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页岩气开发现状及成功开发页岩气的关键因素

赵勇  杨海波  
【摘要】:介绍页岩气的性质、特点、全球分布情况以及国内外勘探开发现状,世界范围内,泥、页岩约占全部沉积岩的60%,页岩气资源前景巨大。全球页岩气资源量为456.24×1012m3,主要分布在北美、中亚和中国、拉美、中东、北非以及前苏联地区等。我国页岩气可采资源量约为26×1012m3,与美国大致相当。在目前的经济技术条件下,页岩气是天然气工业化勘探的重要领域和目标。北美油气生产商把页岩气藏作为重要天然气开发目标,并且取得了巨大成功。通过对北美页岩气藏的深入研究并系统总结其勘探开发历史与成功经验,认为其有效勘探开发的关键在于有政策引导和水平井、水力压裂等先进钻、完井技术的成功应用。我国页岩气资源潜力很大,但我国对页岩气的研究与勘探开发尚处于探索阶段。从勘探技术、钻井技术、开发技术和政策支持四方面论述了页岩气开发的难点和技术对策,提出了国内页岩气成功开发的工作思路,对国内开展相关技术的研究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世界页岩气勘探开发现状及对中国的启示[J];地质与资源;2011年02期
2 高慧丽;;唤醒沉睡的页岩气[J];山东国土资源;2010年04期
3 张大伟;;我国页岩气探采与利用路径思考[J];资源导刊;2011年08期
4 周庆凡;;世界页岩气资源量最新评价[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11年04期
5 金秋;;UOP公司膜技术应用于页岩气处理[J];天然气与石油;2010年05期
6 ;綦江页岩气开发项目启动[J];精细化工原料及中间体;2009年09期
7 李立;;中国正式实施新型能源页岩气开发[J];石油钻采工艺;2009年05期
8 ;能源知识[J];中外能源;2011年08期
9 李虎;秦启荣;曾杰;何璐;何溥为;陈晨;;对我国页岩气勘探开发的思考[J];天然气技术;2010年06期
10 李立;;国内第一口页岩气井“吐气”[J];石油钻采工艺;2010年05期
11 张金川;边瑞康;荆铁亚;唐玄;尹腾宇;张琴;朱华;;页岩气理论研究的基础意义[J];地质通报;2011年Z1期
12 张金川;汪宗余;聂海宽;徐波;邓飞涌;张培先;殷毅;郭华强;林拓;张琴;张德明;;页岩气及其勘探研究意义[J];现代地质;2008年04期
13 潘仁芳;黄晓松;;页岩气及国内勘探前景展望[J];中国石油勘探;2009年03期
14 王跃利;;我国开发页岩天然气大有前途[J];才智;2011年04期
15 徐祖新;郭少斌;;页岩气成藏机理研究[J];内蒙古石油化工;2011年06期
16 杨镱婷;唐玄;王成玉;汪天凯;任珠琳;谢忱;;重庆地区页岩分布特点及页岩气前景[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1期
17 刘洪林;王红岩;刘人和;赵群;林英姬;;中国页岩气资源及其勘探潜力分析[J];地质学报;2010年09期
18 刘丽真;李建明;陈学辉;;湘鄂西区页岩气勘探前景[J];石油化工应用;2010年12期
19 郭洋;;页岩气与煤层气成藏条件与开发技术对比[J];内江科技;2010年12期
20 潘仁芳;赵明清;伍媛;;页岩气测井技术的应用[J];中国科技信息;2010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魏嘉;郭全仕;;页岩气勘探开发中的地震技术[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七届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王晓东;林年添;汤健健;王焕军;郝继杰;;地震多属性分析技术在页岩气藏储层预测中的应用研究[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七届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王雪秋;;页岩气储层地震波场研究中的建模问题[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七届年会论文集[C];2011年
4 张同伟;张铭杰;闫建萍;胡沛青;张成君;宋春晖;陈克娜;叶聪林;;非常规石油、天然气研究[A];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2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5 邵珠福;钟建华;于艳玲;吴琼玲;孙红华;;页岩气与煤层气的成藏条件及成藏机理对比[A];“地球·资源”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6 顾娇杨;叶建平;房超;邵龙义;;沁水盆地页岩气资源前景展望[A];2011年煤层气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7 苏晶晶;张长春;;浅议河南省煤下铝勘查开发现状和建议[A];河南地球科学通报2011年卷(下册)[C];2011年
