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页岩气形成条件及成藏影响因素研究

王祥  刘玉华  张敏  胡素云  刘红俊  
【摘要】:美国5大页岩气盆地的勘探开发实践已证明,页岩气是一个很有潜力的非常规油气勘探新领域,资源丰富。页岩气与深盆气、煤层气一样属于"持续式"聚集的非常规天然气。在页岩气系统中,富含有机质的页岩既是系统的烃源层又是储层,也可能是盖层,各产层地质、地球化学条件迥异。页岩气存在形式主要以吸附气与游离气为主,形成机制可划分为生物成因、热成因及二者混合成因。页岩气的地质储量丰富,影响其成藏的因素主要有总有机碳、有机质类型和成熟度、产层孔隙度、地层压力及裂缝发育程度等,同时还要兼顾各参数之间的联系。四川盆地发育2套优质页岩(下寒武统筇竹寺组和下志留统龙马溪组),与美国5大页岩气盆地相比,具备形成裂缝性油气藏所需的优越的地质、地球化学条件,是一个天然气勘探开发值得高度重视的新领域。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高慧丽;;唤醒沉睡的页岩气[J];山东国土资源;2010年04期
2 张大伟;;我国页岩气探采与利用路径思考[J];资源导刊;2011年08期
3 周庆凡;;世界页岩气资源量最新评价[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11年04期
4 金秋;;UOP公司膜技术应用于页岩气处理[J];天然气与石油;2010年05期
5 ;世界页岩气勘探开发现状及对中国的启示[J];地质与资源;2011年02期
6 ;綦江页岩气开发项目启动[J];精细化工原料及中间体;2009年09期
7 李立;;中国正式实施新型能源页岩气开发[J];石油钻采工艺;2009年05期
8 ;能源知识[J];中外能源;2011年08期
9 李立;;国内第一口页岩气井“吐气”[J];石油钻采工艺;2010年05期
10 张金川;边瑞康;荆铁亚;唐玄;尹腾宇;张琴;朱华;;页岩气理论研究的基础意义[J];地质通报;2011年Z1期
11 张金川;汪宗余;聂海宽;徐波;邓飞涌;张培先;殷毅;郭华强;林拓;张琴;张德明;;页岩气及其勘探研究意义[J];现代地质;2008年04期
12 潘仁芳;黄晓松;;页岩气及国内勘探前景展望[J];中国石油勘探;2009年03期
13 王跃利;;我国开发页岩天然气大有前途[J];才智;2011年04期
14 徐祖新;郭少斌;;页岩气成藏机理研究[J];内蒙古石油化工;2011年06期
15 杨镱婷;唐玄;王成玉;汪天凯;任珠琳;谢忱;;重庆地区页岩分布特点及页岩气前景[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1期
16 刘洪林;王红岩;刘人和;赵群;林英姬;;中国页岩气资源及其勘探潜力分析[J];地质学报;2010年09期
17 刘丽真;李建明;陈学辉;;湘鄂西区页岩气勘探前景[J];石油化工应用;2010年12期
18 郭洋;;页岩气与煤层气成藏条件与开发技术对比[J];内江科技;2010年12期
19 潘仁芳;赵明清;伍媛;;页岩气测井技术的应用[J];中国科技信息;2010年07期
20 张鸿翔;;页岩气:全球油气资源开发的新亮点——我国页岩气开发的现状与关键问题[J];中国科学院院刊;2010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迟洋;王清;杨静;;吉林省乾安县“泥林”成因机制分析[A];中国地质学会工程地质专业委员会2006年学术年会暨“城市地质环境与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2 魏嘉;郭全仕;;页岩气勘探开发中的地震技术[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七届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王晓东;林年添;汤健健;王焕军;郝继杰;;地震多属性分析技术在页岩气藏储层预测中的应用研究[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七届年会论文集[C];2011年
4 王雪秋;;页岩气储层地震波场研究中的建模问题[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七届年会论文集[C];2011年
