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渝东南两套富有机质页岩的孔隙结构特征——来自FIB-SEM的新启示

马勇  钟宁宁  程礼军  潘哲君  李红英  谢庆明  李超  
【摘要】:使用聚焦离子束扫描电镜(FIB-SEM)对渝东南地区下寒武统牛蹄塘组和上奥陶统五峰组—下志留统龙马溪组2套富有机质页岩的孔隙结构进行了系统观察,并对页岩纳米级有机质孔隙进行了三维重构和孔隙结构参数定量分析。研究发现,五峰组—龙马溪组页岩内层间微裂隙、矿物粒内孔、矿物粒间孔和有机质孔隙均较为发育。其中,有机质孔隙呈蜂窝状均匀发育,孔隙半径集中在3~100 nm,孔隙连通性较好,FIB-SEM三维重构计算有机质孔隙度在9.13%~18.42%之间,岩石总孔隙度中有机质孔隙度的贡献受控于TOC含量;牛蹄塘组页岩内溶蚀孔和粒间孔较为发育,有机质孔隙发育不均匀,孔隙呈扁平状或针孔状,孔隙半径集中在3~25 nm,孔隙连通性较差,有机质孔隙度在1.59%以下,有机质孔隙度对岩石总孔隙度的贡献与TOC含量关系较小,页岩的总孔隙度主要来自于矿物基质孔。FIB-SEM揭示了2套页岩有机质孔隙结构存在较大差异。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8条
1 马勇;钟宁宁;程礼军;潘哲君;李红英;谢庆明;李超;;渝东南两套富有机质页岩的孔隙结构特征——来自FIB-SEM的新启示[J];石油实验地质;2015年01期
2 潘磊;肖贤明;周秦;;可溶有机质对表征页岩储层特性的影响[J];天然气地球科学;2015年09期
3 李恒超;刘大永;彭平安;王庆涛;;人工熟化过程中可溶有机质对页岩孔隙特征的影响[J];地球化学;2017年05期
4 马勇;钟宁宁;黄小艳;郭州平;姚立鹏;;聚集离子束扫描电镜(FIB-SEM)在页岩纳米级孔隙结构研究中的应用[J];电子显微学报;2014年03期
5 丁修建;柳广弟;卢学军;黄志龙;孙明亮;陈哲龙;柳庄小雪;;二连盆地氧化——还原程度和沉积速率对有机质保存的影响[J];天然气地球科学;2014年06期
6 张淑苓;;沉积铀矿床中的有机质及其研究方法[J];放射性地质;1982年01期
7 蔡进功;卢龙飞;丁飞;樊馥;;烃源岩中黏土与可溶有机质相互作用研究展望[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12期
8 冯晓萍;蔡进功;;沉积物的颗粒大小与所含有机质关系的研究进展[J];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2010年06期
9 吴敬禄,王苏民,沈吉;湖泊沉积物有机质δ~(13)C所揭示的环境气候信息[J];湖泊科学;1996年02期
10 B.B.波诺马列夫 ,刘高魁;关于火山成因有机质的提取方法[J];地质地球化学;1980年06期
11 张淑苓;;沉积铀矿床中的有机质及其研究方法[J];放射性地质;1982年01期
12 赵建华;金振奎;耿一凯;温馨;;四川盆地龙马溪组富有机质页岩形成主控因素[J];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2016年02期
13 王敏芳;碳酸盐岩中有机质组成特征分析[J];世界地质;2003年01期
14 崔可;;晶包有机质具有生油意义[J];海相油气地质;2000年Z2期
15 庄汉平,冉崇英,卢家烂;铜、盐、有机质相互作用的实验研究[J];地球化学;1995年S1期
16 樊馥;蔡进功;宋明水;包于进;;泥质烃源岩密度分组及有机质赋存类型初探[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9期
17 吴丰昌;王立英;黎文;张润宇;傅平青;廖海清;白英臣;郭建阳;王静;;天然有机质及其在地表环境中的重要性[J];湖泊科学;2008年01期
18 宋一涛,廖永胜,张守春;半咸-咸水湖相烃源岩中两种赋存状态可溶有机质的测定及其意义[J];科学通报;2005年1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兰芳;陈凌;汪正江;王绪本;徐礼贵;刘雪军;;富有机质页岩的电磁学特征及影响因素[A];2016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论文集(十五)——专题32:电磁地球物理学研究应用及其新进展、专题33:盆地动力学与能源[C];2016年
2 房嬛;王晓锋;郑建京;孟仟祥;夏燕青;雷天柱;孙敏卓;常江;;海相碳酸盐岩烃源岩沥青“C”有机质研究[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2015年度(第15届)学术论文汇编——兰州油气资源研究中心[C];2016年
3 房嬛;王晓锋;郑建京;孟仟祥;夏燕青;雷天柱;孙敏卓;常江;;海相碳酸盐岩烃源岩沥青“C”有机质研究[A];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5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4)[C];2015年
4 吴丰昌;田上英一郎;刘丛强;;琵琶湖水体不同分子量溶解有机质组分中分子荧光和氨基酸特征研究(英文)[A];贵州省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集[C];2005年
