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共偏移距数据集的空间分辨率分析
【摘要】:地震采集观测系统直接影响所获地震资料的信噪比与分辨率。从已有的理论公式出发,分别导出了二维、三维共偏移距道集的空间分辨率公式,较系统地讨论了共偏移距道集的横向分辨率和垂向分辨率与地下介质速度、地震主频及频带、反射界面倾角、偏移孔径以及所使用的观测系统等因素的关系。研究分析表明:较大的观测孔径有利于横向分辨率的提高;倾角或偏移孔径越大,横向分辨率越高,垂向分辨率却越低;非零偏移距数据体的空间分辨率比零偏移距有所降低;采集的方位角对x方向和y方向的分辨率也有影响。所取得的成果与认识可望为地震采集观测系统的设计提供理论指导。
|
|
|
|
1 |
杨勤勇;;碳酸盐岩溶洞模型地震成像分辨率研究[J];石油物探;2010年06期 |
2 |
赵庆献;;天然气水合物准三维地震调查面元参数优化研究[J];热带海洋学报;2011年01期 |
3 |
钱荣钧;;地震波分辨率的分类研究及偏移对分辨率的影响[J];石油地球物理勘探;2010年02期 |
4 |
A.J.伯克霍特;崔建国;;高分辨率技术[J];勘探地球物理进展;1986年03期 |
5 |
狄帮让;熊金良;岳英;魏建新;薛广建;顾培成;;面元大小对地震成像分辨率的影响分析[J];石油地球物理勘探;2006年04期 |
6 |
李建朝,何樵登;偏移方法的横向分辩率特性[J];石油物探;1986年04期 |
7 |
S.TODO;齐诚;;近震反射层析成像法在兰德斯余震区的应用[J];世界地震译丛;2005年06期 |
8 |
程增庆,王肖颖,王志荣,邱洁,吴奕峰,勾精为;三维地震横向分辨率的研究[J];石油地球物理勘探;1996年S1期 |
9 |
殷勇;;高密度电阻率法四电极系横向分辨率探讨[J];物探化探计算技术;2010年03期 |
10 |
刘雯林;;地震记录的分辨率[J];石油地球物理勘探;1980年05期 |
11 |
D.R.Pant
,石洁;地震反射波的横向分辨率——物理模型研究[J];地球物理学进展;1989年03期 |
12 |
岳英;滩海区精细地震采集技术攻关试验[J];天津科技;2004年04期 |
13 |
陈学强;三维地震勘探应慎用Flexi~面元法[J];勘探地球物理进展;2005年05期 |
14 |
G. Kneib;周永胜;韩亮;闫小兵;吴世林;;对隧道反射地震学的再认识[J];工程地球物理学报;2007年04期 |
15 |
刘浩杰;王延光;韩文功;孟宪军;孔庆丰;;基于系统辨识提高地震资料分辨率[J];油气地球物理;2010年02期 |
16 |
;解释:理论[J];勘探地球物理进展;1984年Z1期 |
17 |
D·M·Sporz;张义彬;;勘查研究沉积岩和火山岩型贵金属矿床的遥感特征及图像处理方法[J];国外地质勘探技术;1998年06期 |
18 |
Gerard T.Schuster;吴龙丽;;偏移成像的分辨率限制[J];国外油气勘探;2000年04期 |
19 |
文晓涛,贺锡雷,黄德济,杜正聪;提高地震剖面横向分辨率与压制噪音的试验研究[J];物探化探计算技术;2003年01期 |
20 |
李健,邢立新;小波变换在TM热红外遥感信息解释中的应用[J];地球物理学进展;2004年02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