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子晶体光纤产生超连续谱的相干性研究(英文)
【摘要】:研究光子晶体光纤中超连续谱的时间相干性和空间相干性.采用时间分辨率为飞秒级的迈克尔逊干涉仪,通过在零点附近改变两光路的延迟,对超连续谱的复时间相干度曲线进行测量,得到超连续谱的相干长度为3.71μm.采用同样系统对飞秒泵浦源的复时间相干度曲线进行测量,计算得到其相干长度为62.24μm.通过计算光程差为零点处的互相干度得到超连续谱的空间相干度为0.77,表明光纤小的发光面积使其空间相干性较好.利用准直透镜和分光棱镜将光纤输出的光束进行分光,得到超连续谱中几种不同颜色的输出光谱及对应的脉冲序列,其脉冲序列与泵浦激光有相同的重复频率.
|
|
|
|
1 |
章若冰,程保,赵应侨,张伟力,王清月;飞秒白光超连续光谱及其频率选择[J];量子电子学报;1994年02期 |
2 |
张伟力,章若冰,王清月;飞秒超连续谱中的四光子参量发射[J];量子电子学报;1995年03期 |
3 |
;消息及其他[J];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1995年01期 |
4 |
宓冠泉;NTT 400 Gbit/s光传输实验取得成功[J];现代电信科技;1996年04期 |
5 |
张伟力,王清月,邢岐荣,柴路,KMYoo;TW(10~(12)W)飞秒激光作用下的超连续光谱的实验研究[J];中国科学A辑;1997年02期 |
6 |
赵尚弘,王屹山,陈国夫,王贤华,侯洵;钛宝石飞秒激光脉冲的产生和高重复率放大及压缩实验研究[J];中国科学A辑;1997年12期 |
7 |
伍剑,李玉华,娄采云,高以智;利用超连续谱光源产生超短光脉冲[J];光学学报;2000年03期 |
8 |
娄采云,李玉华,伍剑,高以智,崔瑞祯;利用10GHz主动锁模光纤激光器在DSF中产生超连续谱[J];中国激光;2000年09期 |
9 |
;长的多孔光纤获得了实际应用[J];光电子技术与信息;2000年01期 |
10 |
;光子晶体光纤产生近红外孤子[J];光电子技术与信息;2000年04期 |
|
|
|
|
|
1 |
朱燕杰;董小鹏;石志东;;时域有限差分法在分析光子晶体光纤中的应用[A];全国第十次光纤通信暨第十一届集成光学学术会议(OFCIO’2001)论文集[C];2001年 |
2 |
唐仁杰;;光子晶体光纤制造技术的最近进展[A];第三届中国光通信技术与市场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
3 |
王智;任国斌;娄淑琴;简水生;;光子晶体光纤器件研究进展[A];全国第十一次光纤通信暨第十二届集成光学学术会议(OFCIO’2003)论文集[C];2003年 |
4 |
张靓;陈亚孚;吕景文;;光线量子论研究光子晶体光纤的δ势垒机制[A];全国第十一次光纤通信暨第十二届集成光学学术会议(OFCIO’2003)论文集[C];2003年 |
5 |
倪屹;王青;张磊;彭江得;;采用光子晶体光纤进行参量放大的理论模拟[A];全国第十一次光纤通信暨第十二届集成光学学术会议(OFCIO’2003)论文集[C];2003年 |
6 |
陈鹤鸣;容经雄;张力;;TIR光子晶体光纤的模场分布研究[A];全国第十一次光纤通信暨第十二届集成光学学术会议(OFCIO’2003)论文集[C];2003年 |
7 |
陈鹤鸣;张力;容经雄;;PBG光子晶体光纤中非线性效应的分析[A];全国第十一次光纤通信暨第十二届集成光学学术会议(OFCIO’2003)论文集[C];2003年 |
8 |
王则民;田和臣;倪修琼;;光子晶体光纤[A];全国第十一次光纤通信暨第十二届集成光学学术会议(OFCIO’2003)论文集[C];2003年 |
9 |
唐仁杰;;低衰减光子晶体光纤的最新进展[A];全国第十一次光纤通信暨第十二届集成光学学术会议(OFCIO’2003)论文集[C];2003年 |
10 |
梁伟军;王智;江中澳;;布拉格光纤色散特性的研究[A];全国第十一次光纤通信暨第十二届集成光学学术会议(OFCIO’2003)论文集[C];2003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