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火成岩储层的综合预测研究

崔世凌  杨泽蓉  
【摘要】:应用基础资料研究了火成岩储层的地质、地震特征,特别是火成岩内部频率、振幅的变化特征,确定了火成岩裂缝存在时火成岩体频率和振幅的变化特征和一般性规律。开展了火成岩储层预测方法技术研究,包括瞬时信息技术、切片对比技术、曲率分析技术、多参数分析法和吸收系数法等,建立了一套火成岩储层预测技术系列。应用该技术系列,预测了S741块火成岩储层的裂缝发育带,并对储层的有利相带进行了综合预测,其结果得到了钻探的证实。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周基爽;蔡正旗;张荣义;郑超;刘宏;;川东金珠坪构造飞仙关组储层预测方法研究[J];西部探矿工程;2006年S1期
2 莫午零;吴朝东;;碳酸盐岩风化壳储层的地球物理预测方法[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6期
3 曹来圣;喻林;英紫娟;王泽权;孙立志;候守探;;辽西凹陷沙四段湖相碳酸盐岩沉积模式及储层预测效果[J];石油地球物理勘探;2009年06期
4 贺电波;李才;史浩;;渤中21-2潜山碳酸盐岩储层预测方法研究[J];石油天然气学报;2010年01期
5 崔凤林,孙成治,唐建人;松辽盆地茂8井三维地震区薄互层储层预测方法及效果[J];石油物探;1993年04期
6 姜宏章;秦月霜;李红英;;井资料聚类联合地震属性优化储层预测方法[J];世界地质;2007年02期
7 王红;李红梅;魏文;王凡剑;王树刚;;阳信地区沙一段生物灰岩储层地震预测方法[J];油气地球物理;2010年03期
8 王振卿;王宏斌;龚洪林;李闯;张继娟;;塔中地区碳酸盐岩储层预测技术[J];天然气技术;2009年01期
9 冉刚;童明胜;邹平;杜伟峰;邹军;王金刚;陈中云;;川东北某区块飞仙关组鲕滩储层特征及预测研究[J];西部探矿工程;2009年03期
10 朱桂娟;陶庆学;王娟;李雨生;张立宽;;基于最佳时窗刻画技术的河道相储集砂体识别——以港西油田为例[J];勘探地球物理进展;2009年03期
11 刘志刚;宋章强;郭涛;张中巧;;渤海海域盆内低凸起周边近源砂体形成条件及预测方法——以辽东湾JZ-A构造区沙一、二段为例[J];海洋石油;2011年01期
12 鲁法伟;杨风丽;王清;;利用多种地震方法预测百色潜山裂缝性油气储层[J];南方油气;2005年02期
13 陶庆学;李东平;王娟;刘永河;侯秀川;明治良;;港浅8-6井区河道砂体储层预测的综合研究[J];石油物探;2006年04期
14 林昌荣;王尚旭;;应用地震数据体结构特征法预测孔缝洞型油气储层[J];石油地球物理勘探;2008年04期
15 乐友喜;杨丽;;储层地震预测基础理论方法研究[J];天然气地球科学;2009年04期
16 乐友喜;薛志刚;张建宁;王永刚;;储层地震预测应用条件及其实例分析[J];物探化探计算技术;2009年05期
17 李群;王吉梅;;八面河断裂带储层预测[J];江汉石油科技;2008年04期
18 汪昌贵;多元统计储后预测[J];石油地球物理勘探;1994年04期
19 蔡正旗,郑超,张荣义,朱轶,周基爽,周龙;铜锣峡构造中南段飞仙关组碳酸盐岩裂缝型储层预测[J];天然气地球科学;2005年03期
20 周心怀;王昕;魏刚;高阳东;何新容;孙书滨;;辽中中洼东陡坡带古近系层序地层格架控制下的储层预测[J];中国海上油气;2007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婉;刘英会;朱卫平;;测井约束反演技术在致密含气砂岩储层预测中的应用[A];中国地球物理2010——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六届年会、中国地震学会第十三次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2 叶勇;徐雷鸣;;地震道波形分析技术在储层预测中的实际应用[A];中国地球物理.2003——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九届年会论文集[C];2003年
3 龙建东;刘晓;李勇根;;曲线低洼部的提取在岩性复杂火山岩储层预测中的应用[A];中国地球物理·2009[C];2009年
4 边西燕;董宁;唐文榜;;新疆塔北地区油气藏储层预测技术研究[A];2000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年刊——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六届年会论文集[C];2000年
5 丁光彬;王治昆;赵林明;翟传仁;;包络预测方法及其在电力负荷预测中的应用[A];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进展——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论文集(第4卷)[C];1997年
