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延长组7段深水碎屑流沉积特征及成因
【摘要】:为了明确不同类型深水碎屑流沉积特征及其成因,以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延长组7段深水重力流沉积为研究对象,综合测录井资料、岩心观察分析、薄片分析和定量统计,分析碎屑流沉积特征、总结沉积序列和探讨成因机制。研究表明:研究区的深水碎屑流主要发育砂质碎屑流、泥质碎屑流和泥流3种类型。砂质碎屑流沉积以块状砂岩最为常见,漂浮状泥质碎屑发育,单层厚度分布在0.24~1.10 m,平均厚度为0.55 m。泥质碎屑流沉积包含孤立块状沉积和与下伏块状砂岩成对产出两种类型,前者内部大量发育漂浮状泥岩撕裂屑及软沉积物变形构造,后者富含漂浮状泥质碎屑与砂质团块,单层厚度分布在0.21~1.29 m,平均厚度为0.60 m。泥流沉积包含孤立块状沉积和与下伏块状砂岩成对产出两种类型,前者整体为泥质砂岩或砂质泥岩,后者内部可见漂浮状成层排列的毫米级泥质碎片,单层厚度分布在0.20~0.60 m,平均厚度为0.30 m。高浓度砂质沉积物或泥质沉积物搬运过程中环境水体卷入导致的流体转化是形成砂质碎屑流、孤立块状泥质碎屑流和泥流沉积的主要原因。与下部块状砂岩相伴生的泥质碎屑流沉积多为流体侵蚀成因或砂体液化成因;与下部块状砂岩相伴生的泥流沉积包含流体减速膨胀导致的流体转化和碎屑颗粒的差异沉降等成因。
|
|
|
|
1 |
陈飞;胡光义;孙立春;樊太亮;高志前;于喜通;庞正炼;;鄂尔多斯盆地富县地区上三叠统延长组砂质碎屑流沉积特征及其油气勘探意义[J];沉积学报;2012年06期 |
2 |
郑荣才;李云;戴朝成;高博禹;胡晓庆;王昌勇;;白云凹陷珠江组深水扇砂质碎屑流沉积学特征[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12年06期 |
3 |
金杰华;操应长;王健;杨田;周磊;;深水砂质碎屑流沉积:概念、沉积过程与沉积特征[J];地质论评;2019年03期 |
4 |
刘昕;;鄂尔多斯盆地彬长地区长8段砂质碎屑流沉积及储层特征[J];油气藏评价与开发;2014年02期 |
5 |
吕鹏佶;;湖相砂质碎屑流与底流改造砂沉积特征对比[J];断块油气田;2019年02期 |
6 |
张国栋,朱静昌,仇福康,王益友,郑俊章;下扬子地区早三叠世碳酸盐风暴流与碎屑流沉积特征[J];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1987年02期 |
7 |
李祥辉,王成善,胡修棉;深海相中的砂质碎屑流沉积——以西藏特提斯喜马拉雅侏罗-白垩系为例[J];矿物岩石;2000年01期 |
8 |
高广亮;马立民;吴远坤;陈吉;王九理;;南堡凹陷堡古2区块砂质碎屑流油藏地质特征[J];断块油气田;2018年01期 |
9 |
牛新生;王成善;张玉修;;松潘地区白龙江隆起泥盆纪至三叠纪碳酸盐碎屑流沉积及其古地理意义[J];世界地质;2010年01期 |
10 |
蒋德和;;湘南晚泥盆世佘田桥期碳酸盐碎屑流沉积[J];岩相古地理;1989年06期 |
11 |
蔡性恕
,程谦恭
,吴益平;陆上火山碎屑流沉积剖面的研究[J];长安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1986年01期 |
12 |
李双应,洪天求,金福全,刘辉,胡永强;巢县二叠系栖霞组臭灰岩段异地成因碳酸盐岩[J];地层学杂志;2001年01期 |
13 |
孟越;孟康;李艳;李二党;韩作为;张小军;;鄂尔多斯盆地黄陵地区延长组长6_3油层沉积相特征[J];内蒙古石油化工;2019年06期 |
14 |
葛毓柱;钟建华;曲俊利;孙宁亮;王桂林;;鄂尔多斯盆地旬邑地区延长组砂质碎屑流沉积特征及其风暴成因探讨[J];沉积与特提斯地质;2014年01期 |
15 |
李专;何幼斌;肖彬;王振奇;;广西百色利周地区板纳组中段砂质碎屑流沉积[J];岩性油气藏;2014年03期 |
16 |
李安琪;叶绮;王真真;李明;陈奎;;琼东南盆地陵水凹陷北部梅山组砂质碎屑流沉积特征及油气地质意义[J];地质科技通报;2021年0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