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纺织结构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实验研究

孙慧玉  吴长春  
【摘要】:本文通过实验测定了三维编织结构复合材料侧边未切割、受切割和中央钻孔试件的拉伸性能,对比了受切割和未切割纤维对于试件侧边拉伸应变的影响,并且讨论了拉伸失效的机理和原因.发现受切割和钻孔试件的拉伸性能低于未加工试件的性能,受切割侧边的拉伸应变高于未切割侧边的拉伸应变,三维编织结构复合材料的拉伸失效主要由纤维断裂引起的.文中还对三维编织结构复合材料的孔边应力集中现象进行了研究,并进行了深入分析,得到一个重要结论,即四步法复合材料的孔边应力集中系数比传统层板复合材料和金属材料的低.从这个意义上说,三维编织结构复合材料适合于作为含孔结构的连接件.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王玉果,王玉林,万怡灶;骨折固定用三维编织复合材料的性能[J];天津大学学报;2004年11期
2 王玉果,王玉林,吴广顺;润滑条件下三维编织炭复合材料的摩擦学特性[J];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2005年01期
3 张宗强,王玉林,万怡灶,李建,赵伟栋;原位聚合法制备三维编织纤维增强尼龙复合材料[J];宇航材料工艺;2003年05期
4 陈虹,张联盟,李勇,罗文辉,于水,贾光耀;三维编织SiO_2基复合材料性能的研究[J];硅酸盐学报;2003年10期
5 杨博,周福刚,刘弘;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有机玻璃复合材料摩擦磨损性能研究[J];玻璃钢/复合材料;2003年04期
6 韩其睿,李嘉禄,李学明;复合材料三维编织结构的单元体模型[J];复合材料学报;1996年03期
7 张玉朵,王玉林,黄远,万怡灶;三维编织PE-UHMW纤维增强PMMA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研究[J];中国塑料;2004年12期
8 孙慧玉;三维编织复合材料 RTM 工艺和力学性能[J];材料工程;1998年05期
9 董向红,王玉果,王玉林,万怡灶;三维编织碳/环氧复合材料的摩擦磨损性能研究[J];材料工程;2001年11期
10 王玉果,王玉林,吴广顺;三维编织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力学性能研究[J];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2004年03期
11 杨博,王玉林,黄远,刘弘,蒋云;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有机玻璃复合材料力学及摩擦磨损性能研究[J];材料导报;2003年11期
12 陈利,梁子青,马振杰,刘景艳,李嘉禄;三维五向编织复合材料纵向性能的实验研究[J];材料工程;2005年08期
13 刘谦,李嘉禄,李学明;三维编织复合材料的弯曲和压缩性能探讨研究[J];材料工程;2000年08期
14 李典森;卢子兴;蔺晓明;卢文书;;三维四向编织复合材料弹性性能的有限元预报[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06年07期
15 姜黎黎;曾涛;严实;;三维四向编织复合材料的单胞应力场分布[J];哈尔滨理工大学学报;2011年02期
16 周光明,梁中全,赵谦;C/G层内混杂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实验研究[J];宇航材料工艺;2004年05期
17 贾志刚,王玉林,万怡灶;磷酸处理对三维编织芳纶纤维/双马来酰亚胺力学性能的影响[J];玻璃钢/复合材料;2004年06期
18 李水乡,孙慧玉,黄传奇;用人工神经网络模拟三维编织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1997年04期
19 蔡敢为,廖道训;两步法三维编织复合材料梁的阻尼预测和优化[J];华中理工大学学报;1998年01期
20 张宗强,万怡灶,王玉林;γ-射线辐照对芳纶纤维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J];玻璃钢/复合材料;2003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贾光耀;陈虹;郭志猛;王耀明;程之强;;三维编织结构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实验研究[A];2004年中国材料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2 贾光耀;陈虹;郭志猛;王耀明;程之强;;三维编织结构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实验研究[A];2004年材料科学与工程新进展[C];2004年
3 陈贵才;王玉林;万怡灶;王玉果;周福刚;;三维编织碳纤维增强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吸湿行为的研究[A];第四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4 罗靓;张佐光;张立功;孙志杰;;复合材料层板中油脂预夹杂的检测及其对性能的影响[A];2004年中国材料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5 罗靓;张佐光;张立功;孙志杰;;复合材料层板预夹杂质对力学性能的影响[A];2004年材料科学与工程新进展[C];2004年
