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盘江盆地主要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研究
【摘要】:通过对烃源岩发育的沉积环境研究认为,中下泥盆统盆地相沉积的黑色泥质岩类是南盘江盆地最主要的烃源岩,石炭系、二叠系和中下三叠统为次要烃源岩。6个浅井的120个样品表明,南盘江盆地中下泥盆统烃源岩有机碳含量为0.37%~3.63%,平均值为1.65%;为腐泥型有机质,热演化已经处于过成熟阶段。南盘江盆地中下泥盆统烃源岩的生标分布总体上反映了古生界海相烃源岩特征,但是由于其成熟度很高,使得低碳数的孕甾烷和三环萜烷系列含量很高,且总体生标特征具有很强的趋同性。
|
|
|
|
1 |
齐玉林,李景坤,徐喜庆,凤晓云,宁晓玲;大杨树盆地杨参1井烃源岩评价及油源对比[J];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2003年01期 |
2 |
任萍;任干能;;渝东中寒武统至志留系烃源岩评价[J];内蒙古石油化工;2008年18期 |
3 |
徐文;包建平;刘婷;银晓;;柴达木盆地北缘冷湖地区下侏罗统烃源岩评价[J];天然气地球科学;2008年05期 |
4 |
卓勤功,宗国洪,郝雪峰,熊伟;湖相深水油页岩段层序地层学属性及成油意义——以济阳坳陷为例[J];油气地质与采收率;2003年01期 |
5 |
胡玮;卢宗盛;喻鹏;;陆相盆地古生产力研究现状[J];地质科技情报;2010年06期 |
6 |
周建林;;近海陆架盆地优质烃源岩的测井评价展望[J];海相油气地质;2009年02期 |
7 |
钟宁宁,卢双舫,黄志龙,张有生,薛海涛;烃源岩TOC值变化与其生排烃效率关系的探讨[J];沉积学报;2004年S1期 |
8 |
黄晨;潘保芝;;利用测井资料识别与评价大庆外围盆地烃源岩[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06年S2期 |
9 |
倪春华;周小进;王果寿;杨帆;刘运黎;;海相烃源岩有机质丰度的影响因素[J];海相油气地质;2009年02期 |
10 |
伍轶鸣;尹志军;;开鲁盆地茫汉断陷烃源岩评价[J];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1期 |
11 |
汤丽娜;;烃源岩测井识别在渤海湾石油开发中的应用[J];科技导报;2011年21期 |
12 |
曾艳涛;文志刚;;霸县洼槽下第三系沙三段烃源岩生烃潜力研究[J];石油天然气学报;2011年08期 |
13 |
刘大永;彭平安;林会喜;林玉祥;刘华;;生烃动力学、同位素动力学方法在烃源岩研究中的应用[J];地质通报;2006年Z2期 |
14 |
刘伟;曾花森;;青藏高原羌D2井海相烃源岩评价和油源对比[J];海相油气地质;2008年01期 |
15 |
江晨;李建明;;柴达木盆地西北缘侏罗系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分析[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2期 |
16 |
梁世友;李凤丽;付洁;周雨双;;北黄海盆地中生界烃源岩评价[J];石油实验地质;2009年03期 |
17 |
翟中军;王瑞庭;肖利平;赵军玲;岳松涛;蔡顺凯;;白音查干凹陷烃源岩评价[J];石油天然气学报;2010年03期 |
18 |
张俊;;松辽盆地南部梨树断陷营城组烃源岩评价[J];石油天然气学报;2010年06期 |
19 |
万俭英;;大庆长垣及以西地区扶杨油层油气来源分析及烃源岩评价[J];中国西部科技;2011年12期 |
20 |
熊波,李贤庆,马安来,甘长凤,刘学彦,钟宁宁,王铁冠;全岩显微组分定量统计及其在烃源岩评价中的应用[J];江汉石油学院学报;2001年03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