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吴祥明
,常文森
,刘万明;上海高速磁浮列车及磁浮技术发展刍议[J];综合运输;2005年01期 |
2 |
张江宇;高速铁路:我国客运高速化的新选择[J];综合运输;2002年10期 |
3 |
吴祥明;建立中国高速磁浮交通网络和磁浮工业体系的思考[J];综合运输;2003年08期 |
4 |
吴祥明;磁浮上海线技术创新与工程建设的实践[J];上海建设科技;2004年05期 |
5 |
吴祥明;关于建立我国高速磁浮交通网络和磁浮工业体系的思考[J];土木工程学报;2003年03期 |
6 |
榕叶;瑞士发展地下高速磁浮列车[J];国外科技动态;1995年02期 |
7 |
严陆光;众说纷纭磁悬浮——京沪高速线应采用磁浮方案[J];建设科技;2003年05期 |
8 |
严陆光;京沪高速线应决策采用磁浮方案[J];电工电能新技术;2003年03期 |
9 |
吴祥明;磁浮——21世纪的新型交通[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04年06期 |
10 |
谢贤良;日本磁浮铁路技术尚需进一步研究[J];中国铁路;2000年09期 |
11 |
陆仁达,曹信红;关于规划建设我国高速磁浮客运交通的设想[J];中国发展;2005年01期 |
12 |
窦仲赟,任廷柱;高速磁浮轨道结构抗震性能分析[J];世界地震工程;2004年03期 |
13 |
刘武君
,万建军
,李文沛
,俞志海;以城际磁浮交通推动长三角一体化[J];综合运输;2003年09期 |
14 |
吴祥明;高速磁浮上海示范线的建设[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7期 |
15 |
;磁浮技术走向成熟[J];电力机车技术;1997年01期 |
16 |
严陆光;高速磁浮列车技术及其在我国客运交通中的战略地位[J];科技导报;1999年08期 |
17 |
吴祥明,熊伟;高速磁浮交通系统营运模式研究[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6期 |
18 |
严陆光;大力发展节油洁净的电气化交通[J];电工技术学报;2004年08期 |
19 |
孙永福,李端绅,李中浩;德国磁浮系与轮轨系高速铁路考察及思考[J];中国铁路;1997年03期 |
20 |
严陆光;关于进行京沪高速线方案科学比选的建议[J];电工电能新技术;2004年01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