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泉盆地酒西坳陷油气成藏控制因素与有利勘探方向
【摘要】:酒泉盆地酒西坳陷是典型的勘探程度非常高的含油气坳陷,其油气勘探潜力及有利的勘探区域是油气勘探决策面临的关键问题。通过酒西坳陷原油类型与油源的精细对比,厘定了不同类型原油分布的层系与区域,总结归纳了原油分布规律,探讨了油气运移与聚集成藏的控制因素,重新评估了油气资源潜力并预测了有利勘探区域。研究结果表明,酒西坳陷青南次凹中部地区存在低成熟、中等成熟和高成熟3类原油。低成熟原油仅分布在下白垩统下沟组上段和中沟组,中等成熟原油分布在下白垩统下沟组中段及以上地层,高成熟原油主要分布在深层下沟组下段与赤金堡组。青西凹陷南部的窟窿山构造带和北部的柳北构造带仅分布高成熟原油;鸭儿峡—老君庙—石油沟构造带和石北次凹西部斜坡带的古近系中仅分布中等成熟原油。青南次凹内部的油气以近源运移成藏为主,不同层段有效烃源岩的分布控制了油气的分布层位。窟窿山断裂和121断裂是控制凹陷内油气运移成藏的关键断裂,鸭509断裂是控制油气由青西凹陷向南部凸起运移的关键断裂。新近纪以来祁连山向北推覆挤压形成的背斜构造带为油气聚集成藏提供了有利的圈闭,青西凹陷不均衡沉降与抬升为油气由西向东高效运移创造了有利条件。酒西坳陷仍然具有良好的油气资源基础与勘探潜力。青南次凹中部的深层、南部窟窿山构造带东段和北部柳北构造带的中层—深层是寻找高成熟原油的有利区;鸭西及其以南地区是寻找中等成熟和高成熟原油的有利区;鸭南—庙南地区和鸭儿峡—石北次凹西部斜坡地区的古近系是寻找中等成熟原油的有利区;石北次凹中部—北部的深层是寻找赤金堡组自生自储成熟原油油藏的有利区。
|
|
|
|
1 |
韩永科;张莉;韩小松;杨智明;;营尔凹陷原油族群划分及勘探意义[J];新疆石油地质;2007年02期 |
2 |
马其鸿
,林启彬
,叶春辉
,沈炎彬;酒泉盆地西部赤金堡组与新民堡群的划分和对比[J];地层学杂志;1982年02期 |
3 |
熊英,程克明,杨智明,高波,胡咏;酒西坳陷油源对比研究新进展[J];石油勘探与开发;2004年01期 |
4 |
韩永科,刘永昌,岳智忠,张蕊胜;酒泉盆地营尔凹陷长沙岭构造带油气勘探前景[J];新疆石油地质;2003年06期 |
5 |
张亮;;潜江凹陷广北地区油气成藏控制因素分析[J];江汉石油科技;2016年03期 |
6 |
李建新;上官静雯;袁义东;王振泽;陈少平;;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长2油藏成藏控制因素综述[J];石油地质与工程;2019年03期 |
7 |
李才学;陈峰;;徐集地垒带成藏控制因素分析[J];内蒙古石油化工;2017年01期 |
8 |
肖开华,何金平;鄂西渝东区油气成藏控制因素与勘探方向[J];江汉石油职工大学学报;2001年02期 |
9 |
冯宝红;宋海涛;吴德亚;;滨南油区沙三段浊积岩成藏控制因素及储层预测[J];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4期 |
10 |
马立元;程克明;熊英;杨智明;;酒西坳陷部分原油生物标记物特征异常分析[J];沉积学报;2006年04期 |
11 |
陈建平;陈建军;倪云燕;范铭涛;廖凤蓉;魏军;韩永科;;酒泉盆地酒西坳陷原油油源[J];石油学报;2019年07期 |
12 |
张金伟;;哥伦比亚D区块油藏类型及成藏控制因素[J];石油天然气学报;2014年07期 |
13 |
汝旭;;延长气田某区天然气成藏控制因素研究[J];石化技术;2017年08期 |
14 |
邹磊落;代昆;汪晓敏;汪津;白晶;王冠;;板桥斜坡原油类型划分及其意义[J];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9年02期 |
15 |
刘明;朱忠云;冯志平;陈仲宇;;缅甸D区块油气地球化学特征及分类[J];江汉石油科技;2015年03期 |
16 |
熊英;程克明;马立元;;酒西坳陷下白垩统新油源层研究[J];石油学报;2006年06期 |
17 |
高岗;王银会;柳广弟;陈建军;周一博;周在华;杨智明;;酒泉盆地营尔凹陷有效烃源岩的确认及其展布特征[J];石油实验地质;2013年04期 |
18 |
陈建平;魏军;倪云燕;陈建军;邓春萍;田多文;胡健;黄振凯;张蒂嘉;韩永科;;酒泉盆地酒西坳陷主力烃源岩分布及对油气勘探的启示[J];石油学报;2018年1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