8 张金川;聂海宽;薛会;卞昌蓉;王艳芳;;中国天然气勘探的2个新领域:根缘气和页岩气[A];中国西部复杂油气藏地质与勘探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9 单俊峰;毛俊莉;韩霞;;辽河东部凸起中/古生界烃源层评价及页岩气地质条件研究[A];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3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10 唐玄;张金川;;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天然气成藏序列[A];中国西部复杂油气藏地质与勘探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群;蜀南及邻区海相页岩气成藏主控因素及有利目标优选[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3年
2 翟常博;川东南綦江—仁怀地区页岩气成蔵条件及有利目标区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3年
3 白振瑞;遵义—綦江地区下寒武统牛蹄塘组页岩沉积特征及页岩气评价参数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2年
4 杨侃;岩石微孔隙中气体吸附、链状分子运移的计算模拟及其油气地质意义[D];南京大学;2011年
5 马若龙;湘中、湘东南及湘东北地区泥页岩层系地质特征与页岩气勘探潜力[D];成都理工大学;2013年
6 高迪;泛三江盆地早白垩世层序古地理与聚煤作用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0年
7 李海滨;下扬子地区早古生代前陆盆地与油气前景分析[D];南京大学;2013年
8 黄文明;四川盆地下古生界油气地质条件及勘探前景[D];成都理工大学;2011年
9 张雪芬;东营凹陷南部沙河街组砂—泥岩协同成岩作用及其石油地质意义[D];南京大学;2013年
10 雷利安;濮城南区沙二上2+3油藏精细描述及剩余油分布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玉婷;中外页岩气评价标准之比较研究[D];长江大学;2012年
2 黎建;建南地区上三叠—下侏罗统页岩气勘探潜力和方向[D];长江大学;2012年
3 董国良;鄂尔多斯盆地镇泾区块延长组长7页岩储层评价[D];成都理工大学;2012年
4 卢炳雄;中国南方下扬子地区下寒武统页岩气资源分布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2年
5 王佳;湘鄂西、渝东地区下古生界页岩气勘探前景分析[D];成都理工大学;2012年
6 方朝强;鄂尔多斯盆地东部上古生界页岩气成藏条件评价[D];西安石油大学;2012年
7 程烜;南华北盆地二叠系地层特征与页岩气勘探前景分析[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2年
8 李政;东营凹陷页岩气勘探潜力初步评价[D];成都理工大学;2011年
9 邹瑜;川西三叠系上统须家河组五段页岩有机地球化学特征及意义[D];中国地质大学;2011年
10 刘石磊;下扬子地区下志留统页岩气资源分布[D];成都理工大学;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玉峰;页岩气开发牵动能源市场[N];人民日报;2010年
2 李慧;页岩气并非亚洲首选[N];中国能源报;2010年
3 本报记者 王海霞;页岩气使美国“天然气化”了[N];中国能源报;2010年
4 温川;对页岩气也要“细嚼慢咽”[N];中国矿业报;2010年
5 中国国土资源经济研究院 袁国华;美国劲吹“页岩气”旋风[N];中国国土资源报;2010年
6 本报记者 李鑫轶;勘探页岩气不可照搬美国模式[N];中国石化报;2011年
7 本报记者 奚震;唤醒页岩气要过技术这道坎[N];中国石化报;2011年
8 国土资源部油气资源战略研究中心 张大伟;我国页岩气探采与利用路径思考[N];中国国土资源报;2011年
9 记者 徐沛宇;第二批页岩气探矿权出让招标或于四季度启动[N];第一财经日报;2011年
10 早报记者 王道军;国土部:页岩气申报独立矿种[N];东方早报;2011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