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基于谱模拟技术的混合相位地震子波估计方法

李鲲鹏  李衍达  张学工  许建华  
【摘要】:针对现有的地震子波振幅谱模型的不足提出了新的振幅谱模型及其估计方法。介绍了子波的Z变换在单位园上无零点和子波自相关函数已知的条件下混合相位地震子波估计的方法原理和判别准则 ,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地震子波振幅谱模拟技术的混合相位地震子波估计方法。合成和实际数据处理结果均表明 ,基于地震子波振幅谱模拟技术的混合相位地震子波估计方法具有较好的性能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李大卫,田继东,成竹,杨旭明;基于高阶统计的混合相位子波估计及其处理[J];勘探地球物理进展;2005年02期
2 ;gNMR 4.0谱模拟软件(Spectra-simulation Software)[J];波谱学杂志;2000年02期
3 彭才;曾涛;常智;朱仕军;;混合相位动态子波估计[J];油气地球物理;2008年01期
4 孙成禹;谱模拟方法及其在提高地震资料分辨率中的应用[J];石油地球物理勘探;2000年01期
5 Bjorn Ursin ,冯诗齐;最佳混合相位反滤波器的估计[J];勘探地球物理进展;2001年06期
6 G.D.Lazear;应用四阶积累量估算混合相位子波[J];勘探地球物理进展;1994年02期
7 田清平,沈联芳,姚克敏,扬硕望;丝氨酸及其La~(3+)配合物的~1H核磁共振谱参数的pH依赖性[J];波谱学杂志;1990年03期
8 谢桂生,石玉梅,尹成;高阶累积量法子波估计与处理[J];石油物探;2000年04期
9 辛可锋,李振春,王永刚,屠世杰,马在田;地层等效吸收系数反演[J];石油物探;2001年04期
10 Q. Chcng ,朱海龙;对反射地震信号同时进行子波估计和反褶积[J];勘探地球物理进展;1996年06期
11 于平,赵震宇;勘探地震学数据处理中的三种反褶积技术[J];世界地质;2002年02期
12 崔庆辉;芮拥军;尚新民;付萍;江明川;;混合相位地震子波提取及应用[J];石油物探;2011年05期
13 王君;周兴元;;子波相位校正及效果分析[J];石油地球物理勘探;2008年S2期
14 谢桂生,石玉梅,魏野;双谱地震子波估计[J];西南石油学院学报;2000年03期
15 胡必锦;石油物探中地震记录反演的研究现状和应用前景[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5期
16 张良;黄小晶;周国宝;;格型有间隙平滑误差反褶积[J];石油地球物理勘探;1992年01期
17 孙成禹;空变地震子波提取方法研究[J];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01期
18 张群,李木国,柳淑学,孙鹤泉,郭美谊,王静;海洋环境水槽液压伺服造波机系统[J];中国海洋平台;2002年04期
19 於家鹏;唐慕尧;俞华;;海浪谱模拟[J];海洋工程;1988年02期
20 王嘉松;地震探矿的l_1模极小化软件[J];运筹与管理;1993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朋军;高静怀;李康;;基于峭度最大化的时变子波估计与反褶积[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四届年会论文集[C];2008年
2 王春生;聂建国;陈艾荣;陈惟珍;;在役公路与铁路钢桥应力谱模拟与疲劳寿命评估[A];钢结构工程研究(五)——中国钢结构协会结构稳定与疲劳分会2004年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4年
3 李鲲鹏;李衍达;张学工;;基于小波包分解的地层吸收补偿[A];1998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四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8年
4 张磊;吴冲;;钢桥面板疲劳荷载谱模拟的简化方法[A];第六届全国土木工程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8年
5 王艳华;王正国;;不同年度地震资料剖面拼接处理研究[A];中国地球物理第二十一届年会论文集[C];2005年
6 王思秀;陈文超;高静怀;;基于高阶累积量的地震子波估计联合AR谱外推提高地震资料分辨率的方法研究[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三届年会论文集[C];2007年
7 岳世泰;毛友钢;裘祖文;;两种钴(Co~(2+))卟啉氧加合物的ESR谱[A];第五届全国波谱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1988年
8 沈联芳;胡建治;袁汉珍;朱洁;彭崇莹;唐维高;邓元伟;;TRANILAST ~1H,~(13)C NMR谱分析及其结构的测定[A];第五届全国波谱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1988年
9 陈树亮;吕丁友;王波;;多次波衰减技术在渤海湾J区的研究与应用[A];中国地球物理·2009[C];2009年
10 沈联芳;张晓东;毛诗珍;卓仁禧;吕正荣;廖俊;;取代基对杂氮硅三环参数及构象影响的NMR研究[A];第八届全国波谱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199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亚峻;地震勘探子波估计、面波消减新技术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翟鸿宇;基于四阶累积量的子波估计与Q值反演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2年
2 高伟;基于高阶统计实现地震反射系数和子波估计[D];中国海洋大学;2008年
3 董小云;基于信号保真的反褶积方法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09年
4 王德营;自适应谱模拟反褶积技术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11年
5 曹磊;基于Gabor变换的反褶积方法研究及应用[D];吉林大学;2009年
6 房朝峰;高纬极区电离层非相干散射功率谱的模拟[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9年
7 魏磊;高分辨率地震子波估计建模及提取技术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07年
8 张松;六自由度运动平台的控制系统设计与路谱模拟[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9 林培炬;井间地震提高分辨率处理技术研究[D];长安大学;2010年
10 刘艳杰;基于高阶谱提取地震子波方法的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1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