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示扫描量热法测定原油比热容
【摘要】:文章运用德国耐弛公司DSC204差示扫描量热仪测定原油的比热容。测定中,采用20℃/min快速升降温的方法消除试样热历程的影响,分别测定基线、标准人工合成蓝宝石、原油样品的1组3个DSC曲线,得到了15个新疆油田不同区块原油在10℃、20℃、30℃、40℃、50℃、60℃的比热容值。样品平行测定结果的平均相对偏差小,大部分结果的平均相对偏差2%以内。分析了基线与标准样品的测定、坩埚重量、样品质量对检测精度的影响。
|
|
|
|
1 |
孙毅,孙广宇,谭志诚,尹安学,王文斌;原油10-70℃比热容的测定[J];石油化工;1997年03期 |
2 |
吴正佑,钟安堂;输油管线防凝固软件的开发与应用[J];管道技术与设备;1997年03期 |
3 |
德翔恩;;加热炉热效率计算中原油比热容取值探讨[J];油气田地面工程;1987年06期 |
4 |
关志强;戴午子;杨丽明;刘智红;;食品冷却比热容的实验测定[J];食品科技;2006年06期 |
5 |
乔小晶;郝志坚;樊帆;孙翠娜;;高氯酸碳酰肼类配合物的比热容研究[J];含能材料;2009年01期 |
6 |
李疆;胡昌禄;汪汉武;周钱华;;燃煤热风烟气干燥味精菌体蛋白生产计算[J];发酵科技通讯;2010年02期 |
7 |
;新技术与成果[J];中国金属通报;2001年32期 |
8 |
马鹏飞;阮永丰;洪晓峰;张守超;贾敏;张宇晖;;中子辐照对6H-SiC晶体比热容的影响[J];硅酸盐学报;2009年04期 |
9 |
邓元;魏晓星;何淑淀;蒋剑雄;来国桥;;差示扫描量热仪和激光导热仪联用测定材料导热系数[J];杭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3期 |
10 |
高志新;郝保同;刘宝林;胥义;;纳米微粒对PVP低温保护剂比热的影响[J];低温物理学报;2011年01期 |
11 |
张崇民;杨祖磐;黄振奇;沈嘉年;;高温投下法测定硼泥比热容的研究[J];鞍山科技大学学报;1991年02期 |
12 |
周贵斌;李庆领;黄敬东;;橡胶比热特性的实验研究[J];世界橡胶工业;2006年03期 |
13 |
徐抗震;赵凤起;任莹辉;马海霞;宋纪蓉;胡荣祖;;3,6-二肼基-1,2,4,5-四嗪的热行为、比热容及绝热至爆时间(英文)[J];物理化学学报;2009年02期 |
14 |
李幸国;;SCG-BP网络用于食品比热容的曲线拟合[J];电脑开发与应用;2010年01期 |
15 |
周彩荣;王海峰;石晓华;冯伟;;萘普生比热容和燃烧焓的测定[J];化学工程;2010年04期 |
16 |
杜锐;;固体物体比热探讨[J];科技资讯;2010年34期 |
17 |
张国忠;;含蜡原油比热容的计算及在加热输送中的应用[J];油气田地面工程;1989年04期 |
18 |
刘丽,郑娜娜;轮胎胶料比热的实验研究[J];弹性体;2005年04期 |
19 |
厉学武;徐抗震;郭军刚;常春然;宋纪蓉;;微量热法测定二钼酸铵比热容[J];中国钼业;2007年04期 |
20 |
葛山;尹玉成;;激光热扩散法测定高炉炭砖导热性能的研究[J];炭素技术;2008年02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