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脘痛的诊断依据、证侯分类、疗效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内科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1-94)
【摘要】:
<正>胃脘痛系因胃气郁滞,气血不畅所致。临床以上腹部近心窝处经常发生疼痛为主症。多见于胃、十二指肠炎症、溃疡、痉挛等疾病。1诊断依据1.1胃脘部疼痛,常伴痞闷或胀满、嗳气、泛酸、嘈杂、恶心呕吐等症。1.2发病常与情志不畅、饮食不节、劳累、受寒等因素有关。1.3上消化道钡餐X线检查、纤维胃镜及组织病理活检等,可见胃、十二指肠黏膜炎症、溃疡等病变。1.4大便或呕吐物隐血试验强阳性者,提示并发消化道出血。
|
|
|
|
1 |
辛铭金;;针药并用治疗胃脘痛[A];2014’针药并用及穴位用药学术研讨会、山东针灸学会201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4年 |
2 |
吴文笛;姜莉云;李垚;郑玉;董月秋;;胃脘痛中医各证型比例分析[A];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第二十五届全国脾胃病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2013年 |
3 |
戎绍奎;虞群;;胃脘痛致病因素(外因)浅析[A];中医药现代化研究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1年 |
4 |
方先佩;;胃脘痛证治漫谈[A];中国中医药学会基层中医药会议专刊[C];1997年 |
5 |
张波;韩宝玲;张海昕;;胃脘痛辨证施治[A];中华中医药学会学术年会——创新优秀论文集[C];2002年 |
6 |
陈庸登;陈岚;;中西医结合治疗胃脘痛新思路[A];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第十三次全国消化系统疾病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1年 |
7 |
赵贵;;推拿治疗胃脘痛42例临床观察[A];中国盲人按摩学会医院管理工作委员会及教育分会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2年 |
8 |
黄泰基;龚枚;韦虹;何玲;林冰;林平;胡厚琴;;胃脘痛主证胃镜下征象相关分析研究[A];第八次全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术交流大会暨全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研究进展学习班论文集[C];2005年 |
9 |
吕刚;;胃脘痛治疗经验琐谈[A];中国中医药学会建会20周年学术年会专辑(下)[C];1999年 |
10 |
吴凤海;;中西医结合治疗胃脘痛100例临床观察[A];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第十四次全国消化系统疾病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2年 |
11 |
赵兰才;;六味安消治疗胃脘痛的临床观察[A];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第十四次全国消化系统疾病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2年 |
12 |
李桂贤;黎波;;中药烫疗治疗胃脘痛的临床疗效观察[A];中华中医药学会第二十二届全国脾胃病学术交流会暨2010年脾胃病诊疗新进展学习班论文汇编[C];2010年 |
13 |
陈金亮;刘志杰;;从毒痈论治胃脘痛[A];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第十九次全国脾胃病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2007年 |
14 |
董明国;何炎燊;;人参胃康片治疗胃脘痛346例[A];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第二十次全国脾胃病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2008年 |
15 |
黄俊敏;;治疗胃脘痛经验[A];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第二十次全国脾胃病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2008年 |
16 |
余泽云;朱熔;王宇静;;浅谈胃脘痛临床路径实施工作的几点体会[A];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第二十四次全国脾胃病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2012年 |
17 |
陈晓;;胃脘痛证治心得[A];全国中西医结合教育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
18 |
黄小波;;胃宁汤治疗胃脘痛的临床观察[A];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第十二次全国消化系统疾病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0年 |
19 |
李桂贤;黎波;吕艳;潘东红;王伟;;中药烫疗治疗胃脘痛的临床疗效观察[A];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第二十三次全国脾胃病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2011年 |
20 |
曹世杰;刘汶;;刘汶教授治疗胃脘痛的经验[A];第三十届全国中西医结合消化系统疾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8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