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和田、喀什地区2012-2016学年农村初中生体格发育状况分析
【摘要】:目的了解和田、喀什地区初中生的体格发育状况,分析其营养不良及超重肥胖发生情况,为本地区初中生营养改善及提高其营养健康水平提供依据。方法 2012-2016年连续4学年于每年10月份,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所属20所和田、喀什初中学校中,按年级分层随机抽取1个自然班,测量学生身高和体重,记录学生基本信息及体检结果,依据中国儿童青少年消瘦、生长迟滞及超重肥胖的评判标准,计算相应检出率,采用Excel2007和SPSS21.0软件录入及分析数据。结果本次研究共监测学生9 310人,营养不良发生率为10.1%,其中消瘦率6.3%,生长迟滞率3.8%,超重肥胖发生率为10.8%,其中超重率8.5%,肥胖率2.3%。男女生轻度消瘦(5.3%vs.2.8%)、生长迟滞(5.2%vs.2.3%)及超重肥胖(13.8%vs.7.6%)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男女中重度消瘦率(2.4%vs.2.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学生消瘦、生长迟滞及超重肥胖的检出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着年龄的增长,消瘦、生长迟滞的检出率呈现增加趋势(P0.05),而超重和肥胖的检出率有降低的趋势(P0.05)。结论 2012-2016学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所属和田、喀什地区农村初中生体格发育水平低于全国及新疆平均水平,男生相比女生更易出现营养不良及超重肥胖,随着年龄增加,营养不良检出率呈增加趋势,而超重肥胖检出率呈降低趋势。
|
|
|
|
1 |
姚月芳;合肥市学龄前儿童体格发育状况调查[J];预防医学文献信息;2001年03期 |
2 |
高福龙,宁福江;1998年蓬莱市潮水镇幼儿体格发育状况调查[J];预防医学文献信息;2002年05期 |
3 |
贺金华,朱淑燕;新疆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儿童体格发育状况评价[J];中国预防医学杂志;2003年04期 |
4 |
万青青;云南省城乡0~6岁儿童体格发育状况评估与分析[J];昆明医学院学报;2004年S1期 |
5 |
张锦明,朱菊芳,陆燕萍,丁云,王正刚;浦东新区集体儿童体格发育状况调查研究[J];医学文选;2005年02期 |
6 |
尚冯青;郑方圆;;山西省五个地市农村少儿体格发育状况的调查[J];山西医药杂志(下半月刊);2011年02期 |
7 |
李芝江,洛桑扎巴,黄华明,魏仁均,布姆,周伟,央金;西藏不同海拔两县儿童体格发育状况分析[J];西藏医药杂志;1995年02期 |
8 |
房崇然;张金奎;;鱼台县3~7岁儿童体格发育状况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J];基层医学论坛;2003年03期 |
9 |
杨红霞,张广仙;对晋城矿区学龄前儿童体格发育状况的调查[J];护理研究;2004年03期 |
10 |
王承秀;湘西不同民族学龄前儿童体格发育状况分析[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5年01期 |
11 |
闫淑娟;滕红红;;北京市0~5岁儿童2004年体格发育状况及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6年03期 |
12 |
耿玉霞;赵慧;;3~5岁信阳市城区儿童体格发育状况调查分析[J];中原医刊;2006年16期 |
13 |
侍建波;刘明明;李中典;孙新岳;唐蓓蕾;;东海县农村5岁以下留守儿童体格发育状况调查[J];江苏预防医学;2007年01期 |
14 |
李自梅;马玉芬;;思茅市幼儿园2261人体格发育状况调查[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7年05期 |
15 |
夏冬云;;2001~2006年集体儿童体格发育状况变化趋势[J];中国妇幼保健;2008年01期 |
16 |
何惠卿;;0~3岁儿童体格发育状况分析及影响因素研究[J];内蒙古中医药;2008年08期 |
17 |
龚正涛;王丹;;湖北省农村留守儿童体格发育状况配对调查分析[J];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2009年04期 |
18 |
曾传军;刘冰;;城市中流动儿童体格发育状况及干预措施初探[J];中国社会医学杂志;2009年06期 |
19 |
杨清平;;2007年学龄前儿童体格发育状况及评价[J];中国妇幼保健;2010年08期 |
20 |
姚潇;;2008年如东县儿童体格发育状况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11年0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