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肝化纤颗粒联合普萘洛尔对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摘要】:目的探讨柔肝化纤颗粒联合普萘洛尔对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选择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观察治疗前后血流动力学指标、肝功能、凝血酶原时间(PT)、血管活性物质(ET-1、NO、GLU)的变化。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在用药后门静脉内径、血流量均减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组血流速度较前增快。治疗组TBIL、PT、ET-1、NO、GLU含量在用药后均降低,ALB在用药后升高,与同组用药前及对照组用药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柔肝化纤颗粒联合普萘洛尔能较好地改善肝硬化门脉高压,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门静脉系统血流、改善肝功能及血管活性物质的代谢有关。
|
|
|
|
1 |
曹庭加;徐学俊;张兆林;史陈让;;生长抑素对门脉高压兔血浆前列环素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J];中华实验外科杂志;1996年06期 |
2 |
曹庭加;前列环素与门脉高压[J];国外医学.消化系疾病分册;1997年01期 |
3 |
郑国安;陈华伟;;前列腺素E对肝硬化门脉高压血流动力学及血液流变性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6年08期 |
4 |
杨大明,徐克成,孟宪镛;血管扩张药治疗门脉高压[J];国外医学.消化系疾病分册;1987年04期 |
5 |
Hernández-Guerra M.;Garca-Pagán J.C.;Turnes J.;陈云茹;;维生素C可改善肝硬化和门脉高压患者肝内皮细胞的功能障碍[J];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胃肠病学分册);2006年09期 |
6 |
徐义军;王超;;四氯化碳复合、梯段用药法制备大鼠门脉高压模型的研究[J];中外医疗;2010年05期 |
7 |
徐琳!200001,吴志勇!200001,陈治平!200001,邝耀麟!200001;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患者内脏血流动力学紊乱的研究[J];中华消化杂志;1999年05期 |
8 |
李茵;门脉高压出血危险的门脉血流动力学研究[J];苏州医学院学报;1999年03期 |
9 |
刘苓,周力,邱秉胜;肝硬化门脉高压与内皮素的关系探讨[J];贵州医药;2001年09期 |
10 |
刘苓,周力,邱秉胜,谭庆华,黄宇;肝硬化患者血管紧张素Ⅱ-RIA水平与门脉血流动力学的关系[J];中国免疫学杂志;2003年12期 |
11 |
祖卫兵;倪耀辉;龚卫东;;部分脾栓塞术治疗肝硬化脾功能亢进28例血流动力学的变化[J];南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06年05期 |
12 |
杨镇;田德安;裘法祖;;食管胃底曲张静脉破裂出血综合治疗的临床路径[J];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2007年01期 |
13 |
杨树平;王吉耀;郭津生;林琳;施瑞华;;肝硬化大鼠肝脏、脾脏血红素氧化酶定位表达的变化[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3期 |
14 |
刘长珠;康举龄;傅小敏;;大鼠实验性肝硬化形成过程中的病理变化对门静脉压力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J];暨南大学学报;2005年06期 |
15 |
官久文;;先天性肝纤维性变新生儿的门脉高压[J];国际消化病杂志;1981年04期 |
16 |
王全颖;在门脉高压治疗中内窥镜硬化疗法的位置和疗效[J];临床肝胆病杂志;1986年04期 |
17 |
刘晓媛;诊断腹水新方法[J];临床荟萃;1988年04期 |
18 |
王秀范,朱权;门脉高压食管静脉曲张出血的非手术疗法(附241例分析)[J];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1988年01期 |
19 |
Groszmann RJ;杨俊何;;门脉高压的药物治疗[J];世界临床药物;1988年01期 |
20 |
李定国;门脉高压的药物治疗[J];山东医药;1991年08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