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铁路预应力混凝土梁和钢梁标准设计的现状与发展

王作声  王玉春  
【摘要】: <正> 标准设计集中反映了一个国家的科学技术水平和当前的方针政策,是贯彻执行方针政策的有力工具。在铁路建设中,桥梁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份,它占整个铁路建设造价的15~20%,其中跨度8~80米中小跨度桥梁又占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R.H.EVANS ,F.K.KONG ,戴振藩;预应力混凝土的徐变[J];世界桥梁;1980年02期
2 王作声;王玉春;;铁路预应力混凝土梁和钢梁标准设计的现状与发展[J];铁道标准设计;1980年04期
3 房国安;;预应力混凝土梁的温度分布计算[J];铁道标准设计;1980年06期
4 郑新民;铁路桥梁防止落梁措施实例(下)[J];铁道建筑;1981年06期
5 梁丰;后张式预应力混凝土梁的裂纹[J];铁道建筑;1981年08期
6 Max Herzog ,陈炳坤;瑞士联邦铁路鲁布尔廷根·阿勒河桥(预应力混凝土双线铁路桥)[J];世界桥梁;1981年04期
7 陈惠玲;黄成若;康谷贻;吴智眉;;预应力混凝土梁的抗剪强度[J];工业建筑;1981年11期
8 王增荣,李之榕;预应力混凝土梁锚下局部应力的研究[J];铁道学报;1982年04期
9 程济凡;;谈谈铁路标准设计的技术经济效果[J];铁道标准设计;1982年04期
10 余觉一;;对《桥规》第2—205条中γR_l的修改意见[J];铁道标准设计;1982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国藩;;计算机辅助结构优化设计的新动向[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计算机应用学会学术报告会论文集(4)[C];1989年
2 陈国藩;杨德滋;杨永清;;桥梁结构CAD——从自动优化到智能化[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计算机应用学会学术报告会论文集(4)[C];1989年
3 周履;;关于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梁抗剪性能的探讨——并论我国现行铁路桥规(TBJ-2-85)有关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剪力设计条款中的若干问题[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桥梁及结构工程学会第九届年会论文集[C];1990年
4 陈国藩;杨永清;徐海清;;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自动优化CAD[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桥梁及结构工程学会第九届年会论文集[C];1990年
5 裴亚玲;武守信;;增大简支梁桥跨度的有效途径[A];全国桥梁结构学术大会论文集(上册)[C];1992年
6 李坚;;上海市预应力混凝土桥梁设计技术的进步与发展[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七届年会暨茅以升诞辰100周年纪念会论文集[C];1995年
7 柯科杰;陆云农;黄志平;;“钻石牌”FDN系列外加剂在混凝土桥梁上的工程应用[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桥梁及结构工程学会第十二届年会论文集(下册)[C];1996年
8 潘龙;易建国;江雪波;潘光有;;新的预加应力工艺——全断面同步张拉法[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桥梁及结构工程学会第十三届年会论文集(下册)[C];1998年
9 戴公连;徐名枢;;铁路混凝土桥疲劳可靠度研究[A];工程结构可靠性——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桥梁及结构工程学会结构可靠度委员会全国第三届学术交流会议论文集[C];1992年
10 庄军生;张健峰;;我国铁路预应力混凝土桥梁的发展现状[A];高效预应力混凝土工程实践[C];199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楼铁炯;无粘结预应力梁的有限元建模与性能分析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范业庶;钢管混凝土核心柱与预应力混凝土梁节点低周反复荷载试验研究[D];广西大学;2002年
2 廖原;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预应力设计若干问题的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2年
3 金立兵;预应力钢筋钢纤维混凝土简支梁斜截面力学性能的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2年
4 杨军平;灰色系统理论在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梁斜截面抗剪承载力设计中的应用[D];广西大学;2003年
5 李胜;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梁拱度控制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3年
6 耿波;预应力混凝土梁的起拱度控制方法及试验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4年
7 夏荣泉;预应力混凝土梁极限承载力非线性有限元研究[D];长安大学;2005年
8 孟晓娟;碳纤维布增强码头预应力混凝土梁承载力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9 程守玉;冲击荷载作用下预应力混凝土梁的性能及设计方法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8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