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活焦化与延迟焦化介绍及对比
【摘要】:从工艺流程、投资和经济性、工业应用等方面,对灵活焦化和延迟焦化进行比较。灵活焦化装置反应器以热焦粉作为载体,相比于延迟焦化装置,其处理的原料范围更广(重度为0~20°API,康氏残炭在5%~40%),且加工费用和原料中杂质含量(如重金属、灰分、硫、氮等)之间的影响关系不大,处理重质原料、或大规模加工情况下更有优势。灵活焦化是连续工艺,避免了延迟焦化的循环切换造成的处理量周期性波动及操作不安全性,同时无需设置除焦班,减少了装置定员。灵活焦化机械设备少,故障率低,且设备操作压力不高,设备材质要求低,装置平均开工系数在90%~95%,一般能做到3~3.5a检修一次。灵活焦化装置全封闭运行,不同于延迟焦化设置的储焦池及冷切焦系统,减少了装置开工及运行期间造成的粉尘及空气污染。产生的低热值气体通过胺洗很容易将总硫脱到10μg/g以下,降低了全厂燃料系统中的总硫含量,在环保污染控制方面优于延迟焦化装置。灵活焦化装置投资约为延迟焦化装置的1.2~1.5倍(含石油焦气化部分投资),但远低于延迟焦化+POX/IGCC的投资。但灵活焦化技术可将原来大量低价值的石油焦转化成低热值燃料气,以代替炼厂其他高附加值燃料,这也是炼厂精细化操作后的主要增效途径之一。
|
|
|
|
1 |
刘现峰,彭飞,刘金龙,沙颖逊,王龙延;延迟焦化动态机理模型的开发[J];炼油设计;2002年02期 |
2 |
应江宁;;延迟焦化技术的中国专利分析[J];石油化工设计;2005年03期 |
3 |
钱伯章;;康菲公司的延迟焦化技术[J];炼油技术与工程;2010年09期 |
4 |
于志敏;张艳梅;付兴国;;我国延迟焦化技术的专利保护现状与展望[J];石油炼制与化工;2011年12期 |
5 |
付靖春;;基于灰色关联理论的延迟焦化事故分析[J];广东化工;2013年10期 |
6 |
张斌;蔡艳;尹齐峰;张俊峰;;延迟焦化安全问题的对策措施[J];广州化工;2013年14期 |
7 |
季融;;延迟焦化当前的发展趋势[J];石油炼制与化工;1982年12期 |
8 |
李正西;延迟焦化干气制氢[J];炼油设计;1999年02期 |
9 |
李志国,凌逸群;我国延迟焦化现状和今后发展的建议[J];炼油设计;2001年07期 |
10 |
庞桂赐;延迟焦化加热炉管注水改为注干气消除含硫污水污染[J];石油炼制与化工;2001年08期 |
11 |
郭崇志,梁远峰;延迟焦化节能新工艺及对设备性能的影响[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4期 |
12 |
郭爱军,张宏玉,沐宝泉,于道永,王宗贤;焦化原料的表征与延迟焦化性能[J];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2003年01期 |
13 |
郝鑫,陈德钊,吴晓华,俞欢军;广义回归神经网络的改进及在延迟焦化建模中的应用[J];化工学报;2004年04期 |
14 |
张峰,张世杰,郭宇光;辽河油田超稠原油延迟焦化的研究[J];天然气与石油;2004年02期 |
15 |
刘公召,宋帮勇;延迟焦化增收剂的研制与实验室效果评价[J];炼油技术与工程;2004年12期 |
16 |
钱伯章;延迟焦化技术的发展前景[J];石油规划设计;2005年04期 |
17 |
姜文,程刚,赵玉军,崔龙,李超;苏丹稠油的延迟焦化[J];炼油技术与工程;2005年04期 |
18 |
侯芙生;;发挥延迟焦化在深度加工中的重要作用[J];当代石油石化;2006年02期 |
19 |
刘公召;孙志营;;延迟焦化液体产品增收剂的工业应用[J];炼油技术与工程;2006年07期 |
20 |
卢山;吴慧雄;;延迟焦化过程的动态模拟[J];哈尔滨理工大学学报;2006年04期 |
|
|
|
|
|
1 |
梁宵;罗正鸿;王庆明;;物料衡算模型在延迟焦化中的应用(Ⅰ)[A];中国化工学会2008年石油化工学术年会暨北京化工研究院建院50周年学术报告会论文集[C];2008年 |
2 |
梁宵;罗正鸿;王庆明;;物料衡算模型在延迟焦化中的应用(Ⅱ)[A];中国化工学会2008年石油化工学术年会暨北京化工研究院建院50周年学术报告会论文集[C];2008年 |
3 |
申海平;刘自宾;范启明;;延迟焦化技术进展[A];中国石油学会第六届石油炼制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
4 |
梁远峰;葛增艳;;延迟焦化中以水代汽进行大吹汽工艺改造的研究[A];西部大开发 科教先行与可持续发展——中国科协2000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0年 |
5 |
王学东;程兴国;胥吉昌;薄其军;单明修;;根据原料性质确定延迟焦化生产方案[A];山东石油学会炼制委员会2009年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9年 |
6 |
王亚静;李瑞峰;李响;;延迟焦化石油焦中晶体分析[A];第十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三)[C];2008年 |
7 |
王亚静;李瑞峰;李响;;延迟焦化石油焦中晶体分析[A];第十届中国科协年会第18分会二氧化碳减排和绿色化利用与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
8 |
刘小平;龙军;曾宿主;解增忠;;炼厂二氧化碳排放研究[A];中国化工学会2011年年会暨第四届全国石油和化工行业节能节水减排技术论坛论文集[C];2011年 |
9 |
王安华;;延迟焦化加热炉节能技术改造[A];中国化工学会2009年年会暨第三届全国石油和化工行业节能节水减排技术论坛会议论文集(上)[C];2009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