6 邢志敏;高建岭;王晓纯;;复合材料CNG气瓶的力学性能研究[A];第十三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Ⅰ册)[C];2004年
7 陈虹;程之强;贾光耀;于水;罗文辉;张联盟;;三维编织SiO_2基复合材料的断裂韧性研究[A];2004年中国材料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8 温广武;吕毅;宋亮;雷廷权;;反应热压制备C/W_2B_5复合材料的力学和摩擦磨损性能[A];第19届炭—石墨材料学术会论文集[C];2004年
9 周俊旭;张林文;邹宇知;;大型风力发电机复合材料叶片研制探索[A];中国硅酸盐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3年
10 胥莉;;复合材料在海军装备现代化中的应用[A];中国硅酸盐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陶亮;三维编织C/SIC复合材料断裂韧性的表征方法与理论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2年
2 王迎娜;三维编织芳纶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的性能研究与设计[D];天津大学;2004年
3 郑锡涛;三维编织复合材料细观结构与力学性能分析[D];西北工业大学;2003年
4 王波;三维编织复合材料力学行为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3年
5 李毓陵;三维矩形编织规律的研究[D];东华大学;2005年
6 黄玉强;纳米SiO_2的表面处理及其填充LLDPE复合材料的结构与性能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03年
7 王宝来;三维编织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和尺寸效应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9年
8 何帅;牙科氧化锆全瓷支架修复技术的实验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4年
9 严永刚;纳米HA与PA-6和p-PPS-m-PPSA高分子复合生物材料的研究[D];四川大学;2003年
10 董纪伟;基于均匀化理论的三维编织复合材料宏细观力学性能的数值模拟[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娟娟;粉煤灰(颗粒)填充MC尼龙复合材料的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4年
2 胡丰华;C_(3D)/EP骨折内固定物的制备及材料的生物相容性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3 谷李华;三维编织C/K/EP混杂复合材料性能研究[D];天津大学;2005年
4 龙霞;三维编织(方型)异型结构件计算机辅助设计(CAD)系统[D];天津工业大学;2004年
5 王海风;原位生成TiC颗粒增强ZA43复合材料的组织和性能[D];太原理工大学;2000年
6 张华林;超支化聚酯/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湘潭大学;2004年
7 龙威;离位增韧RTM复合材料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8 杨博;三维编织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增强有机玻璃复合材料的性能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9 柴春茜;碳纤维三维编织复合材料预制件厚度的测量[D];天津工业大学;2000年
10 王放;复合材料对称层合板的强度预测[D];重庆大学;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文珂;梯度性材料:复合材料的未来[N];中国建材报;2005年
2 谭志廷;复合材料给飞机减重三成[N];科技日报;2004年
3 ;复合材料的回收及循环利用[N];中国建材报;2005年
4 祝佳才;纳米PA6复合材料投产[N];科技日报;2005年
5 本报编辑部编译;复合材料:大有希望的新兴材料[N];中国经济导报;2005年
6 ;高性能复合材料应加速发展[N];中国建材报;2005年
7 杨检;欧盟将实施复合材料回收法[N];国际商报;2004年
8 肖庆松 刘莉婷;梅列一批节能环保项目开竣工[N];三明日报;2010年
9 孟志华;ANSYS复合材料仿真分析及其在航空领域的应用[N];中国航空报;2004年
10 ;弹簧“瘦身” 高炮实弹射击打不响 解“哑炮”谜 苏教授细说复合材料[N];解放军报;2005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