裂纹尖端张开角准则的稳态裂纹扩展实验研究
【摘要】:ASTM和ISO已发布获得低约束条件下断裂性能和裂纹稳态扩展阻力曲线的标准,标准中采用多种试验方法确定临界裂纹张开角度来表征板材的裂纹稳态扩展。本文采用准静态裂纹扩展试验方法,通过摄像技术测定裂纹尖端张开角(CTOA),验证标准对1mm厚度2024-T3铝合金板稳态裂纹扩展行为的有效性。研究了试样构型、裂纹尺寸和是否疲劳预制裂纹对裂纹稳态扩展过程中CTOA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裂纹扩展2mm后,距离裂纹尖端1mm处的CTOA趋于一个恒定值6°,这个值与试样构型和裂纹长度无关;同时,不预制疲劳裂纹对CTOA值和试样的最大剩余强度影响较小。
|
|
|
|
1 |
赵亚凡,宋明大;多级载荷下疲劳寿命的可靠性研究[J];力学季刊;2003年01期 |
2 |
黄震球;陈齐树;;内部爆炸后舰船总体结构的剩余强度[J];武汉造船;1996年06期 |
3 |
王志智,陈莉,聂学州;加筋板广布疲劳损伤的剩余强度分析[J];机械强度;2004年S1期 |
4 |
彭修宁,韦树英,张喜德;基于剩余强度的混凝土用钢筋疲劳极限测定方法[J];工业建筑;2005年07期 |
5 |
刘同文;钱怡;;瓦楞纸板结构的疲劳剩余强度[J];江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6期 |
6 |
潘代业;;预应力混凝土▽形薄壁结构的试验及应用[J];混凝土;1980年05期 |
7 |
张定华;陈浩然;;复合材料空间薄壁组合结构的静动力分析[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9年04期 |
8 |
唐友刚,潘永皓;薄壁结构弯扭耦合振动分析[J];振动工程学报;1993年04期 |
9 |
曹红松,欧学柄;薄壁箱型结构的力学特性[J];华北工学院学报;1994年03期 |
10 |
尚建丽,韩海峰;砖混结构现浇混凝土楼板裂缝分析与防治[J];建筑技术开发;2002年01期 |
11 |
王汉军;杨仁树;李清;;薄壁结构双曲线冷却塔的定向爆破拆除技术[J];煤炭科学技术;2006年07期 |
12 |
汤建宏;聂孟喜;梁应辰;;薄壁结构动力计算中一维有限元方法的应用[J];长江科学院院报;2006年05期 |
13 |
魏东,张圣坤;基于规范要求的受损船体总纵剩余强度分析[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00年01期 |
14 |
黎胜,赵德有,郭昌捷;薄壁结构弯扭耦合振动计算研究[J];振动与冲击;2000年04期 |
15 |
张建礼,熊靖,王克强,陈建民;东黄管线(Φ529)时效分析[J];管道技术与设备;2001年01期 |
16 |
刘广智,卫军,龚国斌;露天、薄壁混凝土结构温度裂缝有限元分析[J];化肥设计;2002年06期 |
17 |
陈文龙,张燎军,黎军;薄壁结构理论在钢桥计算中的应用[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
18 |
张志林,姚卫星,傅祥炯;座舱玻璃划伤容限研究[J];航空学报;2004年06期 |
19 |
徐佳佳;李帆;;含缺陷燃气管道剩余强度非线性有限元分析[J];上海煤气;2006年06期 |
20 |
刘晓丹;李广军;王静;;薄壁箱形梁桥剪力滞效应的能量变分法研究[J];佳木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1期 |
|