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级层序格架内浊流沉积特征及演化模式——以鄂尔多斯盆地镇泾地区三叠系延长组7段为例
【摘要】:沉积期鄂尔多斯盆地西南缘镇泾地区延长组7段(长7段)既是优质烃源岩发育层段,也是浊流沉积发育的重要储集层段。镇泾地区长7段沉积期为湖盆鼎盛时期,发育深湖-半深湖向三角洲过渡的沉积体系。随镇泾地区油气勘探开发的不断深入,尤其是细粒沉积与页岩油气日益受到重视,长7段浊流沉积特征也备受关注。基于露头、岩心与测井资料,结合层序地层与沉积学研究方法,开展了四级层序格架内的浊流沉积演化与沉积模式研究。结果表明:长7段自下而上可分为MSC1,MSC2和MSC3共3个四级层序;长7段总体以细粒沉积为主,表现出前三角洲与湖相背景下的浊流沉积特征,其中前三角洲亚相主要发育在MSC3层序和MSC2层序;MSC1层序主要发育湖相沉积,三角洲不发育;浊流在3个四级旋回中的发育特征不同。结合研究区沉积演化特点,利用湖平面相对位置代表基准面变化(Va)、去压实后的平均地层厚度表征沉积物供给速率(Vs),对可容纳空间增加速率(ΔV_a)及沉积物供给速率(ΔVs)的比值变化进行研究,建立了3种浊流沉积演化模式:湖侵泥质型、高位早期砂-泥混合型和高位晚期砂质型,其中高位晚期砂质型浊流砂体应是今后油气勘探的重点目标。
|
|
|
|
1 |
高毅凡;李磊;程琳燕;龚广传;张威;杨志鹏;王潘;杨蕾;;块体搬运沉积构型及其对后期浊流沉积的影响——以琼东南盆地陵水凹陷L区为例[J];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2022年02期 |
2 |
李波;王艳;钟和贤;张江勇;李顺;李学杰;高红芳;;花东海盆浊流沉积的磁性特征及其环境意义[J];地球物理学报;2016年09期 |
3 |
孙顺才,张立仁;云南抚仙湖现代浊流沉积特征的初步研究[J];科学通报;1981年11期 |
4 |
杨继良;张淑英;;松辽盆地的白垩纪浊流沉积[J];石油勘探与开发;1987年02期 |
5 |
李利阳;;浊流沉积研究的新进展:鲍马序列、海底扇的重新审视[J];沉积与特提斯地质;2015年04期 |
6 |
饶孟余,钟建华,赵志根,严家平,唐修义;浊流沉积研究综述和展望[J];煤田地质与勘探;2004年06期 |
7 |
彭玉鲸;我省发现浊流沉积[J];吉林地质;1985年01期 |
8 |
高莉玲;;深水浊流沉积研讨会在意举行[J];海洋地质动态;1990年06期 |
9 |
刘宪斌,万晓樵,林金逞,李怀渊,穆剑;陆相浊流沉积体系与油气[J];地球学报;2003年01期 |
10 |
郑旭峰;李安春;万世明;于兆杰;;冲绳海槽中全新世的浊流沉积及其控制因素[J];第四纪研究;2014年03期 |
11 |
李汉瑜;国外对于浊流沉积的认识与研究[J];地质地球化学;1979年07期 |
12 |
李育慈
,杨世倬;全国浊流沉积现场考察学术讨论会报导[J];沉积学报;1984年02期 |
13 |
李祯,温显端,周慧堂,徐勇为;鄂尔多斯盆地东缘中生代延长组浊流沉积的发现与意义[J];现代地质;1995年01期 |
14 |
贺自爱;黔、桂中三叠世浊流沉积的形成环境[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1986年03期 |
15 |
信一心;窑街地区早侏罗世炭洞沟组的浊流沉积[J];煤田地质与勘探;1987年01期 |
16 |
吴贤涛;豫西济源-义马盆地浊流沉积中的痕迹化石及其环境意义[J];沉积学报;1985年03期 |
17 |
胡继宗,周棣康,曹华琦,郝继鹏,朱国贤,秦天西;新疆南部奥陶纪库鲁克塔格海槽浊流沉积[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1988年04期 |
18 |
李尚武;;浊流沉积现场考察及学术交流会议在广西召开[J];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讯;1984年01期 |
19 |
鲁勇;江兵;徐伟平;黄河清;;带坡道转换的沉积浊流的实验研究[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年04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