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塔中地区志留系柯坪塔格组沉积特征与油气分布

赵文光  周波  蔡忠贤  彭仕宓  
【摘要】:塔里木盆地塔中地区志留系柯坪塔格组为潮控滨岸带沉积环境,主要发育潮坪沉积。在低缓地形背景下发育的柯坪塔格组潮坪沉积环境可分为潮间带和潮下带,发育泥坪、混合坪、砂坪和潮道相沉积。应用高分辨层序地层学原理和方法,把塔中志留系柯坪塔格组分为2个长期旋回(LSC1和LSC2)、5个中期旋回和11个短期旋回层序。在LSC1旋回主要发育潮道沉积,LSC2旋回的沉积相以砂坪为主。对塔中11井、塔中117井的分析发现,潮道和砂坪相带发育了该区的主要储层。泥坪主要集中在LSC1旋回的顶部,形成油藏的良好盖层;LSC2旋回上覆的大套红色泥岩形成了气藏的良好盖层。由于上覆盖层的有效遮挡,在柯坪塔格组的潮道和砂坪中油气聚集成藏,其中在LSC1旋回中形成油藏,在LSC2旋回中形成气藏。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张炎忠;齐永安;;塔中地区志留系储层成岩作用及孔隙演化[J];海洋地质动态;2006年05期
2 王贵文;张新培;;塔里木盆地塔中地区志留系测井沉积相研究[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3期
3 李明云;孙晓明;;塔中地区志留系沉积相及层序地层研究[J];石油地质与工程;2008年02期
4 赵文光;周波;蔡忠贤;彭仕宓;;塔中地区志留系柯坪塔格组沉积特征与油气分布[J];石油学报;2008年02期
5 胡剑风;吕修祥;赵风云;陈元壮;;塔里木盆地塔中隆起志留系油气聚集控制因素[J];沉积学报;2005年04期
6 王成林;李毓丰;张雷;赵宽志;党青宁;;塔中地区志留系薄互层砂体预测方法[J];油气地质与采收率;2008年01期
7 王清华;唐子军;赵福元;朱永峰;李辉;;塔里木盆地志留系成藏地质条件与油气勘探前景[J];新疆石油地质;2009年02期
8 陈方鸿,王贵文;塔里木盆地塔中地区志留系测井层序地层学研究[J];沉积学报;1999年01期
9 马晓娟;张忠民;陈占坤;;塔河南部志留系柯坪塔格组层序地层及沉积相[J];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3期
10 胡少华;王庆果;李秀珍;;塔里木盆地志留系层序地层划分及沉积体系特征[J];大庆石油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11 陶碧娥;傅恒;;塔河地区志留系沉积体系及储层纵向分布特征[J];岩性油气藏;2009年01期
12 段中钰;庞宏;蒲青山;马永琴;;塔里木盆地塔中地区志留系油气成藏模式[J];科技导报;2011年23期
13 李双文;刘洛夫;李超;姜振学;庞雄奇;;应用定量颗粒荧光技术研究塔中地区志留系古油藏分布特征[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06年05期
14 吴立群;焦养泉;荣辉;;塔里木盆地西部四十厂剖面志留系柯坪塔格组沥青砂岩沉积特征[J];现代地质;2011年01期
15 朱如凯,郭宏莉,何东博,高志勇,罗平,王雪松,张兴阳;塔中地区志留系柯坪塔格组砂体类型及储集性[J];石油勘探与开发;2005年05期
16 王显东,姜振学,庞雄奇,张俊;塔里木盆地志留系盖层综合评价[J];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4期
17 赵风云,吕修祥,杨海军,李宇平,邬光辉;塔里木盆地塔中低凸起志留系油气成藏模式初探[J];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4期
18 袁志云;王成林;孔令洪;;塔中地区志留系柯坪塔格组沉积体系[J];油气地质与采收率;2009年02期
19 王勇;李宇平;;塔中地区志留系柯坪塔格组储层物性的主控因素[J];天然气技术;2009年04期
20 王萍;刘洛夫;李燕;姜振学;陈治军;庞雄奇;;塔中地区志留系柯坪塔格组上~3亚段储层特征及与油气分布的关系[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08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健;罗晓容;张宝收;赵风云;雷裕红;;塔中地区志留系柯坪塔格组砂岩输导层量化表征及有效性评价[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第11届(2011年度)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12年
2 蔡春芳;邬光辉;李开开;陈利新;李梅;李宏涛;;塔中地区古生界热化学硫酸盐还原作用与原油中硫的成因[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2007学术论文汇编(第六卷)[C];2008年
3 李佳蔚;邱楠生;常健;;塔中地区构造—热演化的磷灰石裂变径迹响应[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七届年会论文集[C];2011年
4 罗宪婴;赵宗举;贺训云;陈学时;俞广;吴兴宁;;塔中地区下古生界主力油源层新认识[A];第十届全国有机地球化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5 李开开;蔡春芳;李宏涛;;塔中地区奥陶系储层稀土元素与~(87)Sr/~(86)Sr分布及其意义[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2007学术论文汇编(第六卷)[C];2008年
