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栽培人参、西洋参不同年限土壤酸碱度和酶活性的变化

张亚玉  宋晓霞  孙海  逄世峰  汪景宽  
【摘要】:通过对人参、西洋参不同栽培年限土壤的pH和酶活性变化的研究,结果表明:随着人参栽培年限的延长,土壤pH先升高后降低,2年生时土壤pH达最高5.94,随后降低;西洋参床土pH先升高,到3年时达最高5.53,随后降低。人参脲酶、蔗糖酶、过氧化氢酶的变化趋势相同,均是先升高后降低,2年生最高分别是0.371mg/g、1.275mL/g、5.550mL/g。多酚氧化酶变化则是先降低后升高,3年生时降为最低8.328 mg/100g。西洋参脲酶、蔗糖酶、过氧化氢酶的变化趋势相同,先增后减,3年生达最高分别为0.315 mg/g、1.032 mL/g、5.065 mL/g。多酚氧化酶的变化则是先逐渐降低,3年生降为最低7.121mg/100g,而后升高。人参床土pH与脲酶、蔗糖酶、过氧化氢酶相关系数分别为0.642 5、0.811、0.9973,呈正相关,其中与过氧化氢酶呈极显著正相关。西洋参床土pH与脲酶、蔗糖酶、过氧化氢酶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4001、0.643 3、0.782 7,亦呈正相关;人参、西洋参pH与多酚氧化酶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195 4和-0.942 1呈负相关。通过对栽参土壤pH的调控,可直接改变土壤的酶活性,从而可以提供适宜人参生长的土壤状况。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R.H.福克斯,陈法扬;土壤PH、铝饱和度与谷物产量[J];江西农业科技;1980年10期
2 陈涛;农田生态系统镉污染与防治[J];生态学报;1981年04期
3 孟世福;磷矿粉在土壤中的直接施用[J];世界农业;1981年09期
4 舒达银;科学种田 贵在落实[J];新疆农垦科技;1982年02期
5 杨居荣,王素芬,金玉华;我国几种主要土类对重金属污染物的吸附特性[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1982年04期
6 TAN ,KEH ,HUAT ,罗仲全;马来西亚土壤氮素的研究 Ⅱ、尿素的水解和转化[J];热带农业科技;1983年04期
7 刘保平;浅谈茶园追肥技术[J];湖北农业科学;1984年03期
8 秦朝瑰;应用土壤普查成果改进茶园管理[J];热带农业科技;1984年03期
9 骆世明;早春水稻烂秧的生态因子分析[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4年04期
10 Lee E. Sommers,Darrell W. Nelson,clifford D.spies,夏荣基;作物生产中城市污泥的应用[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1984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鑫;朱端卫;雷宏军;;两种酸性土壤活性锰与土壤pH、Eh的关系[A];土壤化学与生态环境建设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学术讨论会会议指南与论文摘要集[C];2001年
2 冉伟;沈其荣;郑金伟;曹志洪;;土壤硝化作用过程中亚硝态氮的累积研究[A];氮素循环与农业和环境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1年
3 吕庆淮;;复合氨基酸改性稀土微肥[A];第九届全国稀土分析化学学术报告会论文集[C];2001年
4 吕晓男;麻万诸;;杭州市余杭高新农业开发区土壤养分状况[A];中国青年农业科学学术年报[C];2002年
5 徐圣友;姚青;王贺;张福锁;;土壤条件对苹果粗皮病发生的影响[A];中国园艺学会第五届青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2年
6 孙志梅;李伟;杜会英;张桂芝;;风化煤对土壤中铁的活化效果与机理研究[A];第三届全国绿色环保肥料新技术、新产品交流会论文集[C];2003年
7 王果;Siobhan Staunton;;有机物和水份条件对土壤铜溶解度的影响(摘要)[A];中国地壤学会第十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五届海峡两岸土壤肥料学术交流研讨会文集(面向农业与环境的土壤科学专题篇)[C];2004年
8 高玉山;孙毅;毕业莉;冯振生;赵克强;闫孝贡;;石膏改良苏打盐碱土田间定位试验研究[A];中国地壤学会第十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五届海峡两岸土壤肥料学术交流研讨会文集(面向农业与环境的土壤科学专题篇)[C];2004年
9 杨玉红;康宗利;邹德乙;;腐殖酸肥料保肥性能的研究[A];中国地壤学会第十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五届海峡两岸土壤肥料学术交流研讨会文集(面向农业与环境的土壤科学专题篇)[C];2004年
10 周鑫斌;施卫明;王校常;;太湖流域典型地区土壤有机质、pH和速效磷钾的分布研究[A];第九届中国青年土壤科学工作者学术讨论会暨第四届中国青年植物营养与肥料科学工作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邬飞波;大麦镉积累和耐性基因型差异的机理研究[D];浙江大学;2002年
2 李凌;小金海棠和香橙耐缺铁机理研究[D];西南农业大学;2002年
3 王柳;京郊日光温室土壤环境特征与黄瓜优质高产相关性的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3年
4 刘鸣达;水稻土供硅能力评价方法及水稻硅素肥料效应的研究[D];沈阳农业大学;2002年
5 张国红;施肥水平对日光温室番茄生育和土壤环境的影响[D];中国农业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林;有机物料减轻黄瓜连作障碍作用及其机理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0年
2 张素玲;pH变化对土壤中N2O释放的影响[D];扬州大学;2001年
3 徐圣友;苹果粗皮病发病机理的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01年
4 尹云锋;硫磺与磷矿粉配合施用的肥效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02年
5 陈晓婷;几种改良材料对镉铅锌污染土壤上小白菜生长及元素吸收的影响[D];福建农林大学;2002年
6 蒋朝晖;大棚内施N与环境污染的关系及大棚专用肥的筛选[D];湖南农业大学;2003年
7 张国明;农田土壤温室气体排放通量与区域模拟研究[D];山西农业大学;2003年
8 李士杏;重庆市紫色土酸化现状及机理研究[D];西南农业大学;2003年
9 李冰;大蒜的硒硫营养效应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03年
10 周华;不同改良剂对Cd、Pb污染土壤改良效果的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柑橘营养诊断与施肥[N];中华合作时报;2001年
2 李香菊 高举;微型观赏南瓜栽培技术[N];北京科技报;2002年
3 黄亚彬   ;假俭草[N];中国花卉报;2003年
4 ;黑麦草的种植与管理[N];中国畜牧报;2004年
5 ;台湾大青枣[N];湖北科技报;2004年
6 晓周;栽培花卉土壤pH自测法[N];江苏科技报;2004年
7 张立霞  ;高尔夫球场苔藓的发生与防治[N];中国花卉报;2004年
8 本报记者 孙春艳;东北绿化奇葩[N];吉林日报;2005年
9 张芳 张成生 陈蔓 杨帆;花卉知识[N];山西科技报;2005年
10 河北 郝洪波;八仙花栽培技术[N];中国花卉报;2005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