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豆状核变性的头部磁共振量化及异常信号与临床特点的关系
【摘要】:目的研究量化评价肝豆状核变性(WD)核磁共振(MRI)严重程度的方法,分析MRI异常信号和临床特点的关系。方法选取WD初诊患者60例(脑型40例,肝型20例)、正常对照20例。对所有患者进行神经系统评分,肝功能检查,铜代谢检查。所有入选者进行头部MRI检查。分别对T2呈像上各部位的高信号和低信号范围和程度进行评分。结果 100%的脑型和80%的肝型WD患者脑部MRI出现异常信号。脑型WD尾状核、丘脑、小脑、中脑、脑桥高信号范围评分高于肝型患者(P=0.024、0.033、0.210、0.036、0.019),程度评分高于肝型(P=0.038、0.044、0.037、0.043、0.020);脑型壳核高信号程度高于肝型(P=0.021);脑型WD丘脑低信号范围及程度高于肝型(P=0.001、0.035);脑型壳核低信号程度高于肝型(P=0.017)。言语清晰度得分与壳核高信号范围、壳核高信号程度得分呈正相关(r=0.379、0.387,P=0.047、0.042)。共济失调的程度得分和小脑高信号程度得分呈正相关(r=0.313,P=0.042)。震颤程度得分和丘脑高信号范围、高信号程度得分呈正比(r=0.372、0.337,P=0.034、0.039)。影像学评分与血清铜、尿铜无相关性。肝型WD患者头部影像学评分与肝功能等级无相关性。结论 WD头部影像学异常的比例较高。通过对T2高、低异常信号的范围和程度评分的方法,可以分别量化评价WD患者脑部铜沉积、神经损伤的程度。WD患者的神经症状与特定核团的神经损伤有关。
|
|
|
|
1 |
李爱萍;周香雪;蒲小勇;何荣兴;李洵桦;梁秀龄;;肝豆状核变性的头部磁共振量化及异常信号与临床特点的关系[J];实用医学杂志;2019年13期 |
2 |
陈晓红;;1例肝豆状核变性的观察及护理[J];当代护士(学术版);2006年03期 |
3 |
顾桂琴,任宏;妊娠合并肝豆状核变性1例的整体护理体会[J];齐鲁护理杂志;1999年01期 |
4 |
陈培祥;陈凤华;莫起玩;;肝豆状核变性患儿护理对策[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8年62期 |
5 |
荣加;;肝豆状核变性合并肝硬化1例的护理[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年14期 |
6 |
邢秀亚;;肝豆状核变性26例的护理[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9年08期 |
7 |
陈雪梅;陈洁;;以精神异常为首发的肝豆状核变性的护理体会[J];中国民康医学;2008年17期 |
8 |
徐为群;;肝豆状核变性脾切除术后病人发热规律的分析及护理对策[J];临床护理杂志;2007年06期 |
9 |
王华萍;;肝豆状核变性患者的护理体会[J];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2006年05期 |
10 |
金桂芳;肝豆状核变性的脑MRI表现[J];心脑血管病防治;2005年02期 |
11 |
孙凤兰;肝豆状核变性诊断的初步经验及护理(附57例临床分析)[J];青海医药杂志;2004年01期 |
12 |
葛凯峰,闫惠,任秀贞;肝豆状核变性1例的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03年01期 |
13 |
江丽琴,刘燕萍,孙晓英;肝豆状核变性患儿的健康指导[J];浙江预防医学;2003年01期 |
14 |
肖翠林,王琳;肝豆状核变性患者的健康指导[J];青岛医药卫生;2003年06期 |
15 |
刘莲凤,秦效彩;42例肝豆状核变性患儿的护理体会[J];齐鲁护理杂志;2002年10期 |
16 |
崔倪;肝豆状核变性8例误诊分析[J];现代医药卫生;2002年03期 |
17 |
沈云蕾,周莲娟;肝豆状核变性的防治与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00年12期 |
18 |
李迎宪,茅义秋;B超诊断肝豆状核变性四例报告[J];江西医学院学报;1999年S1期 |
19 |
王晓平,杨任民;肝豆状核变性现代分子水平的治疗战略[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1997年06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