6 朱美琳;陈安;;航空服务成本预测的支持向量机方法研究[A];2004年中国管理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7 雷向杰;;月平均气温客观集成预测方法研究[A];第28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S5气候预测新方法和新技术[C];2011年
8 钟玲文;郑玉柱;员争荣;雷崇利;张慧;;煤在温度和压力综合影响下的吸附性能及其未知区煤层气含量的预测方法[A];煤田地质与可持续发展——中国煤炭学会、中国地质学会煤田地质专业委员会200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1年
9 冯国昌;耿媚;杜素周;孙思先;;预测方法在无功动态补偿中的应用及仿真[A];2001中国钢铁年会论文集(下卷)[C];2001年
10 邵学栋;;生产类开发建设项目土壤流失量预测方法探讨[A];2008中国水力发电论文集[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邱智军;蛋白质结合位点预测方法研究与应用[D];大连理工大学;2012年
2 郭建秀;蛋白质折叠速率预测方法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3 仝纪龙;河西地区风速变化特征及风能预测方法研究[D];兰州大学;2012年
4 何东博;苏里格气田复杂储层控制因素和有效储层预测[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5年
5 倪同和;道路交通规划关键指标预测方法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6 雍学善;提高地震储层预测与建模精度的方法与应用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06年
7 郑静静;基于曲波变换和贝叶斯理论的储层预测方法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11年
8 张云银;济阳坳陷第三系储层预测技术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9 张红贞;塔河4区奥陶系碳酸盐岩地层对比及有利储层预测[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10 席剑辉;混沌时间序列的长期预测方法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阳;克里金储层预测技术及应用[D];中国石油大学;2007年
2 郑顺香;上市公司财务困境预警模型实证分析[D];天津大学;2006年
3 沈洪涛;基于纵波资料的流体识别[D];成都理工大学;2007年
4 安海亭;塔北隆起英买力地区火成岩储层预测与圈闭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08年
5 李才;地震储层预测技术在渤中19-21地区的研究与应用[D];中国石油大学;2009年
6 冉崎;蜀南地区嘉陵江组储层预测技术研究[D];西南石油学院;2004年
7 阳孝法;博兴洼陷沙四段层序构成样式及其主控因素[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6年
8 刘淑云;汪家屯气田储层预测方法研究[D];大庆石油大学;2006年
9 方磊;地震波阻抗反演及其在储层预测中的应用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8年
10 董明;孤西断裂带中古生界勘探潜力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友;储层预测:让“庐山”露出真面目[N];中国石化报;2005年
2 黄毅;开辟储层预测新天地[N];中国石化报;2009年
3 杨卫东 贺国庆;储层预测技术系列:来自天山“七剑客”[N];中国石化报;2009年
4 易倍生;股民需要全新的预测方法[N];山西经济日报;2002年
5 李新颜 黄毅;走精确勘探之路[N];中国石化报;2010年
6 记者 曾旺 特约记者 雷振宇;专家学者聚兰州研讨储层预测技术[N];中国石油报;2010年
7 英信;心脏病预测方法将变得更简便[N];医药经济报;2003年
8 陈明泉 尹彤 曹烈;油气储层地震预测技术获得长足发展[N];中国石化报;2006年
9 周泽山;“储层预测”慧眼勘定钻探目标[N];中国石油报;2007年
10 特约记者李长开 通讯员闫继峰 逯新文;华北油田科技提升勘探成效[N];中国石油报;2010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