5 张同伟;张铭杰;闫建萍;胡沛青;张成君;宋春晖;陈克娜;叶聪林;;非常规石油、天然气研究[A];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2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6 钟辉亚;肖远;牛宏建;;向家坝水电站岸坡裂缝类型及成因机制探讨[A];第二届全国工程地质力学青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2年
7 谢山立;梁东;杨奇超;;河南省地裂缝分布特征及成因机制研究[A];河南省地质调查与研究通报2007年卷(下册)[C];2007年
8 曹炳兰;杨志双;洪勇;;中国洒勒山大型滑坡高速运动成因机制和灾害预测[A];第五届全国工程地质大会文集[C];1996年
9 王运生;黄润秋;王文俊;向喜琼;;四川珙县巡场镇地质灾害特征及其成因机制分析[A];2002年中国西北部重大工程地质问题论坛论文集[C];2002年
10 邵珠福;钟建华;于艳玲;吴琼玲;孙红华;;页岩气与煤层气的成藏条件及成藏机理对比[A];“地球·资源”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群;蜀南及邻区海相页岩气成藏主控因素及有利目标优选[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3年
2 白振瑞;遵义—綦江地区下寒武统牛蹄塘组页岩沉积特征及页岩气评价参数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2年
3 蒋臻蔚;水作用下地裂缝成因机制及数值模拟[D];长安大学;2011年
4 王志战;沉积盆地异常压力体系及其预监测[D];西北大学;2006年
5 杨侃;岩石微孔隙中气体吸附、链状分子运移的计算模拟及其油气地质意义[D];南京大学;2011年
6 董春艳;藏北羌塘新生代高Mg~#钾质火山岩的成因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7 杨建军;关中地区地震活动规律及其与构造活动的关系研究[D];西北大学;2006年
8 陈康林;藏东松宗—然乌地区MVT铅锌矿床地质地球化学及资源潜力评价[D];成都理工大学;2006年
9 陈立伟;地裂缝扩展机理研究[D];长安大学;2007年
10 席先武;松动岩体群洞围岩稳定性研究[D];长安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玉婷;中外页岩气评价标准之比较研究[D];长江大学;2012年
2 黎建;建南地区上三叠—下侏罗统页岩气勘探潜力和方向[D];长江大学;2012年
3 董国良;鄂尔多斯盆地镇泾区块延长组长7页岩储层评价[D];成都理工大学;2012年
4 卢炳雄;中国南方下扬子地区下寒武统页岩气资源分布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2年
5 王佳;湘鄂西、渝东地区下古生界页岩气勘探前景分析[D];成都理工大学;2012年
6 王洁;奉节县新址主城区复杂地质体成因机制研究及稳定性评价[D];成都理工大学;2011年
7 魏家鸣;缓倾顺层岩质边坡变形成因机制及稳定性分析[D];吉林大学;2012年
8 方朝强;鄂尔多斯盆地东部上古生界页岩气成藏条件评价[D];西安石油大学;2012年
9 程烜;南华北盆地二叠系地层特征与页岩气勘探前景分析[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2年
10 李政;东营凹陷页岩气勘探潜力初步评价[D];成都理工大学;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玉峰;页岩气开发牵动能源市场[N];人民日报;2010年
2 李慧;页岩气并非亚洲首选[N];中国能源报;2010年
3 本报记者 王海霞;页岩气使美国“天然气化”了[N];中国能源报;2010年
4 温川;对页岩气也要“细嚼慢咽”[N];中国矿业报;2010年
5 中国国土资源经济研究院 袁国华;美国劲吹“页岩气”旋风[N];中国国土资源报;2010年
6 本报记者 李鑫轶;勘探页岩气不可照搬美国模式[N];中国石化报;2011年
7 本报记者 奚震;唤醒页岩气要过技术这道坎[N];中国石化报;2011年
8 国土资源部油气资源战略研究中心 张大伟;我国页岩气探采与利用路径思考[N];中国国土资源报;2011年
9 记者 徐沛宇;第二批页岩气探矿权出让招标或于四季度启动[N];第一财经日报;2011年
10 早报记者 王道军;国土部:页岩气申报独立矿种[N];东方早报;2011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