6 蔡春芳;;塔中地区古生界油田水化学演化和流动分析[A];1999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年刊——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五届年会论文集[C];1999年
7 吴茂炳;王毅;张永贵;张达景;张涛;胡文萱;;塔中地区热液岩溶及其地质意义[A];第三届全国沉积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4年
8 贾进华;;塔里木盆地塔中地区志留系沉积特征与砂体预测[A];第三届全国沉积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4年
9 李景贵;郑建京;刘文汇;陈国俊;孟自芳;;塔北、塔中地区碳酸盐岩及其原油中的二苯并噻吩类化合物[A];第十届全国有机地球化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10 卢颖忠;李保华;田瑞锋;张宇晓;;塔中地区碳酸盐岩储层横向特征初探[A];中国地球物理第二十一届年会论文集[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少华;塔里木盆地早古生代克拉通盆地志留纪沉积层序及油气系统[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7年
2 刘晓林;塔里木盆地志留系沉积相与油气分布[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3 祝贺;塔里木盆地塔北—塔中地区三叠系沉积、层序地层特征及生储盖组合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1年
4 刘忠宝;塔里木盆地塔中地区奥陶系碳酸盐岩储层形成机理与分布预测[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6年
5 杨枝;塔中地区裂缝性碳酸盐岩储层保护技术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0年
6 宫秀梅;塔里木盆地塔中地区油气成藏体系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北京);2006年
7 高志前;塔里木盆地中地区下古生界不同类型碳酸盐岩储层形成及成因联系[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7年
8 王黎栋;塔中地区T_7~4界面碳酸盐岩古岩溶储层形成机理与分布预测[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7年
9 陈业全;塔中地区火山岩形成分布和油气关系[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地球化学研究所);2005年
10 张翔;塔里木盆地志留系层序地层学研究及意义[D];成都理工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雷;塔里木盆地塔中地区志留系层序地层学研究[D];大庆石油学院;2007年
2 李军峰;塔里木盆地中部柯坪塔格组上段层序地层及沉积相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0年
3 顾礼敬;塔里木盆地塔中地区奥陶系碳酸盐岩油气分布规律与成藏模式[D];中国石油大学;2011年
4 翟振飞;塔里木盆地塔中地区奥陶系层序地层及沉积特征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0年
5 金兴;地震多属性分析及其在塔中地区奥陶系储层预测中的研究与应用[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6 牛永斌;基于VRGIS的塔中地区生物遗迹地质信息系统[D];河南理工大学;2007年
7 张小兵;塔中地区志留泥盆系有利含油气构造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4年
8 侯国庆;塔中地区下古生界储层评价与分布[D];成都理工大学;2011年
9 黄擎宇;塔中地区奥陶系碳酸盐岩储层成因机理及主控因素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0年
10 安晓璇;塔里木盆地塔中地区寒武—奥陶系白云岩储层特征[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宗钢李俊杰 通讯员 谢海龙;西北塔中油气勘探再擂战鼓[N];中国石化报;2008年
2 周兴岩 蒋玲;新增石油储量锁定5亿吨[N];中国矿业报;2008年
3 记者 潘杰;石油人治沙护路功不可没[N];中国化工报;2010年
4 记者 郭立杰;植被多了 风沙小了 气候好了[N];中国石油报;2007年
5 特约记者 吕晶 通讯员 路克崇 孙晓榕;西部钻探国际钻井公司——钻成玉门鸭儿峡区块最深井[N];中国石油报;2009年
6 郭立杰;中石油用绿色装点塔克拉玛干大沙漠[N];中国矿业报;2007年
7 记者 刘枫;塔里木投产一座油田建成一片绿洲[N];新疆日报(汉);2007年
8 本报记者 张一鸣;中石油3000亿发动新疆战略[N];中国经济时报;2010年
9 杨东辉 任文博;走出自己的开采之路[N];中国石化报;2008年
10 记者 李祖诗 通讯员 黄毅 刘宇琦;江汉海相勘探突破定论:单一盖层变成储气层[N];中国石化报;2010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