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富平中奥陶统平凉组的深水碳酸盐碎屑流
【摘要】:
<正> 在陕西富平,中奥陶统平凉组中,发育有含巨大岩块的杂乱角砾石灰岩。这种石灰岩以其碎屑大小悬殊,排列紊乱,不同成因的石灰岩砾石混杂,巨砾和岩块呈漂浮状散布于较细的砾石之中为特征。杂乱角砾石灰岩呈席状夹在深水盆地相的页状石灰岩和薄板状石灰岩中,其内部缺乏层理,上下接触界限截然。这些标志证明,它们是深水盆地的海下碎屑流沉积。杂乱角砾石灰岩的碎屑物,主要为浅水台地边缘的碳酸盐岩和较深水斜坡的碳酸盐岩的崩解产物。它们同深水盆地的灰泥混合,在重力的直接作用下,以沉积物重力流的方式搬运,在斜坡向盆地
|
|
|
|
1 |
吴胜和,冯增昭,张吉森;鄂尔多斯地区西缘及南缘中奥陶统平凉组重力流沉积[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1994年03期 |
2 |
宋礼生;甘肃平凉地区平凉组笔石带的商榷[J];甘肃地质学报;1996年02期 |
3 |
张志存;山西上石炭统含(竹蜓)灰岩的分阶[J];科学通报;1986年03期 |
4 |
金振奎,冯增昭;鲁西地区下古生界竹叶石灰岩的沉积特征[J];山东地质;1994年02期 |
5 |
H.Sano
,陶铮;日本侏罗纪增生复合体内石炭─二叠纪灰岩与碰撞塌陷有关的内部破坏[J];海洋石油;1995年05期 |
6 |
杨应章;陕西省北部奥陶纪岩石地层单位厘定[J];中国区域地质;1997年02期 |
7 |
刘少忱,王晓刚;渭北煤田西部奥陶系地层划分与对比[J];陕西煤炭;1995年04期 |
8 |
Tan Boon-Kong;马来西亚石灰岩工程地质[J];地质学报;2001年03期 |
9 |
席胜利,郑聪斌,李振宏;鄂尔多斯盆地西缘奥陶系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沉积环境意义[J];古地理学报;2004年02期 |
10 |
徐绍利
,郝选初
,冯立本;北京地区中震旦统矽质灰岩的富水性[J];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1960年01期 |
11 |
;凝灰岩可开拓的新用途[J];有色金属矿产与勘查;1994年01期 |
12 |
姜月华,岳文浙,业治铮;深水型条带状灰岩的特征和形成机理[J];地质论评;1994年01期 |
13 |
梅志超,李文厚;陕西富平中—上奥陶统深水碳酸盐重力流沉积模式[J];沉积学报;1986年01期 |
14 |
;凝灰岩的开发利用[J];桂林工学院学报;1994年01期 |
15 |
贾振远;广西百色—南宁一带含油性[J];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1959年02期 |
16 |
孟逢源
,武清海;论河北南部太原组的时代问题[J];地层学杂志;1990年02期 |
17 |
张桂兰;张店地区灰岩岩溶裂隙水富集规律[J];地下水;1994年02期 |
18 |
王鸿祯;;论中国西南部之威宁系[J];地质论评;1945年Z2期 |
19 |
盛金章;張遴信;;浙江长興长興灰岩中的(竹蜓)科化石[J];古生物学报;1958年02期 |
20 |
李世勋;昆明地区石炭纪南北向同沉积断裂带之沉积特征[J];云南地质;1997年0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