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川西MJ地区蓬莱镇组储层含气性识别模式研究

谯述蓉  赵爽  谢雄光  
【摘要】:川西MJ地区蓬莱镇组气藏为河、湖相碎屑岩致密储层,砂体分布不稳定,厚度和物性变化大,多呈透镜状,采用传统的"低频、强振幅、低波阻抗"含油气性识别模式预测含气砂体存在多解性,不能满足实际生产的需要。引入了"低频共振、高频衰减"含气性识别模式,并利用该模式对川西31口已知井储层段的含气性进行了检测,发现检测结果与实钻结果吻合度较高。根据该模式含气性检测结果部署并完钻了7口井,全部获得工业气流,其中,MP52、MP63-1、MP61、MP61-1井为高产气井,分别产天然气16.619×10~4m~3/d,13.79×10~4m3/d,23.45×10~4m~3/d及16.79×10~4m~3/d。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谯述蓉;赵爽;谢雄光;;川西MJ地区蓬莱镇组储层含气性识别模式研究[J];石油物探;2011年04期
2 李跃纲,杨跃明;川西白马庙气田蓬莱镇组气藏地震储层预测技术研究[J];天然气工业;2002年01期
3 李学明;吕正祥;黎从军;;川西新场气田蓬莱镇组有利储集砂体展布研究[J];岩相古地理;1997年03期
4 王世泽;川西洛带构造蓬莱镇组地层现今地应力场特征[J];矿物岩石;2000年03期
5 赵永刚,雷卞军,杨跃明,蒋裕强,李跃纲,赵永鹏,王身建;川西邛崃县白马庙气田上侏罗统蓬莱镇组沉积相及砂体展布研究[J];中国地质;2004年03期
6 徐伟,李和;白马庙气田蓬莱镇组多层气藏开发地质特征研究[J];天然气勘探与开发;2004年04期
7 李学明,吕正祥,黎从军;川西新场气田蓬莱镇组有利储集砂体展布研究[J];岩相古地理;1997年03期
8 马波;川西白马庙蓬莱镇组含气砂体地震预测[J];天然气工业;2002年S1期
9 雷卞军,杨跃明,蒋裕强,彭先,朱永刚,李跃刚,蔡开平,赵永刚;川西邛崃—蒲江蓬莱镇组高分辨率层序地层研究[J];天然气工业;2003年06期
10 吕正祥,杨宝星;川西浅层气红色砂岩储层孔隙类型及控制因素探讨[J];中国海上油气(地质);1996年03期
11 马勇;川西坳陷新场气田蓬莱镇组有利储层横向预测[J];沉积与特提斯地质;2002年04期
12 陈颖莉,陈古明,蒲蓉蓉,唐刚,魏兴元;白马庙蓬莱镇气藏沉积微相与气井高产关系研究[J];天然气勘探与开发;2005年02期
13 兰大樵,杨跃明;川西坳陷白马庙气田蓬莱镇组气藏成藏研究[J];天然气工业;2001年04期
14 淡卫东;张昌民;尹太举;程绪彬;李连民;;川西白马庙气田上侏罗统蓬莱镇组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对比[J];沉积学报;2007年05期
15 冯泽伦;浅谈西充地下水及其估算[J];四川水利;1996年05期
16 邓少云,符晓;川西新场气田侏罗系蓬莱镇组储层特征[J];天然气工业;1997年04期
17 王昔彬,刘传喜,郑祥克,刘常红,张渝丽,张华;低渗特低渗气藏剩余气分布的描述[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03年04期
18 何鲤,柳梅青,何治国,周志军,张淑彬;川西及邻区蓬莱镇组沉积层序特征及有利储集相带预测[J];石油实验地质;1999年02期
19 柳梅青,陈亦军,郑荣才;川西新场气田蓬莱镇组陆相地层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研究[J];沉积学报;2000年01期
20 吴世祥,江泽成,张林;川西侏罗系成藏主控因素及分类[J];天然气工业;2001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西南油气分公司探明新场须家河二段千亿方大型整装气藏[A];2009年度中国地质科技新进展和地质找矿新成果资料汇编[C];2009年
2 张莉;谢增业;高嘉玉;单秀琴;;川西南部储层包裹体特征及其在成藏研究中的应用[A];《国际有机裹体研究及其应用》短训班第十四届全国包裹体及地质流体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3 施维德;;川西植物物种的引种与保护[A];中国植物学会植物园分会第十六次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1年
4 罗啸泉;;川西洛带遂宁组沉积特征及储层研究[A];第三届全国沉积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4年
5 罗国容;李梅;胡庭兴;刘维华;;川西天然林保护区森林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初探[A];2004·中国·武汉生态旅游论坛论文集[C];2004年