5 贾建亮;刘招君;韩学辉;;基于有机质-矿物作用差异的富有机质泥页岩导电机理探讨[A];中国地质学会2015学术年会论文摘要汇编(中册)[C];2015年
6 董大忠;王淑芳;蒲泊伶;王玉满;黄金亮;李新景;杨桦;;海相页岩有机质聚集与保存主控因素研究进展及存在问题[A];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4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专辑[C];2013年
7 张兵;王绪;罗方兵;黄涛;;川南地区龙马溪组页岩电化学特征探讨[A];2015年全国沉积学大会沉积学与非常规资源论文摘要集[C];2015年
8 杨燕;雷天柱;邢蓝田;蔡进功;吴应琴;斯贵才;;不同类型有机黏土中化学结合态有机质生油能力差异性研究[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2015年度(第15届)学术论文汇编——兰州油气资源研究中心[C];2016年
9 卜红玲;袁鹏;刘红梅;刘冬;刘金钟;;粘土-有机质复合体中有机质高压热解行为的差异性及其制约因素[A];2016年全国矿物科学与工程学术研讨会摘要集[C];2016年
10 贾建亮;刘招君;韩学辉;;富有机质泥页岩电阻率测井响应机理新认识[A];2015年全国沉积学大会沉积学与非常规资源论文摘要集[C];201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梦迪;中国南方海相页岩孔隙特征及其对气体储集与迁移的制约[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7年
2 陈前;典型含气页岩孔缝结构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7年
3 郭慧娟;鄂尔多斯盆地东南部延长组页岩的孔隙结构与热演化特征[D];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2017年
4 尚飞;泌阳凹陷古近系核三段富有机质页岩非均质性及控制因素分析[D];中国地质大学;2015年
5 刘文辉;镇泾地区页岩储层解释模型及测井评价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6年
6 李恒超;构造挤压对页岩孔隙特征及含气性的影响[D];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2017年
7 张小龙;四川盆地及周边地区五峰组—龙马溪组页岩有机质特征、沉积环境和含气性研究[D];兰州大学;2015年
8 俞益新;鄂尔多斯盆地东南部延长组页岩油气富集机理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2年
9 宋建中;珠江三角洲地区土壤和表层沉积物有机质的非均质性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2003年
10 韩双彪;鄂尔多斯盆地东南部延长组页岩油气生成与相态预测[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东升;渝东南地区古生代富有机质页岩超显微有机岩石学特征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7年
2 罗方兵;川南—渝东周缘地区富有机质页岩电性特征及勘探意义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6年
3 王志鑫;海湾相有机质侵染砂的成因与工程特性的实验室研究[D];海南大学;2012年
4 白佳佳;富有机质页岩声电性质实验研究[D];西南石油大学;2017年
5 纪玉;藻类有机质早期成岩作用模拟及其生烃潜力研究[D];安徽大学;2015年
6 赵文龙;川南地区志留系龙马溪组页岩储层电性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5年
7 葛田田;边缘海不同时间尺度有机质来源变化的多参数指标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3年
8 夏威;黔北牛蹄塘组和龙马溪组沉积环境及有机质富集机理[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6年
9 邱嘉文;四川盆地东缘五峰—龙马溪组页岩岩相特征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5年
10 倪鹏;东营凹陷沙三、沙四段页岩有机质容烃、排烃能力研究及对有机质孔隙度指示意义[D];浙江大学;201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杨建超 余琪祥;X射线小角散射法研究页岩纳米孔隙分布[N];中国石化报;2015年
2 通讯员 张元春 记者 宗钢;页岩地层工程特性测井研究达国际先进水平[N];中国石化报;2016年
3 记者 于亚男通讯员 周强 张元国;鲁山发现钾硼页岩矿5130万吨[N];河南日报;2008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