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中东地区巨厚强非均质碳酸盐岩储层分类与预测——以伊拉克W油田中白垩统Mishrif组为例

刘航宇  田中元  刘波  郭睿  石开波  叶玉峰  
【摘要】:巨厚碳酸盐岩储层是中东波斯湾盆地发育较普遍的一类储层,受控于复杂原生沉积-次生成岩改造作用,储层岩石类型与孔隙结构复杂、非均质性极强,严重制约着巨厚油藏注水开发采收率的提高。以伊拉克W油田中白垩统Mishrif组巨厚碳酸盐岩为例,通过岩心、测井、地震和物性、压汞等资料,以"储层成因(沉积+成岩)为分类基础、储层质量(物性+微观孔隙结构)为分类依据、地球物理方法(测井+地震)为识别预测手段",开展复杂强非均质碳酸盐岩储层分类与预测研究。研究表明:沉积相带及其变迁控制了Mishrif组复杂岩石结构类型及叠置关系,原始沉积组构叠加差异性成岩改造控制了其6种孔隙类型的发育及分布,发育14种岩石成因类型,每种类型具有相似的沉积结构和孔隙类型,且经历了统一的沉积-成岩演化史。岩石成因类型与储层质量相关性好,根据储层质量划分为5种储层类型,其中发育粒间孔、混合孔的生屑砾屑灰岩和发育粒间孔的生屑砂屑灰岩,属于高孔高渗连通孔粗喉型最优质储层。构建测井声波纵波波阻抗(RHOB/DT)和深感应电阻率与自然伽马测井数值之比(RILD/GR)交会图,其对单井储层类型识别效果较好。以单井测井识别结果为硬数据,以地震波阻抗为井间约束,预测各类储层空间展布,其中I类最优质储层在mB2上段呈大范围片状连续分布,mB1段呈条带状分布,mA段呈小范围片状分布,分别符合mB2上段台地边缘生屑滩、mB1段台内潮汐水道和mA段台内浅滩沉积环境。通过盲井抽稀检验,预测结果符合率超过80%,从而为剩余油挖潜奠定了基础。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刘航宇;田中元;刘波;郭睿;石开波;叶玉峰;;中东地区巨厚强非均质碳酸盐岩储层分类与预测——以伊拉克W油田中白垩统Mishrif组为例[J];石油学报;2019年06期
2 陈培元;段晓梦;郭丽娜;倪军娥;;伊拉克B油田白垩系Mishrif组碳酸盐岩储层分类[J];石油化工应用;2016年07期
3 高计县;田昌炳;张为民;宋新民;王玉玺;刘波;;波斯湾盆地中白垩统Mishrif组碳酸盐岩储层特征及其发育模式[J];地质科学;2013年01期
4 劳有富;;塔河油田碳酸盐岩储层类型划分[J];石化技术;2015年05期
5 杨杰;强南;;地震在碳酸盐岩储层预测中的应用[J];科技致富向导;2015年05期
6 龚洪林;王振卿;李录明;蔡刚;;应用地震分频技术预测碳酸盐岩储层[J];地球物理学进展;2008年01期
7 刘春园;魏修成;徐胜峰;付志国;;地球物理方法在碳酸盐岩储层预测中的应用综述[J];地球物理学进展;2007年06期
8 唐湘蓉,谭仲平;塔河4区碳酸盐岩储层测井约束反演预测[J];断块油气田;2005年03期
9 ;总目录[J];新疆石油地质;1988年04期
10 李勃田;余家仁;;应用模糊数学评价碳酸盐岩储层初探[J];石油学报;1988年01期
11 裴大清;李杏;;伪声阻抗在碳酸盐岩储层研究中的应用[J];中国海上油气;1989年04期
12 刘伟方;段永华;高建虎;张喜梅;孙勤华;;利用地震属性预测碳酸盐岩储层[J];岩性油气藏;2007年01期
13 李扬;刘波;田昌炳;高计县;李保柱;王玉玺;刘建强;田泽普;;伊拉克Y油田上白垩统Mishrif组碳酸盐岩储层及其测井响应特征[J];油气地质与采收率;2016年06期
14 余村;王恩江;姜仁;曾庆才;周健;钱卫;庞孟强;;基于广义S变换的频移衰减估算方法及在碳酸盐岩储层中的应用[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8年36期
15 黄昱丞;王大伟;吴时国;曾驿;王纯;;流花碳酸盐岩储层“低频阴影”检测分析[J];热带海洋学报;2016年06期
16 赵麟天;;辽河油田碳酸盐岩储层的磁性特征研究[J];化工管理;2016年35期
17 王振伟;;碳酸盐岩储层测井解释评价方法标准研究[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7年19期
18 胡作维;李云;韩信;黄思静;李北康;;碳酸盐岩储层中热液流体改造作用研究进展[J];地质科技情报;2015年05期
19 李功强;赵永刚;江子凤;邓钰英;宋立志;;塔河油田托普台区碳酸盐岩储层类型判别方法及应用[J];工程地球物理学报;2013年03期
20 梅仕军;莫静;林刚;黄丽鹃;;国内碳酸盐岩储层评价技术[J];内江科技;2013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友钊;魏喜;;辽河油田碳酸盐岩储层的磁性特征研究[A];1999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年刊——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五届年会论文集[C];1999年
2 吕修祥;张一伟;杨宁;李建交;;塔里木盆地碳酸盐岩储层改造地质作用与勘探选区设想[A];塔里木及周边地区盆地(山)动力学与油气聚集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3 王保丽;印兴耀;张广智;;综合参数提取对碳酸盐岩储层的识别[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四届年会论文集[C];2008年
