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海洋环境中多环芳烃的污染状况及源解析

江锦花  董官真  
【摘要】:综述了国内外海洋水体、沉积物和生物体中多环芳烃(PAHs)的污染现状,分析了海洋环境中PAHs的来源。结果发现,不同海域PAHs的质量浓度差别较大,海水中PAHs的最高质量浓度为34338.0 ng/L,最低为13.0 ng/L;海洋沉积物中PAHs的最高质量比为1670.0μg/g,最低为24.1 ng/g;近海工业的发展程度及都市化进程与海域环境中PAHs的浓度存在明显的正相关关系;贝类的PAHs浓度比其他生物体高;海洋环境中的PAHs主要来源于海上石油烃的污染和陆地污染源的干湿沉降。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牟林;邹和平;武双全;宋军;李欢;徐玲玲;赵如箱;;海上溢油数值模型研究进展[J];海洋通报;2011年04期
2 ;2010年度中国海监十件大事[J];海洋开发与管理;2011年06期
3 ;《海洋预报》第六届编委会成立[J];海洋预报;2011年03期
4 张海刚;朴胜春;杨士莪;安旭东;;楔形弹性海底声矢量场分布规律研究[J];声学学报;2011年04期
5 ;我国海平面上升速率高于全球水平[J];共产党员;2011年14期
6 崔慧敏;;倾力打造蓝色海洋[J];海洋开发与管理;2011年06期
7 ;国家海洋局:福岛以东海域受核辐射影响显著[J];海洋世界;2011年08期
8 燕会东;杜辉;;东营市海洋经济发展数字化顶层设计探讨[J];海洋开发与管理;2011年06期
9 ;《海洋地质前沿》征稿简则[J];海洋地质前沿;2011年07期
10 李明;;海洋污染来源及防治对策[J];科技经济市场;2011年08期
11 莫俊超;张海生;薛斌;刘小涯;张海娜;;多介质模型在海湾突发性有机污染中的应用及案例分析[J];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2011年04期
12 管永义;王彬彬;;大连“7·16”事故海上清污工作的深度思考[J];中国航海;2011年03期
13 潘佃献;;简谈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J];新高考(高三政史地);2011年Z2期
14 任光超;杨德利;管红波;;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我国海洋资源承载力变化趋势研究[J];黑龙江农业科学;2011年08期
15 李艳梅;曾文炉;余强;周启星;;海洋溢油污染的生态与健康危害[J];生态毒理学报;2011年04期
16 刘广山;;海洋放射化学[J];化学进展;2011年07期
17 赫璟;郭文路;杨正勇;;海域滩涂占用补偿制度研究[J];海洋开发与管理;2011年07期
18 张宾;章飞军;郭远明;晁文春;苗振清;;舟山渔场海域春夏季氮磷分布及其对浮游植物的限制[J];浙江海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3期
19 张林;笪良龙;范培勤;;基于MPI+OpenMP混合编程模型的水声传播并行算法[J];微电子学与计算机;2011年08期
20 奇云;;蛟龙探海 聚焦中国深海载人潜水器[J];科技潮;2011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丽;吕颂辉;;广东沿海典型赤潮高发区海洋环境生态研究[A];庆祝中国藻类学会成立30周年暨第十五次学术讨论会摘要集[C];2009年
2 林建恒;苑泉乐;衣雪娟;;利用风动海洋环境噪声估计海面风速的修正方法[A];中国声学学会2005年青年学术会议[CYCA'05]论文集[C];2005年
3 陆超华;王渊;冯吉南;;海洋综合管理策略[A];第六届广东海洋湖沼学会、第五届广东海洋学会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0年
4 杜波;方路乡;林广;;陆源污染对海洋环境的影响及其控制措施[A];2007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下卷)[C];2007年
5 熊敏思;张继平;顾湘;;我国海洋环境陆源污染治理政策研究——基于中日治理政策的比较[A];东方行政论坛(第一辑)[C];2011年
6 冯士明;秦延龙;;南海环境条件及油田开发关系研究[A];第十四届中国海洋(岸)工程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上册)[C];2009年
7 何培民;张寒野;徐珊楠;;我国海洋环境生态修复与海藻生物能源产业链发展[A];2005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5年
8 陈达伟;王潜;童峰;许肖梅;;ALOHA协议在海洋环境水声监测网中的性能仿真[A];中国声学学会2007年青年学术会议论文集(下)[C];2007年
9 杨健;杜银昌;姜海滨;杨智彬;;渤海海上风力发电示范工程的电气设计[A];2007年度海洋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10 衣雪娟;林建恒;苑泉乐;;风关海洋环境噪声模型及预报结果[A];中国声学学会2005年青年学术会议[CYCA'05]论文集[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武雅洁;高浓热盐水排海输移扩散规律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8年
2 秦勃;海洋环境信息可视化网格平台关键技术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8年
3 李海涛;海洋环境信息集成方法研究与新一代MAGIS平台软件开发[D];中国海洋大学;2007年
4 田蕴;海洋环境中多环芳烃污染的微生物修复作用研究[D];厦门大学;2002年
5 李相波;海洋环境中微生物附着的电化学特征及检测与控制方法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05年
6 冉莉华;北大西洋北部全新世气候及海洋环境演变[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7 刘长东;海洋多源数据获取及基于多源数据的海域管理信息系统[D];中国海洋大学;2008年
8 邓健;中尺度海—气—浪耦合模式系统的研究及应用[D];武汉理工大学;2007年
9 王伟;海洋环境中微生物膜与金属电化学状态相关性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03年
10 唐俊峰;海水中的声速剖面反演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曲风风;我国海洋环境突发事件应急联动机制建设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1年
2 余晓玲;芝罘湾近期沉积物重金属污染记录与海洋环境变化[D];中国海洋大学;2005年
3 陈加兵;罗源湾海洋环境信息系统设计及其水环境评价[D];福建师范大学;2002年
4 唐晓;海洋环境中碳钢腐蚀速度软测量方法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03年
5 李春强;三亚红沙港赤潮生消机制及红树化感作用在赤潮防治中作用研究[D];华南热带农业大学;2007年
6 李丙辉;浅海风成海洋环境噪声场空间结构及海底参数反演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4年
7 吴静;海洋环境噪声建模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7年
8 崔江瑞;污染物在海洋中的迁移转化及其在海湾环境容量研究中的应用[D];厦门大学;2009年
9 何春华;网格环境下的海洋信息数据传输服务[D];中国海洋大学;2008年
10 张庆红;海洋沉积物中蒽和甲基取代蒽在自然菌群作用下的生物降解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吴洪;东海区海洋环境公报首次发布[N];福建日报;2010年
2 本报记者 赵建东;为海洋环境信息保障提供科技支撑[N];中国海洋报;2010年
3 通讯员 张文 徐伟欣;我国将建海洋环境观测平台[N];中国水运报;2010年
4 任达研;依法管海用海科学开发和保护海洋环境资源[N];大连日报;2010年
5 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创新发展海洋环境监测 科学评价海洋环境状况[N];中国海洋报;2011年
6 本报记者 余建斌;任何企业损害海洋环境都须付出代价[N];人民日报;2011年
7 史一卓 编译;欧洲海洋环境改变可能带来严重后果[N];中国气象报;2011年
8 记者 张文君;我省地质海洋环境不容乐观[N];河北经济日报;2003年
9 记者 唐少曼;北海区进一步加强对突发海洋环境事件的应急管理[N];中国海洋报;2011年
10 潘锋;海洋环境实时监测研究获成果[N];中国海洋报;2009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