6 刘旗;王帮全;李振江;徐天德;;川西雅江—道孚地区三叠系西康群若干地质问题研究进展与分歧[A];青藏高原及邻区地质与资源环境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3年
7 吕正祥;;流体包裹体信息在远源气藏研究中的作用[A];全国包裹体及地质流体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C];2002年
8 刘文中;徐士进;王汝成;陆现彩;赵连泽;李惠民;方中;;川西麻粒岩的锆石U-Pb年龄及其地质意义[A];同位素地质新进展:技术、方法、理论与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3年
9 晋光文;孙洁;白登海;王立凤;;川西—藏东大地电磁资料的阻抗张量畸变分解[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二○○三学术论文汇编·第二卷(青藏高原)[C];2003年
10 席道瑛;;用低频共振法研究岩石中波传播的衰减[A];1993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九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钟乐海;气田整体优化系统的建立与应用研究[D];西南石油学院;2005年
2 吴世祥;川西上三叠统前陆盆地成藏特征分析[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3年
3 石志良;凝析气藏气液变相态渗流理论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渗流流体力学研究所);2004年
4 吕卓红;川西茶馆:作为公共空间的生成和变迁[D];中央民族大学;2003年
5 林涛;深层凝析气藏伤害机理与水力压裂改造研究[D];西南石油学院;2004年
6 陈红军;含硫化氢气井酸化中的控硫控铁及酸化压裂技术研究[D];西南石油学院;2004年
7 高玉巧;岩浆成因CO_2气藏中储集砂岩的热对流成岩作用[D];吉林大学;2007年
8 郭建军;气田水平井开发技术政策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2年
9 卢立泽;气井及气藏优化配产方法研究及软件系统设计[D];西南石油学院;2005年
10 何海;川西亚高山针叶林主要针叶树种年轮生态学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成都生物研究所);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皋;川西白马—松华地区蓬莱镇组浅层气藏储层特征与损害评价[D];西南石油学院;2002年
2 穆倩怡;川西坝子竹器现状考察[D];中央美术学院;2010年
3 胡越英;川西B-29“特种工程”研究[D];四川大学;2003年
4 赵学峰;致密气藏动态分析方法及软件研制[D];中国石油大学;2011年
5 陈碧辉;川西前陆盆地气田流体的混合与成藏效应[D];成都理工大学;2003年
6 赵永刚;白马庙—松华地区蓬莱镇组沉积相研究[D];西南石油学院;2003年
7 董应兴;麻柳场构造嘉陵江组气藏一井多层开采技术界限研究[D];西南石油学院;2004年
8 张华英;马井气田蓬莱镇组JP_2气藏储层评价与综合预测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7年
9 曹伦;近代川西天主教教堂建筑[D];西南交通大学;2003年
10 文玉莲;气藏动态预测方法研究[D];西南石油学院;200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方;川西气藏关键技术十个二级课题完成[N];中国石化报;2003年
2 记者 安蓓 张艺;川西探明气田逾千亿立方米[N];新华每日电讯;2010年
3 陈明泉;川西深层天然气勘探突破在即[N];中国石化报;2005年
4 龚畅;高含硫气藏的开发[N];中国石油报;2002年
5 孙清华 李艳卫;中原油田重点气藏精细描述见成效[N];中国石化报;2009年
6 记者 郭望;川西深层发现千亿立方米大气田[N];中国石化报;2010年
7 赵则阳李军;气藏挖潜效果显著[N];中国石化报;2007年
8 记者 周昆 张毅;全面构建川西交通枢纽[N];雅安日报;2011年
9 记者 王涛 陈明泉;气化川西123个乡镇[N];中国石化报;2001年
10 通讯员 王建国;川庆钻探川西公司钻井总进尺突破22万米[N];中国石油报;2008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