4 熊高君;杨举勇;肖又军;彭更新;高宏亮;贺振华;王绪本;黄德济;;基于地震正反演迭代的碳酸盐岩储层参数求解[A];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2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5 范嘉松;;从世界碳酸盐岩特征看塔里木盆地碳酸盐岩储层[A];塔里木及周边地区盆地(山)动力学与油气聚集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6 靳文芳;;用测井资料定量表征碳酸盐岩储层[A];中国地球物理第二十一届年会论文集[C];2005年
7 陈代钊;;埋藏-热液(岩溶)成岩作用与碳酸盐岩储层表征——典型实例介绍及对塔中碳酸盐岩储层演化的思考[A];塔里木及周边地区盆地(山)动力学与油气聚集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8 王胜建;包书景;侯会军;侯雨庭;;基于微电阻率扫描成像的碳酸盐岩储层定量评价——以高桥地区马家沟组碳酸盐岩储层为例[A];中国地质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汇编——S13石油天然气、非常规能源勘探开发理论与技术分会场[C];2013年
9 徐海;孙红军;郑磊;孙钰;徐睿;;巴西深海盐下碳酸盐岩储层预测难点与对策[A];中国石油学会2015年物探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5年
10 林发武;刘得芳;;基于产能刻度测井的碳酸盐岩储层品质评价方法[A];第八届中国含油气系统与油气藏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1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罗厚义;中东Y油田复合型碳酸盐岩储层表征技术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3年
2 尤东华;塔里木盆地顺托果勒地区中下奥陶统碳酸盐岩储层特征与成因机理[D];南京大学;2018年
3 张艳;苏里格气田东区碳酸盐岩储层评价及含气性预测[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8年
4 石彦;塔里木盆地塔河油田碳酸盐岩储层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5 孙建库;不同类型碳酸盐岩储层横向预测方法研究[D];西南石油学院;2004年
6 高志前;塔里木盆地中地区下古生界不同类型碳酸盐岩储层形成及成因联系[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7年
7 谭秀成;多旋回复杂碳酸盐岩储层地质模型[D];成都理工大学;2007年
8 肖富森;四川盆地碳酸盐岩储层地震综合预测与评价方法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7年
9 刘文革;海相碳酸盐岩储层地震响应特征数值模拟[D];成都理工大学;2008年
10 成永生;渤海湾盆地南堡凹陷周边地区寒武—奥陶系碳酸盐岩储层研究[D];中南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宁晓晓;国外L油田盐下碳酸盐岩储层测井评价方法研究[D];西南石油大学;2018年
2 马乾;川中深层碳酸盐岩储层含气性预测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8年
3 蔡紫薇;塔河油田深层碳酸盐岩储层精细刻画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8年
4 陈晖;高石梯灯四段储层分布地震预测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8年
5 沈登辉;伊拉克西古尔纳油田Mishrif组碳酸盐岩储层质量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北京);2017年
6 王俪静;碳酸盐岩储层地震反演方法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北京);2017年
7 周伟;碳酸盐岩储层评价技术研究[D];长江大学;2012年
8 胡琮;塔河油田六区碳酸盐岩储层缝洞测井识别方法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3年
9 汪海霖;台盆区碳酸盐岩储层评价方法研究[D];西南石油大学;2015年
10 平海涛;靖西马五碳酸盐岩储层测井评价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张卫峰 杨卫东;碳酸盐岩储层评价技术渐入佳境[N];中国石化报;2012年
2 本报记者 江其勤;川东北碳酸盐岩储层研究达国际先进水平[N];中国石化报;2008年
3 江其勤 马红强;塔中奥陶系碳酸盐岩储层研究获新进展[N];中国石化报;2011年
4 通讯员 潘立银;杭州地研院借外脑攻克地质难题[N];中国石油报;2012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