晓辉;秦岭隧道Ⅰ线中部多工作面钻爆法施工通风系统的研究与实践[J];现代隧道技术;2000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楼文虎;舒磊;;中国第一座特长越岭隧道——西康铁路秦岭隧道[A];中国铁道工程地质世纪成就论文集[C];2005年
2 刘培硕;梁文灏;;秦岭隧道使用TBM施工的设计问题[A];第一届海峡两岸隧道与地下工程学术与技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1999年
3 许铁力;;秦岭隧道平导进口端钻爆法施工中的通风技术[A];铁路长大隧道设计施工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4 李德武;;秦岭隧道TBM拆卸洞室的稳定性分析[A];第十一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卷[C];2002年
5 范春林;;包西铁路通道冒天山越岭地质选线[A];全国公路工程地质科技情报网2006年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6年
6 方利;;西安南京线东秦岭越岭地区地质选线[A];全国公路工程地质科技情报网2006年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6年
7 孙成智;;南疆铁路吐库段二线中天山越岭段的地质选线[A];全国公路工程地质科技情报网2006年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6年
8 周建军;周建东;谯生有;;秦岭特长隧道洞内精密导线测量[A];铁路长大隧道设计施工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9 马建秦;陈万春;;秦岭隧道岩爆作用的区域动力学背景[A];全国岩土与工程学术大会论文集(下册)[C];2003年
10 梁文灏;刘赪;;铁路特长隧道设计中的几点体会[A];新世纪 新机遇 新挑战——知识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下册)[C];200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毛邦燕;现代深部岩溶形成机理及其对越岭隧道工程控制作用评价[D];成都理工大学;2008年
2 于国新;西康铁路秦岭隧道区岩体结构面分布规律的混沌特征及围岩分级预测[D];北京交通大学;2009年
3 向华;北秦岭—桐柏造山带早古生代多期次变质作用及构造演化[D];中国地质大学;2012年
4 张宏远;北秦岭二郎坪群的结构、演化与区域构造意义[D];中国地质科学院;2006年
5 陈志宏;秦岭造山带东部新元古代热—构造事件及其地质意义[D];中国地质科学院;2005年
6 徐毅;豫西地区内生金属矿床成矿多样性分析与成矿预测[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8年
7 邓昆;鄂尔多斯盆地中央古隆起形成演化与天然气聚集关系[D];西北大学;2008年
8 李永军;花岗岩类地质信息的采集与集成[D];长安大学;2005年
9 郭保健;东秦岭中生代金属矿床组合与成矿规律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明月;秦岭隧道全断面掘进机掘进状况识别分析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2年
2 郭娣;西南岩溶山区汇水条件及其对越岭隧道涌突水的控制作用[D];成都理工大学;2009年
3 李显伟;隧道水害与地质灾害相互作用及综合防治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7年
4 许光宏;秦岭特长隧道维护管理技术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3年
5 朱斌;中压电能传输技术在公路隧道中的应用[D];长安大学;2007年
6 李犇;北秦岭松树沟铬铁矿矿床和铜峪铜矿床地质地球化学与成矿动力学背景[D];西北大学;2010年
7 任军锋;北秦岭(陕西段)古生代构造体制转换研究[D];西北大学;2004年
8 赵霞;北秦岭西段鹦鸽嘴蛇绿混杂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构造意义[D];西北大学;2004年
9 董增产;凤县—两当地区北秦岭构造带地质组成及构造特征[D];西北大学;2009年
10 刘吉洋;全断面岩石掘进机盘形滚刀寿命预测及管理软件开发[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通讯员 黄曦晨;精伊霍铁路天山首条越岭隧道贯通[N];人民铁道;2009年
2 高俊 曾小英;秦岭隧道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N];中国铁道建筑报;2004年
3 记者 高俊 通讯员 孟详连;秦岭隧道获工程勘察金奖[N];中国铁道建筑报;2005年
4 记者 魏定;兰渝铁路西秦岭隧道开工顺利进展迅速[N];陇南日报;2008年
5 张明 李瑛 红刚;兰渝铁路西秦岭隧道电力工程一次送电成功[N];中华建筑报;2009年
6 曹建忠;金牌耀秦岭[N];中国铁道建筑报;2004年
7 高俊 曾小英;秦岭隧道开通三年效益明显[N];中国铁道建筑报;2004年
8 特约通讯员 伍振;秦岭隧道获环境保护百佳工程[N];中国铁道建筑报;2006年
9 记者 孙海峰;秦岭隧道修建技术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N];甘肃日报;2004年
10 记者 董立巍 姜书范 通讯员 杨佳霖;秦岭隧道问鼎国优工程金奖[N];中国铁道建筑报;2006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